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3 17:48 阅读量:3.3万+
华人号:广东省侨联宣传文化中心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9周年,
同时也是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85周年。
在9月3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我们为大家讲述
五邑籍华侨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日本侵略、国难当头的日子里,
他们放弃原有的生活,
加入南洋华侨回国抗战服务团,
在中国抗战史和华侨史上
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
在抗战最艰难时期
不仅天上的“飞虎队”中有五邑籍华侨
地上的滇缅公路上
也有158名五邑籍南侨机工在浴血奋战
7月20日,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畹町镇,阴雨绵绵。登上长长的阶梯,高高耸立的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映入眼帘。在它的东侧是一座三角形建筑,清水混凝土构筑的墙体上有一排黑色的大字:“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
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
“三角形代表3200余名机工,象征着历时3年的漫漫抗战之路,也是一个代表着胜利的‘V’字形。”走过20米与畹町桥等长的架空天桥,在守碑人叶晓东和开平籍南洋华侨后人吴昆成、吴昆平两兄弟的带领下,记者走进纪念馆。在三位白发苍苍老人的讲述中,我们仿佛回到了战火纷飞的85年前——
守碑人叶晓东介绍滇缅公路情况。
三位白发苍苍的南洋华侨后人走向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
1939年,抗日战争进入到最困难的阶段。日本侵略者阻断交通,妄图卡断我国抗日军队的军需资源。当时紧急用人工挖成的滇缅公路成为运输国际援华物资的主要通道,补充大批汽车司机和修理工(俗称“机工”)成为当务之急。
“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在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陈嘉庚的号召下,来自马来亚(包含如今的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泰国、缅甸、越南、菲律宾、印尼等地的3200多名南洋华侨青年机工参加了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7月16日,云南省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历史研究会会长林晓昌接受采访时表示。
我们用一组图
致敬滇缅公路上的五邑籍南侨机工
南侨机工运输场景。
1939年,陈寿全(祖籍台山)瞒着爷爷、奶奶、父母,悄悄地卖掉家里的小汽车,自己花钱买票,从印尼邦加岛出发,踏上了归国的征程。图为陈寿全回国抗日上船前,在码头留影。
罗洪(又名罗洪发),1910年出生,年轻时为谋生去了新加坡。1939年,他与好友陆汝金(祖籍鹤山)相约,从新加坡回国参加抗日。图为罗洪的外甥讲述罗洪的故事。
“当时,我的父亲许年(祖籍开平)在新加坡。尽管母亲和怀孕的妻子在澳门生活困难,但他还是毅然参加了第九批服务团。他没想到,再次与亲人相见时,女儿已经11岁了。”8月10日,许年的女儿许友鸿在昆明与记者连线时表示。图为许年的荣誉证书
1914年,邝金源(祖籍台山)出生在马来半岛吉礁(吉打)亚罗士打。1939年,邝金源偷偷报名参加机工回国服务团。图为邝金源的回国服务证明书。
家人在整理邝金源的遗物时,发现一张他的照片上面写着:“于腊戍36里被敌包围18个钟头,久行24天到保山。”“不忘24天路程悲恨!”显然,邝金源用这张照片作为特别的纪念,而他的战友却不幸牺牲。
一位专程从马来西亚赶来参观纪念展的南侨机工后人在凝视父亲邝金源当年在中国的照片。记者 陈海宁 摄
陈嘉庚请查实黄根是否病故的函。
喋血救亡路
回忆精选
从畹町到保山,山高坡陡弯急。遇到雨天,车打滑,我们几个司机就下车,把准备好的三角木作为工具。汽车冲上去一段,旁边的人赶快用三角木垫住后轮;汽车再冲,再垫三角木。遇到山体滑坡,有的连人带车及物资掉下江中,车毁人亡;有的运气好一点,在路稍宽一点的地方,躲在车上度过又冷又饿的一天或几天几夜,当“山大王”。——吴昆成回忆吴国强谈话
1942年,我从昆明送军队去畹町。我沿途见到多处被炸的尸体,尸体在太阳暴晒下奇臭难闻,忍不住要呕吐。成群的乌鸦,还有苍蝇,在尸体上饱食,惨不忍睹。这是日寇侵略中国的实际罪证。——《回国参战赤子报国——留居哈尔滨的南侨机工陈爵回忆录》王兰英整理
1941年,功果老桥被日本飞机轰炸,无辜百姓被炸死无数,人的肠子都溅到了天花板上。日军飞机用机枪扫射,把草皮都打得翻了过来。我们眼睛里的眼泪都飚了出来,真是惨不忍睹!
1942年5月,全缅甸和国土畹町、遮放失陷。天亮到惠通桥时,工兵连准备炸桥。我们过桥十分钟后,桥已炸坏,后面还有很多车辆和逃难者。日军炮击车辆、扫射逃难者,来不及过桥的难民倒卧在血泊中,已过桥的人员满山乱跑。这时天空出现九架日本飞机,我们仰卧半坡上,看着“飞虎队”的“鲨鱼头”与日本飞机在空中战斗。半夜到保山,全城黑暗。看到南门城口百姓的尸首躺在路中,我们才知今天日本飞机轰炸了保山,伤亡惨重。——许年《个人回忆录》
《勇者无惧》雕塑(马来西亚槟城)。
滇缅公路上的24道拐。
怒江边的险路“老虎嘴”。
专家声音
云南省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历史研究会会长林晓昌:
把海外赤子的爱国精神传递下去
海外赤子心系祖国,在民族危难之时,南侨机工毅然回国抗战。当时,他们的平均年龄不到25岁,基本上都是小伙子,有很多人还没成家立业就牺牲了。他们的赤子忠魂永远留在中华大地。今天的和平年代、大好河山,不是那么容易得来的,是多少先辈用骨头和鲜血堆出来的。建议江门市成立南侨机工眷属联谊会,让南侨机工的后代以及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南侨机工这段历史,把海外赤子的爱国精神传递下去。
五邑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教授张国雄:
铭记五邑籍南侨机工的贡献
在14年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雄壮交响乐中,南侨机工是低沉悠长的小号吹奏,坚定、英勇的旋律久久萦绕在我们心里,成为世人鲜活的华侨记忆。
经过《江门日报》的挖掘,目前发现有158名五邑籍南侨机工奔赴前线,为祖国的抗日战争、民族独立解放作出了贡献,建立了功勋。这大大拓展了我们对南侨机工群体的内涵、对五邑华侨华人历史的认识。五邑籍南侨机工是南侨机工群体的缩影,让我们永远铭记、深深缅怀!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我们回顾历史也警醒后人
不要忘记为国家和人民流血牺牲的先辈!
不要忘记今天所有的一切来之不易!
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
需要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担当和奉献!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