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孟郊最著名的十首诗,第一首千古流传,最后一首境界极高

2024-12-20 07:16 阅读量:6.4万+

华人号:诗歌之王

孟郊最著名的十首诗:

一、《游子吟》

二、《登科后》

三、《古怨别》

四、《洛桥晚望》

五、《结爱》

六、《游终南山》

七、《巫山曲》

八、《寒地百姓吟》

九、《列女操》

十、《劝学》

他前半生躺平,后半生摸鱼,一辈子一事无成,还穷得揭不开锅。

可他也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孝子,一首《游子吟》表孝心,可谓是家户喻晓。

他的一生除了写诗,似乎并没有做其他事情,连参加科举考试,也是在母亲的催促下才去应试,快50岁了才考中进士。

他就是唐代被称为“诗囚”的孟郊。

孟郊笔下又有哪些著名的诗呢?本文列举他最著名的十首诗,建议收藏备用,一起品读“诗囚”孟郊笔下的精彩世界。

一、《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写作背景:

此诗是孟郊在溧阳任县尉时所作,孟郊幼年丧父,母亲拉扯着他们兄弟长大,母亲在他生命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早年的孟郊漂泊无依,生活贫困,未能让母亲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直到五十岁时,他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同住。

饱尝了世态炎凉之后的孟郊,此刻愈发觉得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 赏析:

诗中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细节描写生动,将母亲对孩子的担忧和关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以形象的比喻,寄托了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情真意切,引起了无数游子的共鸣。

二、《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写作背景:

孟郊的一生极为坎坷,年轻的时候他曾游历过许多地方,并为一心扑在科考事业上。

后来,母亲几番劝说,让他去参加科考,孟郊是个至孝之人,为了遵母亲,决定参加科考。只可惜天不遂人愿,考了几次都没有看中,直到四十六岁时,才得以进士及第。

此刻的诗人已经两鬓斑白,多年的苦读和压抑终于一朝得偿所愿,心中充满了喜悦和得意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 赏析:

前两句“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将过去的失意与现在的得意进行对比,突出了金榜题名后的畅快。

后两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春风中策马疾驰,观赏长安繁花的得意之态,情景交融,成为了千古名句。

三、《古怨别》

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

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

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

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 写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背景不详,从内容上看,是一首描写情人离别的诗歌。

诗的背景设在自古便以凄婉著称的秋天,随后,诗人以凄怨孤苦的口吻为我们展现了一对离别的恋人之间那种真切、坚贞的感情,读来令人生叹,无比惆帐!

• 赏析:

诗的开篇“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以秋风萧瑟的景象烘托出离别的哀愁。中间两联“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细腻地刻画了离别时两人相对无言、哽咽难语的悲伤情景。

最后两句“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则表达了离别后对彼此的思念之情,借明月寄托相思,意境深远。

这也让我们想起了苏轼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也是孟郊此刻最美好的心愿了。

四、《洛桥晚望》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 写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初年(806年),当时孟郊定居在洛阳,随着河南尹郑余庆为水路转运从事,试协律郎。

一个冬天的夜晚,他登上洛桥,看到了桥下结冰、陌上无人、榆柳萧疏、月明雪照的景象,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

• 赏析:

诗的前两句“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描绘了一幅寒冷、寂静的冬夜景象。

后两句“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则通过对榆柳、楼阁、明月、嵩山雪等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了一个清新淡远的境界,展现了诗人高远的襟怀,给人以美的享受。

五、《结爱》

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

一度欲离别,千回结衣襟。

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

始知结衣裳,不如结心肠。

坐结行亦结,结尽百年月。

• 写作背景:

这是一首表达爱情的作品,又题为《古结爱》,意思是夫妻二人互相倾诉爱意,缠绵悱恻的意思。

唐代的情诗创作风气尤盛,这也缘于当时在婚姻爱情方面不是特别的礼教森严,两性之间宽松的交往刺激了文人创作情诗的热情。孟郊在这首诗中,也不惮言情,吸取了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大胆的用诗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认知。

• 赏析:

全诗围绕“结爱”主题,一连用了九个“结”字,如“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一度欲离别,千回结衣襟”等,用词不避重复,句式近于复沓,却颇具民歌风味,一唱三叹,反复吟咏,倾吐了诗人对爱情的无限情怀和深刻思考,强调了爱情要用心去缔结的重要性。

首句“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是诗人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也是世间爱情的精髓。

六、《游终南山》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 写作背景:

孟郊以五言诗见长,这首五言诗则写于游终南山时。

韩愈在《荐士》一诗里评价孟郊,说他的诗"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这里"硬语"中的"硬",指的是诗中字字句句均坚挺有力。这首《游终南山》,便体现出了这个特点。

诗中也包含了一生仕途坎坷的孟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感慨,在游览终南山时,他被终南山的雄伟壮丽和清幽宁静所触动,借景抒情,创作了这首诗。

• 赏析:

诗的开篇“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终南山的高大雄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通过对山中景色和人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宁静、正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

最后两句“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则借长风、松柏等意象,抒发了诗人对追求功名利禄的悔恨之情。

其实诗人赞美终南的万壑清风,就意味着厌恶长安的十丈红尘;赞美山中人的身正心平,就意味着厌恶山外的人邪心险。

七、《巫山曲》

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

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

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

•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孟郊在游历巫山地区时,目睹了巫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传说,有感而发创作的。

青年时期,孟郊曾游历本地,这期间没有历史上没有他的政绩等方面的记载,而他写诗的事情却有记载。其诗作不仅有关于人民疾苦的,如《织妇辞》、《寒地百姓吟》等,也有游历之作,这首诗便是代表。

诗中借写巫山神女的传说故事,把巫峡景色与古老的传说融为一体,写出了自己在古峡行舟时的特殊感受。

• 赏析:

诗的前两句“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描绘了巫山峡江的险峻和山峰的秀丽。接着“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引入了楚王梦神女的传说,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

后两句“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通过对神女形象和猿啼声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奇幻幽艳、哀怨凄凉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求而不得的惆怅之情。

八、《寒地百姓吟》

无火炙地眠,半夜皆立号。

冷箭何处来,棘针风骚骚。

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

高堂捶钟饮,到晓闻烹炮。

寒者愿为蛾,烧死彼华膏。

华膏隔仙罗,虚绕千万遭。

到头落地死,踏地为游遨。

游遨者是谁?君子为郁陶!

• 写作背景:

这首诗题下有一行注,说:"为郑相其年居河南,畿内百姓,大蒙矜恤。"

郑相,指的是郑余庆,具《孟郊传》中记载,与孟郊交好的李翱将孟郊推荐给郑余庆,“辟为宾佐,后余庆镇兴元,又奏为从事”。由此可知,这首诗作于元和年间(806~820),当时时诗人在洛阳任河南水陆转运判官。

孟郊生活的中唐时期,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百姓生活困苦。他在任职期间,对百姓的苦难有深刻的了解和同情,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 赏析:

诗的开篇“无火炙地眠,半夜皆立号”,生动地描绘了寒地百姓在寒冬之夜因无火取暖而冻得无法入睡、只能站立号哭的悲惨情景。接着通过对寒风、霜吹、破壁等环境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百姓生活的困苦。

诗的后半部分“高堂搥钟饮,到晓闻烹炮。寒者愿为蛾,烧死彼华膏。华膏隔仙罗,虚绕千万遭。到头落地死,踏地为游遨。游遨者是谁?君子为郁陶”,则将富贵人家的奢华与百姓的贫苦进行了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贫富悬殊和阶级对立,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这种深刻揭露社会现实的诗并不多见。孟郊用赋体的形式,将中唐时代残酷的现实娓娓道来。

九、《列女操》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贞妇贵殉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 写作背景:

孟郊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他的一生"拙于生事,一贫彻骨,裘褐悬结,未尝俯眉为可怜之色",其诗以“苦吟”闻名,也多写寒士的生活与遭际,为他们鸣不平,也对他们感到同情。这首诗即为其"苦吟"诗的代表作之一。

这是一首赞颂烈女坚守节操的诗。旧时代的女子受封建礼教的束缚,有的夫死而不独生,有的夫死而终身不嫁,都表示对丈夫的忠贞。孟郊身为男子,关注到了这一社会现实,于是借这首《烈女操》表达出自己对当时社会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 赏析:

诗的前两句“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以梧桐和鸳鸯为喻,象征了夫妻之间的忠贞不渝。

后两句“贞妇贵殉夫,舍生亦如此。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则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忠贞和坚守,即使面对生死考验,也毫不动摇,如古井之水,波澜不惊。

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道德观念和女性的生存状态。

十、《劝学》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 写作背景:

这是一首励志的劝学诗。

诗题中《劝学》的“劝”字是勉励的意思。诸子百家中的荀况写过《劝学》一人,列为《荀子》的首篇。他采用博喻的手法,对学习的重要及其内容、途径作了详尽的阐发。

孟郊也用了用同一个题目作诗,却是另辟蹊径,写出了不一样的“劝学”。

前文提过,孟郊早年丧父,家境清苦,但他也出生书香门第,懂得读书学习的重要性,虽然一生时运不济,过了不惑之年才考中进士,可这也正体现了他的勤奋好学,故而他也有底气写下这首诗来鼓励自己和他人努力学习。

• 赏析:

诗的前两句“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以击石生火的比喻,说明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知识和智慧。

后两句“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则强调了学习要靠自己努力,不能依赖他人,同时也告诫人们要珍惜青春时光,趁早努力学习,否则岁月流逝,后悔莫及。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孟郊最著名的十首诗,第一首千古流传,最后一首境界极高》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拉斯维加斯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