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华e教育】看看美国拼爹妈拼得有多狠……★麻省理工学院今年录取率创新低★ 华二代方卉申请夏校作文

2022-03-20 23:56 阅读量:2.3万+

华人号:华人头条-卡罗莱纳

第5期

育在其中

看看美国拼爹妈拼得有多狠……

■作者:特雷西(发表时间2017年6月,版权归作者所有)

我在美国朋友圈里的妈妈们有着各种烦恼:有的担心公立学校教的东西太过简单,有些纠结着要想办法把孩子转到更好的学校里去,有的被各种兴趣班折磨得苦不堪言。而且,为了能让孩子们上名校,有出息,妈妈们也是各显神通、挤破脑袋,简直和在国内的时候一模一样。

有钱未必能进的私立

比如我的一个朋友,儿子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把他送进了我们这里顶级的私立学校,等她女儿长大一点儿,也跟着哥哥进了同一所学校。

同时供两个孩子上顶级私立,在中产圈的妈妈们看来可是了不起的大事——这所学校一年光学费就是3万多美元,再加上乱七八糟的杂费,两个孩子加起来一年将要花掉七八万美金。普通美国中产家庭的孩子大多数上不起这样的私立学校,更别提同时供养两个娃了。

可是我朋友不管,她之所以那么拼,是因为他们所在学区的三大顶级公立高中,每家近1000名的毕业生中,进入常春藤的只有10个左右。而某所私立高中160个毕业生,将近40个进入斯坦福。

我的另一个朋友,今年也开始带着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参加名牌私立学校的考试。那么小就开始考虑以后上大学的事情,头一个原因是因为私立学校越到高年级越难进。“比如小学一年级它招100多个人,到了二年级可能就招十几个人了,你必须等有其他学生退学,才有名额给你进去。”

“那么难进还有人退学么?”我开玩笑地问朋友,朋友说根据她的了解,确实没有人轻易退学,一般都是父母换工作,举家搬到外州,或者是,破产了,再也读不起好学校。有的孩子退学前还问爸妈:“等你们多挣点钱以后,我还能回来继续上学么?”

从小开始考名校的另一个原因是年龄越小考题越简单,比如一年级就搞搞智力测验之类,可是等到高中再去报名,入学考试就是各种科目的全套考题了。

即便是从小就去应考,一样不是人人都能考进,我的一个朋友,陪着孩子硬是从小学一年级考到五年级,可惜一直没有实现理想 。

摸透了家长们的心理,去年本地区一家顶级私立学校居然办起了幼儿园。据说这家私立学校的小学一年级,会把60%的名额留给自己幼儿园的毕业生。这样一来,又引得众家长砸锅卖铁,趋之若鹜。

朋友阿聪的女儿现在就在这家私立幼儿园就读,听她说幼儿园办学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老师耐心些。相比其他私立幼儿园每月1200到1600美金的收费,和名牌私校挂钩的幼儿园收费贵得惊人!要3500美金左右。

阿聪和老公都有工作,收入也都不错,可是为了女儿上私立,他们说绝对不敢再生第二个孩子了。

各显神通的兴趣班

除了拼命把孩子塞进好学校,为了让孩子将来能上到好大学,美国妈妈们也是从早忙到晚,来自亚洲的妈妈尤其疯狂。

听说运动能给大学申请“加分”,每天妈妈们就带着孩子往返于游泳馆、体操房、运动场。

听说加入乐队,参加社会活动能给招生官留下好印象,妈妈们就天天逼着孩子钢琴小提琴黑管,去社区参加公益劳动。

虽然我一直崇尚所谓“自然教育法”,但也忍不住会被周围浓浓的拼搏气氛裹挟着向前走。

比如在参加兴趣班这件事上,我慎之又慎、精挑细选,可还是给孩子报了游泳、冰球和钢琴。

万万没有想到,陪孩子上课居然是一件那么辛苦的事情,先不提陪伴游泳课将近两个小时的枯坐,给孩子洗澡穿衣的麻烦;也不说送他们练习滑冰往返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美国学钢琴巨贵,上新课一分钟一美元!因为舍不得昂贵的陪练费,我只好发掘自己的潜力,在孩子上课的时候旁听,回家以后,我自己先把曲子练熟,再督促他们练习。每天晚上孩子完成书面和阅读作业之后,就是我们的练琴时间,一人一个小时,等把两个孩子全部搞定,基本也该上床睡觉了,自己想在网上看个电影都没有时间。

别看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前途忙得热火朝天,但有时纯属瞎忙。比如有个朋友的孩子,从小就是“模范儿童”,热心组织各种公益活动,小提琴拉到学校乐团的首席,结果因为活动太多,影响了成绩,考试不小心得了个B,最后进了一所让全家都很不满意的大学。

“说到底还是成绩最最重要。”孩子妈总结说,“那么多人申请名牌大学,老师当然会把‘全A’的挑出来先看,实在分不出高低来再去看你的社会活动那些。你有个B,早被不知道多少人挤到后面去了。”

所以近两年本州有好几个孩子自杀(有华裔也有白人),原因是觉得自己成绩不好,辜负了父母的期望。这几个孩子全都来自富裕家庭,居住在顶级学区,他们的同学在媒体上呼吁大家改变心态,说很多上中产的孩子,特别是亚裔儿童,从小就被父母灌输“考B就是不完美的人生”,心理脆弱得很。

尴尬的亚裔

最近几年,在美国,亚裔想上藤校那是越来越难。为什么?亚裔成绩太好,竞争过于激烈。

很多常春藤大学都有限制亚裔生人数的情况,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康奈尔、布朗和宾大的亚裔平均录取率约是白人的四分之一,普林斯顿和达特茅斯是白人的二分之一。而在没有限制亚裔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洛杉矶分校,亚裔录取率超过白人。

支持限制亚裔考生录取的人士认为,美国社会里,亚裔本来就是少数族裔,如果不加以平衡,那么学校里的亚裔学生会反过来成为多数族裔,这样“太不公平”;而反对限制的人们认为,亚裔成绩好表现佳也是孩子自己努力得来的,没偷没抢,凭什么剥夺他们和所有人公平竞争的机会?

所以很多华人妈妈都在抱怨——

你们名牌大学说“需要成绩好”,我们华人孩子于是拼命努力,拥有了出色的学术表现;

你们名牌大学又说“需要热心公益”,我们华人孩子就积极组织社团,参加公益活动;

你们还说“要身体强健,热爱体育”,我们就省吃俭用地送孩子去锻炼身体,在亚洲人根本不擅长的体育项目上和其他人种比拼。

最后,你们居然要限制入学人种比例!!!

这明明就是在“逗你玩儿”!

可惜,即便被“逗你玩儿”的大学指挥得团团乱转,华裔家庭仍然忍不住前赴后继奋不顾身地拼爹拼妈拼孩子。每次想到未来还要如此拼搏十几年,我就一身冷汗,两行清泪……

成长之路

眼下正是夏校申请时节。本专栏特别选取8年级华二代学生方卉撰写的文章,希望对忙于申请的孩子及其家长有所启发。——编者

会走路的百科全书

■作者:方卉 (原文英文)母亲茹月翻译

当我上小学的时候,我是一个典型的小万事通。我的眼镜又厚又圆遮住了半个脸,使我看起来像个书呆子。细细的发丝从我那乱七八糟的头发里支愣愣地跑出来,衣服看起来也不干净整齐,这正好是我的一些同学们认为我应当有的形象,因为我总是知道这些和那些他们不知道的事情。所以,就不应当奇怪为什么在二年级的时候,我有了一个外号,叫“会走路的百科全书”。

我真的不是“会走路的百科全书”,也根本就不想成为一本书。事情变得这样就是因为,在我的那个年记里,只有很少的孩子,会真的去读一本被叫作“儿童百科全书”的书,和喜欢看电视里的科教节目。如果你在班子是唯一的,喜欢读一本两寸半厚的书(其实那里面一多半都是图画)的孩子,你看起来就会是很聪明的。

第一次有人这样叫我的时候,是在二年级。我的老师,哈门太太,一个中年妇女,有些好奇的问我们:“你们谁知道,一群狮子怎么称呼?”大多数说英语的人,应当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的,但是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这就像是在问:“如果你把蒸馏醋倒在碳上会发生什么一样。”

当然了,很多同学们耸耸肩,小声嘟囔着,“我不……”而其他的同学们悄悄地询问着答案。我很骄傲地站起来,大声地说:“A PRIDE”。一下子,全班的同学们都盯着我。

哈门太太点点头,好像刚刚想起了这个词。然后她问:“你怎么知道?”

我很有些奇怪,为什么没有人知道这个答案,回答说:“我读了百科全书。”我觉得所有八岁的孩子们都应当读过这本叫作“青少年世界”的百科全书。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

有一个同学,一下子叫道:“会走路的百科全书”。其他的同学们一起点头,小声地表示同意。我的脸一下子红了,不知道同学们是在笑话我,还是在称赞我。

后来,我把自己的这个新外号告诉了爸爸。他似乎很高兴。他的高兴应当使我觉得这个外号很了不起吧。确实如此。被人说聪明,总是比被人说傻瓜要好吧,感谢上帝,没有人说我傻,至少在我的面前,没有人说。被人称聪明是很受尊敬的,尽管这里面也常常有书呆子的意思。

但是这个新的外号,并不意味着他们真的相信我知道准确的信息。一年以后,我们班学习有关沙漠的知识。其中一个内容是把所有在沙漠里生活的动物写出来。我很努力地回忆那些我最喜欢的电视科教节目里的动物。

现在是与大家分享的时候了。

我把一个我认为所有人都不可能知道的动物名字说了出来:“MEERKAT”。立即,所有的人低声议论起来,这MEERKAT是个什么东西。甚至哈门太太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动物(我现在认为,动物问题不是她的强项)。

她和全班同学花去了后半节课全部的时间,翻遍了班里所有关于沙漠的图书,寻找“MEERKAT”。如果我不给出更多的信息这堂课就没法结束了。“你知道,TIMON,在电影狮子王里的那个,就是一个MEERKAT。”当我知道哈门太太的反应以后,我真的希望,我从来没有说过这句话。

“噢,这是个虚拟的名称呀。”

全班同学都合上了他们手中的书,感觉受到了欺骗。我听到了几声“哼”和“什么呀”?沙娜,我最好的朋友,摇着头说:“欣欣让我们花了全部的时间,去找一个虚拟的名字。就好像我是一个大傻瓜。”但是我知道,有那么一个动物叫作“MEERKAT”,这不是一个虚拟的名字。我走进排在教室门口的队伍里。

在等候其他同学排队的时候,我转过头对班里另一个沙娜,也是我的朋友说:“MEERKAT不是虚拟的名字,我在KRATT的动物世界里看到过。”

沙娜奇怪地看着我问:“那你为什么不告诉哈门太太?”

我撇了老师一眼。作为一个孩子,我认为老师总是很高大,很有权威,不是一个人可以争论的人。“娜,我不想制造麻烦。”

那一整天,我都很生气,没有一个人相信我,除了沙娜。如果为他们找点理由的话,我唯一的错误是,MEERKAT没有生活在沙漠,而是在非洲萨瓦那。

从那天以后,我知道了,作为一个“会走路的百科全书”是很难的。当然你获得了同学们的尊敬,但是你必须得做到,总是能够第一个回答问题,而且最好是正确的答案。因为大家会去证实你的答案,如果答案错误的话,他们会让你记住的。

信息窗

麻省理工学院放榜,2022 年入学统计

MIT总是在Pi Day发榜🎈3月14日下午6点28分🎉 如果你的孩子录了M, 向你祝贺🎉

麻省理工学院是一所竞争激烈的学校,其招生统计数据使麻省理工学院成为全球 50 所竞争最激烈的本科招生学校之一。与所有顶尖学校的趋势类似,麻省理工学院的录取率在过去 8 年中持续下降,而且几乎可以肯定在未来还会继续下降。

据MIT 最新入学统计,2022 年是最具挑战性的一年,有 21,706 名学生申请麻省理工学院,其中 1,464 名学生被录取,总录取率为 6.7%。总体申请人数比去年(2021 年至 2022 年)增加了 7.2%,从 20,247 人增加到 21,706 人。对于 2022 届,有 664 名学生通过早录取程序录取。早期申请总数为 9,557,早期接受率为 6.9%。早期申请人数比去年(2021 年至 2022 年)增加了 13.9%,从 8,394 人增加到 9,557 人。

【华e教育】责任编辑

宋丹琪 (Catherine Song) ,复旦大学新闻学学士,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新闻学院硕士。两个学校均以荣誉毕业。在来到美国之前曾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全球英语广播担任高级主播和高级时事记者。2015年起担任多个国际教育组织的教育合作伙伴和导师。 她也是教育频道“哈佛家长百家谈”的主要作者。

邮箱:danqisong@yahoo.com

【华e教育】常设栏目

育在其中:置身美国教育的亲身经历、见闻或感想。

权威指南:教育专家、博主的经验介绍和专业建议。

热点扫描:美国教育、申学、升学、留学等最新政策或者事件。

华e访谈:访谈美国本地有特色或卓越成绩的学生、教师、家长。

成长之路:华人孩子在成长、求学、技能培训过程中探索及收获。

华语教育:有关教育资讯,以及华语教师以及华二代学习华文过程中的收获。

信息窗:各类与美国教育有关的政策类、比赛类、服务类资讯。

欢迎提供线索、赐稿和合作。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华e教育】看看美国拼爹妈拼得有多狠……★麻省理工学院今年录取率创新低★ 华二代方卉申请夏校作文》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阿根廷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