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湖里区:文明扮靓城市 浸润一城新风

2025-05-26 09:53 阅读量:6k+

华人号:先锋湖里

近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决定,继续保留厦门市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厦门市实现了全国文明城市“七连冠”。湖里区是厦门岛内中心城区,为厦门市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七连冠”作出了重要贡献。

来湖里的人,几乎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这里不但风景怡人,干净整洁,这里的人也分外“美”——坐公交,人们排队上车、低语交谈;斑马线旁,行人想过马路,车辆会停下来礼让;遇到困难,很轻松就能找到志愿者……无需讶异,精神文明建设正在湖里出现聚变效应。

近年来,湖里各行各业涌现一批批各级各类“最美人物”,游文晃荣获首届“全国文明家庭”和“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志愿者谢启明荣获“全国自强模范”称号并荣登“中国好人榜”,志愿者赵亚娟等16人次以上荣获市级以上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称号。

精神文明建设的聚变效应是怎样形成的?“把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省文明城区作为更高水平建设‘两高两化’中心城区的重要抓手,努力升级内容和载体,改进方式和方法,持续抓常态建设、抓平台打造、抓共建共享、抓惠民利民。”有这样的理念指引,湖里区不懈的坚持,不断刷新城市文明高度。

文明花开,满城芬芳。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次次善举到一场场文明实践,湖里区正描绘出一幅幅美好而动人的生活图景。接下来,湖里将努力夯实文明建设大根基、持续完善文明建设大体系、不断汇聚文明建设大合力,用实际行动书写温暖篇章,于细微之处点亮道德之光,用凡人善举托起文明高度。

【惠民生】擦亮名片 推动为民服务走深走实

走在围里社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上,抬头能见蓝天,环境明亮整洁;驾车驶入马垅社,双向5米宽的车行道人车分流,一幢幢自建住宅错落有致,道路整洁有序,路边车辆有序停放。

湖里城中村的蝶变,可以说是湖里整治城市“痼疾”、推动民生改善的精彩缩影,也是高标准全方位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的生动写照。

随着城中村硬件设施改善,居民的生活习惯也悄然发生变化。“以前路窄,说实话,我对电动车停放不太在意,现在我已经习惯把车停进划线区域了。”后浦社区居民陈立民坦言。在后浦社,通过公共视频,物业发现划线区域外的电动自行车后第一时间把车挪进划线区域,保障道路畅通无阻。久而久之,居民养成了规范停车的好习惯。

2022年5月起,湖里区以文明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辖区19个城中村改造提升,截至2024年底,后浦、塘边、马垅等19个城中村完成空间梳理和“四打通”(打通环村步道、打通环村车行道、打通内部断头路、打通楼间巷道的封堵点)、强弱电改造等“两改造”(改造基础设施、改造内部环境)和“八大工程”,基本完成14个村道路改造提升以及168条主要道路沥青铺设,城中村路网微循环更加畅通,全域形成城中村现代化治理2.0版本,可以说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时期以来困扰湖里城市文明发展的主要问题。

更宜居的同时,湖里城中村也变得更智慧、更安全。

“每栋楼基本上都装上了人脸识别门禁,其他小区都不一定有呢!”有了最新的门禁系统,上了年纪的老陈感到安心。

智慧管理,持续赋能湖里城中村现代化治理。湖里区搭建数字管理平台,建立集强电变压设备、弱电光交设备、5G机房、智慧平台指挥中心、网格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站房,实现城中村实景建模。自平台建立以来,先后识别预警事件万余起,大大缩减城中村管理的人力和时间成本。构建“街道中脑+社区微脑”治理架构,整合企业、人口、房屋、防汛、安全、事件等数据近百万条,提高城中村治理信息化水平,实现降本增效。

【暖民心】疏解难题 引领文明理念浸润人心

“每一条被采纳的意见,都会带来满满的获得感。”市民张女士是一名80后,湖里区推出“百姓金点子 幸‘湖’金钥匙”活动,向广大群众征集城区治理的意见建议,她积极回应,对美化湖里空间提出有效建议,涵盖公共空间利用、公共自行车棚管理、休闲健身场所等多个方面,均被采纳。倾听民声,化解民生忧虑,成为湖里区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

“老旧小区改造”“文明建设综合治理”“身边的安全隐患整改建议”“湖里城市空间美化”“如何解决电动自行车充电难”“宜居湖里 城市净化”……自2022年启动以来,湖里区以文明建设为契机解决群众实际难题,通过“百姓金点子 幸‘湖’金钥匙”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多次开展文明建设相关专题意见征集活动,聚焦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广泛征集群众建议,自2022年启动以来已举办10期,累计收集有效建议1171条,投稿字数超52万字。

湖里区聚焦于城市管理提升、便民措施建设、安全隐患整治等市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大数据筛选主题-全辖区智慧征集-跨部门限时督办”的协作模式,多方发力,保障落实,切实贯彻了“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发展理念,共同搭建起政府部门服务民生的“连心桥”,实现城市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同频共振。

自活动开展以来,市民群众纷纷热情投稿,积极为区域发展与民生改善贡献智慧力量,各类征集话题收获热烈反响与众多建设性意见,在多方面有效推动了湖里区的建设和治理工作。

老旧城区蝶变,一组数据说话——2022年8月,湖里区实施住宅小区公共设施及环境整治文明建设应急项目,全区416个小区、3122栋、6390梯完成改造;2021年至2023年,湖里区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全区307个老旧小区全部完成改造提升,9万户居民生活焕然一新。

成绩单的背后,离不开湖里区全天候、全覆盖、常态化的督查检查机制——湖里以问题整改和长效保持为重点,建立“一图、四表、四队伍”督查检查及问题整改机制,组建专职督查巡查队伍、兜底处置队伍等队伍,全面压实整改责任。2021年以来,累计下发各类督查通报2579余份,发现通报问题36.48万件,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3.84万件,让城区长期困扰的难题得到妥善解决,全区城区建设水平也得到较大幅度提升。

【顺民意】建强阵地 擦亮向善向美文明底色

孩子们认真端坐着练书法、学国画,爷爷奶奶在隔壁教室摆弄智能手机学摄影……每年的暑假到初秋,走进湖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你都会看到居民繁忙“充电”的景象。

群众聚集在哪里,实践阵地就建到哪里,文明之花就开在哪里。2023年以来,湖里区持续开展“文化进万家·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化惠民活动,线上报名通道启动不到10分钟,就有1200多位群众踊跃报名;少儿阅读与写作、广场舞、儿童画等热门科目,报名人数甚至超过原定名额的10倍。据统计,此次活动共惠及5万余人次,点亮了城区百姓的文化生活。

同时,湖里区加快“课程超市”建设,推进教育、文旅、科技、卫健等各口师资力量下沉社区,采取机关下沉一批、本土挖掘一批、社会聘请一批等方式,建成231人师资人才库。2024年,湖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老年学堂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累计开设课程298门,3355课时,参与学员达6万余人次。

“小阵地”,也能成为“大舞台”。湖里区在全面做好文明实践活动基础上,创新推进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老年大学教学点,率先全市制定文明实践站老年学堂“七个有”标准,采取区、街、社区三级联合办学模式,在全区建成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老年学校、59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老年学堂,率先在全市实现老年大学教学点全覆盖,把优质的老年教育送到群众的家门口。濠头社区、嘉福社区等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老年学堂获评厦门市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老年学堂优质教学点。

此外,在党建引领下,常态化洁净家园成为湖里区广泛发动群众,以点带面构建全员参与格局的重要举措。湖里区广泛动员各个小区物业、业委会、住户、沿街店面商户和业主、工厂企业写字楼职工、物管单位、小区党支部、机关下沉干部等力量全面参与,对接和发挥建发城建、国投、天地等国企的专业力量,集中清理、整治无物业小区、弱物业小区、业主自管小区、“三不管”地带、背街小巷、城中村等重点难点,分阶段、有步骤规划“洁净家园”行动,努力把文明建设做到老百姓身边“最后一米”。

同时,湖里区广泛开展“最美网格员”“最美两委”等最美系列评选活动,开展洁净家园交叉考核,市区两级督查发现的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相关问题占比稳步下降。截至2025年5月,全区累计开展“洁净家园”活动18310场次,发出“洁净家园”审核情况通报214期,评出红榜社区550个次、黄榜社区5422个次,有效开辟了常态文明创建的新路径。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湖里区:文明扮靓城市 浸润一城新风》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中国澳门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