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8 17:44 阅读量:4.3万+
华人号:i游河南
《中国产经新闻》是由共青团中央主管主办的一家综合性经济类报纸,报纸前身是创刊于1996年7月的《中国资产新闻报》。报纸总体风格是一张进入市场的综合性经济类报纸:
近期《中国产经新闻》对大相国寺进行连续报道,杨圣学记者权威,大气,深度的报道,给观众振聋发聩耳目一新的感觉……
国家级非遗得到传承和推广
开封大相国寺梵乐以独特魅力走向世界
中宣部调研组莅汴调研
本报记者杨圣学报道
开封大相国寺以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而名扬天下,大相国寺梵乐也因几代帝王的崇奉,而成为国家和王朝仪典必不可少的内容。近年来,大相国寺梵乐团数十次走出国门进行梵乐表演,展示梵乐的魅力和文化,使国家级非遗开封大相国寺梵乐在世界舞台上独树一帜。6月21日上午,由中宣部携中视传媒组成的调研组一行,在河南省委宣传部、开封市委宣传部有关领导陪同下,来到开封大相国寺,就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进行调研。
据大相国寺宏观大师介绍,自2002年开封大相国寺梵乐恢复建团以来,多次组织邀请国内外梵乐研究专家和学者来寺交流、探索、研讨;多次受邀参加国际重要的梵乐研究活动,对大相国寺梵乐的传承、宣传、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
唐宋时期,大相国寺是全国最大的佛教寺院,寺内建筑巍峨,雕梁画栋,巧夺天工,金碧辉煌,有“金碧辉映,云霞失容”之称。大相国寺占地540亩,是现代规模的18倍,下辖64个禅律院,被称为皇家寺院。现存的大相国寺是清朝乾隆皇帝拨款在原址上修建的。遗留下来的为四进院和古建筑群,雄伟壮观,仍不失皇家寺院辉煌。1963年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由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景区。
作为一个深具历史文化渊缘的古刹,千百年来,大相国寺素以瑰伟的文化风采,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卓越的地位和影响,是中国最具文化象征意义的佛教寺院之一。尤其在佛教音乐的传承和弘扬方面,大相国寺更是独得正传,花光满路,文化气象绝响天下。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朵奇葩的大相国寺梵乐,不仅蕴含着寺院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也是大相国寺佛教文化和佛教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有着极为广泛的影响。无论内容还是形制,可以说大相国寺梵乐之标准、庄重和典范,被诸多历史文献誉为“华夏正音”,曾在最大程度上代表着国家社稷礼仪之乐的典雅、端庄、高贵及尊严;另一方面,在对我国民族传统音乐的发掘和守护方面,大相国寺梵乐更是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大量吸收民间音乐的精髓,云蒸霞蔚,集其大成,成为中原传统音乐最典型的代表,可谓声誉卓著,光耀史册。
通过调研,调研组成员深切感受到大相国寺历史的悠久、传统文化的深厚及梵乐的独特魅力,对大相国寺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大相国寺梵乐”的传承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开封大相国寺是全国十大名寺之一,有1450多年的历史,是1992年中国佛教协会同意恢复的一个宗教活动场所。大相国寺对外具有相当的社会影响,常有梵乐研究专家和学者来寺问询、探索、研讨。目前,该寺是国内外佛教音乐研讨、演奏的重点寺院、国内外学者和专家探研梵乐的必询寺院之一。
2002年,心广大和尚复建了大相国寺梵乐团,邀请了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指导,派乐僧去高等音乐学院进修,让千年佛乐、曼妙梵音再次唱响中原。近年来先后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青岛、澳门、香港等地进行梵乐学术交流展演,举办《大相国寺梵乐团梵呗祈福音乐会》等。2016年2月9日河南开封大相国寺方丈释心广法师为助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文化交流与合作,传承丝路精神,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华佛教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带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相国寺梵乐团一行26人由北京出发到达德国柏林,完成了为期19天的汉传佛教、梵乐、书法、武术、茶艺的文化交流,受到了德国各界阶层人士的热烈欢迎和称赞。联合国卫塞节于今年5月12日至14日在越南河南省金榜县三祝寺举行,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道慈大和尚为团长的代表团于5月11日晚抵达越南。本次中国代表团成员共计101人,为近年来我国宗教团体出访、开展对外交流活动的规模之最。大相国寺梵乐团随团参加。5月12日晚上8时,由大相国寺梵乐团20名乐僧在卫塞节的文艺活动中进行了精彩的梵乐艺术表演,充分展现了中国佛教音乐文化的独有魅力,同时赢得了组委会和全场3万多观众的热烈掌声与一致好评,大家高度评价了大相国寺梵乐的艺术价值和演奏技艺,以及浓郁的中国汉传佛教特色,赢得现场热烈掌声。
记者了解到,在大相国寺历史上,不仅涌现出大批造诣很高的专业乐僧,且千百年来的佛乐资料也一直能得以妥善地保存下来。时至今日,单从佛乐曲目的传承来说,由于各种史籍保存着大相国寺不少较完整的古乐谱及其曲目名录,研究中原佛乐和古代音乐的专家学者,大都把大相国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从一定意义上而言,源于寺院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优良传统,大相国寺佛乐在曾经沧海的历史烟云中,凭借自身对传统的固守、发展与创造,已成为一种极具代表意义的中国元素。
汲取了民乐和宫廷音乐的精华
国家级“非遗”大相国寺梵乐再放异彩
2019年1月30日
本报记者 杨圣学报道
说起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许许多多读者都知道这是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中经典一笔。水浒的故事已经过去近千年,垂杨柳也肯定是没有了。但是,那座千年古刹大相国寺依然矗立在在八朝古都开封市中心的行宫角之东,依他的雕梁画栋雄壮巍峨钟声远扬名盖天下而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
据大相国寺宏观大师介绍,相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原名建国寺。明末开封大水,全寺尽毁。现存建筑为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重建。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等。八角琉璃殿内供千手千眼观音像,高近七米,据传系用整段大银杏木雕成,雕像全身贴金,为佛雕中精品。钟楼内有清乾隆年间铸大钟一口,重万余斤,高近四米。传说于霜天凌晨扣钟,声闻全城,为“汴京八景”之一。相国寺为历史上著名寺院,印度、日本等国高僧均曾来访,在中外佛教交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据了解,梵乐又称佛乐或梵呗,是佛教弘扬教法和赞颂佛菩萨等美好事物的一种独具宗教特色的声乐。大相国寺的音乐包括“梵呗”和“劝世曲”两种,演奏乐器包括法器和乐器,法器如振金铎、木鱼、钟鼓等;用于单独演奏、也可诵经时伴奏的称为乐器。时至今日,大相国寺仍保存着大量较完整的古乐谱,在传统音乐方面禀赋一种广泛的代表性,经发掘整理诠释106首梵乐,汲取了民乐和宫廷音乐的精华,传承创新相结合,结合现代乐器演奏技巧,让空静舒缓梵乐重现辉煌,具有鲜明的艺术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突出体现了中国佛教以“世界和平,生命和谐”为主旨的文化价值。
大相国寺梵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古代佛教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皇家寺院的大相国寺,以荟萃天下文化精英的博大胸怀成为一方精神圣地。自寺院创建之始便有乐僧越仁大师、虚真大师在寺院演奏佛乐的记载。至唐天宝年间,大相国寺已出现完整的乐队,并于高僧在法华经开讲之前,敬献佛乐谢佛恩以吸引听众。到唐大历年间,寺院将向佛献乐定为制度,开坛讲经必由乐队献乐,以表庄严和虔敬。
宏观大师说,北宋时期,随着大相国寺发展的盛势,大相国寺的佛乐至北宋也达到最隆盛的阶段;一方面,由于朝廷对寺院的崇奉,国家许多重大活动和典礼都放在寺院举行,寺院为适应朝廷礼仪的需要,无论是乐队还是所演奏的佛乐,都必须更专业更规范,演奏的技艺也必须更高超,入微和庄严。因此,大相国寺重视音乐,培养专职乐僧,严格训练技巧和认真演奏乐曲的优良传统自然形成;另一方面,由于朝廷的参与以及在财力和人力和物力方面的支持,大相国寺自北宋初期即组织起庞大的专业乐队,其状况是空前的。此外,在朝廷的大力支持和安排下,大相国寺在寺内专门修建了演奏七弦琴的佛乐专业“剧院”——维摩院,以及在大殿前修建的专供一般游人和香客欣赏佛乐的演奏广场——乐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大相国寺在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使久已失传的佛乐表演得以重新再现。
从1927年佛毁僧散乐谱散失,历经80年,流落民间多年的《大相国寺佛乐手抄秘谱》终于在2007年,回到了它的诞生地--大相国寺。《大相国寺佛乐手抄秘谱》曾是该寺的镇寺之宝,它散失于民间之后,一度成为大相国寺僧人心中的一大憾事。《大相国寺佛乐手抄秘谱》是古老的工尺谱,有近百首乐曲。1954年,河南省艺术研究院(原河南省戏曲研究所)从民间音乐工作者手中搜集到了此谱,并于1994年对乐谱进行了全面整理,后藏于该院艺术档案中心保管。2007年,河南省艺术研究院决定,将此乐谱无偿回赠大相国寺,让千年古刹重拾佛乐盛事。
大师说,2002年,大相国寺方丈心广大和尚为了弘扬传统佛教文化,专门培养了专职乐僧二十五名,并经过精心组织,截止目前编排了《白马驮经》、《相国霜锺》、《普庵咒》、《宝鼎赞》、《锁南枝》等四十余首佛乐曲目。乐团邀请了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指导,派乐僧去高等音乐学院进修,让千年佛乐的演出水平不断提高,在新世纪大放异彩。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