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0 14:02 阅读量:2.3万+
华人号:最美长乐在闽江入海口
一段形如古琴的江面
轻拨着历史的弦音
这里坐落着
中国东南沿海
最大的满族聚居村
——长乐航城街道琴江满族村
陈铭清摄
回溯到清雍正六年,镇闽将军阿尔赛奏请朝廷从老四旗中抽调513名官兵携眷进驻琴江,围地筑城,建立了福州三江口水师旗营。这是当时全国沿海四大水师旗营之一,比马尾的福建水师还早151年。鼎盛时期,旗营人口达三四千人,龙旗猎猎,军威赫赫。辛亥革命后,“水师旗营”逐渐演变成寻常人家所居住的村落,是福建省最大的满族聚居村。
漫步在琴江满族村,目光所及,皆是光阴的沉淀。这里的石板路刻着八旗子弟的足迹;老宅砖墙藏着“旗人八卦城”的秘密;呈“回”字形的街巷布局,处处透露着防御外敌的智慧;“第喜门”“定心门”等特色民居结构,更彰显着琴江满族村浓郁的满族风情与独特的满族文化,“述说”着过去的故事,闪耀着历史的光芒,也成为大家探寻历史的活教材。
姜亮 摄
一路聆听一路采访,采访组记者深有感触。“在这里边走一走,行辕、古代兵营,能够让我触摸到历史的厚重,也让我感受到爱国精神的传承。我们会通过人物专访,包括查阅历史档案,对这里边的一些爱国故事、文旅融合,以及当地满汉文化的传承进行系列报道。”光明日报社福建站记者冯家照表示,将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传播优势,找准切入点,通过不同的媒体形式,持续展现长乐在文艺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琴江满族村的艺术振兴之路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台阁”表演
为核心亮点
这项起源于清代满族节庆的民间艺术
在水师旗营设立之时流传进入琴江
成为琴江满族村文化艺术
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乃至福建省独一无二的民族特色
至今已有近300年历史
近年来
张建海等艺人
在坚守传统特色的前提下
加入科技元素,精心制作道具
创作出更多“台阁”文化精品
连续多年参加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展演
赢得了众多奖项
曾经面临人口流失的琴江满族村,通过文旅融合实现蝶变。走进“德艺甘传工作室”,推门即是绿植环绕的慢时光。店内布置温馨又充满艺术气息,满族纹样的餐具、茉莉元素的茶具、造型各异的小摆件……墙上和架子上陈列着各种精美的陶器作品,展现了陶艺的无限可能和创造力,将艺术融入生活的每一处细节。
如今村内涌现出一批艺术创意空间:百年古厝改造的“佐领会馆”民宿、融合酒文化与油灯博物馆的“琴江小酒馆”等,将传统建筑与现代业态结合,吸引青年创客返乡创业。此外,村内推出的“格格装”体验、满族美食工坊等互动项目,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满汉交融的独特风情,年接待游客9万人次,村财收入超20万元。
许少华 摄
艺术点亮乡村不仅是保护历史
更是激活未来
从清代水师旗营到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琴江满族村以艺术为笔
绘就了传统与现代共生的乡村振兴图景
这座古村的故事
正随着闽江的琴声
传向更远的未来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