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城乡文明如何‘美美与共’”? ——厦门翔安区让文明实践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2025-05-28 11:40 阅读量:3.7万+

华人号:业翔民安

在厦门东部,作为最年轻的行政区,翔安区正以文明为笔,以发展为墨,书写着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篇章。在这里,新城建设更亲民、城市治理更便民、公共服务供给更惠民,每一位居民都能真切感受到文明带来的温暖与力量;在这里,已孕育出一种融于心、践于行的文明创建氛围,这种氛围久久为功,不仅将文明内化为城市发展的基因,更外化为每个群众的自觉行动。

厦门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七连冠”的荣誉传来,翔安干部群众精神振奋、干劲倍增。在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中,翔安区的马塘村、许厝村、黄厝村成功上榜,翔安海关、国家税务总局厦门市翔安区税务局获评全国文明单位,陈青松家庭获评全国文明家庭。这些沉甸甸的荣誉,既是对翔安文明实践成果的权威认可,更彰显了这座新城从“环境美”到“风尚美”、从“局部美”到“全域美”的跨越。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翔安区正以坚定的步伐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的深度融合,致力于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从城中村蜕变到全域环境提升,从文明实践网络覆盖城乡到德治法治深度融合,翔安区不仅在物质层面实现了城乡环境的显著提升,更在精神层面筑起城乡居民共有的精神家园。

环境整治展新颜,宜居乡村入画来

漫步郑坂社区,曾经杂乱无章的街巷变得干净整洁,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沙美社区“黄石屋”餐厅又迎来几拨寻味美食的中外游客,居民们聚到文化广场,妇女们跳起了广场舞,大叔们围坐话仙,边上集餐饮、文化、夜经济于一体的开放式街区人声鼎沸。沙美社区党委书记彭春林告诉记者,“变的不仅是环境,社区还通过智慧社区管理平台,实时监测和智能发现治理场景,实现社区治理的智能化、数字化和高效化。”

郑坂社区集趣夜市如今成为翔安新兴潮流打卡地

这些都是翔安区城乡“面子”焕然一新的缩影。近年来,翔安区统筹融合构建创建工作全链条,围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将农村房前屋后整治提升、“大市政”处置固体废弃物、城中村现代化治理、深化城乡环卫一体化和城市精细化管理考评等专项工作统筹起来、同步推进,抓实群众身边“关键小事”,推动文明创建全域全面覆盖,着力打造“一村一路一田园”,实现城乡面貌整体优化提升。

同时,翔安区以人为本,分期分批启动109个村(居)融合创建工作,既对城中村进行空间梳理、强弱电改造、雨污管网改造和施划停车位,让城中村“五脏六腑”得到调理,也对文体设施、休憩场所、防火监控和物业管理进行升级提升,以点带面,以城带乡,辐射带动全区城乡环境面貌的焕然一新,不少社区在短短一年间实现了“脏乱差”到“洁序美”的蜕变。

沙美社区都市田园项目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翔安区成功培育出黄厝、沙美等市级城乡精神文明融合试点项目,以及欧厝社区、澳头社区、郑坂社区、何厝社区等一批融合成效良好、具有引领意义的村居,推动城乡环境共同改善、文明素质共同提高、治理效能共同增强、生活品质共同提升。

如今的翔安,城乡环境实现整体跃升——村居道路整洁通畅,田园风光与现代设施交相辉映,形成“一村一路一田园”的诗意画卷;老旧小区变身精品社区,城中村蜕变为宜居家园......环境之变更带动文明之变,城乡居民真切感受到“环境红利”带来幸福升级的同时,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文明素养与社区凝聚力同步提升。

深化文明实践,筑牢精神家园

翔安区在注重城乡环境面貌提升的同时,更着眼于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的内在机制建设,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不断夯实文明创建的“里子”。

内厝镇黄厝村依托村口古榕树这一天然场所,打造流动的文明驿站。“福小宣”宣讲轻骑兵在此开设“翔来讲·促兴翔谈”田间小讲堂,讲授如何正确看待彩礼以及新型婚姻观的意义。同时,古榕树下还是露天议事厅,村民在此协商解决村庄建设、公共事务等大小事宜。依托“1+N”文明实践综合体,黄厝村围绕“一月一主题”、“集中活动日”、“共建活动日”工作机制, 将实践站与周边多个实践点串珠成链,形成便民服务网络,让文明实践活动走进屋檐下、田埂边,村民既是文明的受惠者,也是播种人。

“促兴翔谈田间小讲堂”走进黄厝村

新圩镇马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的马塘精神主题馆,每日吸引众多参观者。村妇联主席戴锦秀身兼解说员,用生动的语言和图片讲述马塘村四十年蝶变传奇。从“瘦马塘”的贫困村落,到现代化多功能新农村,马塘村的发展得益于“艰苦奋斗”与“拼搏创新”的精神引领,以及党建引领的共富之路和“村企共建”的发展模式——村企联合党委打破传统农村基层党建的壁垒,构建“大党建”融合格局;村党委与银鹭集团高管通过“双向进入”实现深度融合,让组织优势转化为强劲的发展动能;银鹭集团的发展带动了周边相关产业的兴起,马塘村还通过修订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让文明的种子遍撒村居,提升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记者了解到,马塘村已连续七届获评“全国文明村”,不仅创下福建省首个百亿产值村的里程碑,更以鲜活的实践成为厦门乡村振兴战略的鲜活样本。

新圩镇马塘村举办“我们的节日.元宵——趣玩元宵,喜乐拾光”活动

内厝镇许厝村的“民乐文化”“鲁藜文化”则深深渗透到村庄的每个角落,走在村路上便可看到两侧的村居院墙上一幅幅精美的民乐元素墙绘,每到夜幕降临,村里时常响起音乐声,村民的休闲活动就是聚在一起演奏乐器。据悉,该村的文化源头可以追溯到20世纪六十年代,村民们白天是“泥腿子”,晚上是“音乐家”,带着兴趣与情怀,一代教一代,把民乐文化代代传承下来,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今,村里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鲁藜公园等场所,举办乡村春晚、乡村诗歌诵读会、红歌演奏会等各类文艺演出,村民自导自演芗剧说唱、戏曲舞蹈、民乐演奏等文艺节目,将文明创建、移风易俗、反腐倡廉、邻里和谐等内容融入其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如此,许厝的民间艺人,还会经常在村庄里、学校里义务教学,让艺术的种子开出更多花朵......

马塘村、黄厝村、许厝村的生动实践,都是翔安区文明建设长卷中的一抹亮色。近年来,翔安区不断夯实文明实践阵地平台作用,推动“文明实践+”模式深度融合,放大“文明实践搭台、各方都来唱戏”的叠加效应。去年以来,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共开展文艺类实践活动9000余场,受众达35万人次。

如今,翔安区已构建起137个实践所(站)为主阵地,辐射周边370余个实践点的文明实践网络,通过推行“三级联办”机制(中心-所-站),实现了文明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制度化。例如,打造后滨社区同心园文明实践综合体等特色项目,将服务性、文化性、实用性熔铸成村民触手可及的温暖,还初步形成“寻澳头”“访鸿渐”“忆英雄”“学马塘”等四条精品路线,让文明实践真正成为“出门可及”的日常风景。

翔安区还积极探索德治与法治融合的社会治理模式,通过“文明实践+公益法律服务”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法律咨询和调解服务,实现阵地、工作、服务、活动“四融合”,促进群众法治素养与文明素养“双提升”。今年全区村(居)接受法律咨询580余人次,组织调解矛盾纠纷1011件,涉及金额4182.25万元,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彰显了德治与法治融合的成效。在丰富公益法律服务应用场景上,翔安区更是创新地将闽南茶文化融入调解工作,如在金海街道鼓岩社区探索“书记茶庄”机制,零距离倾听民声,进一步融民情、畅民意、解民忧。

翔安区金海街道鼓岩社区探索“书记茶庄”机制,围绕民情民意解难题

城乡融合绘新景,精神家园共繁荣

翔安区在文明创建的征程中,既注重外在“面子”的焕新,又深耕内在“里子”的提升。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创新举措,不断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树立向善向上的新风正气。今年“五一”假期,欧厝社区便是一个生动的例证。该社区以“古韵与潮流共生”的创新模式,将城中村更新与文旅创新深度融合,为市民游客解锁了独特的滨海渔村体验,一跃成为翔安文旅市场的一匹黑马。

欧厝社区城中村更新与文旅创新深度融合

欧厝社区的蜕变,正是本土文化传承与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的生动写照。通过环境整治,城乡居民共享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通过文化传承,城乡文明实现了互鉴共荣。台青公寓和“两岸融创妇女微家”的创设,不仅增进了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更以文化为纽带,推动了城乡人才、资源、理念的双向流动。同时,社区精心打造网红打卡点,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带动周边村居群众转产就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提升。这种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融合发展模式,让欧厝社区成为翔安区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典范。

为了提升文化影响力,翔安区还积极拓展理论宣讲矩阵,打造“榜样与我面对面”“促兴翔谈·田间小讲堂”“红领巾宣讲”“圩日微宣讲”等宣讲品牌,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筑牢了城乡居民的思想共识。同时,还组织文艺人才、科技特派员结合专长,广泛开展文艺赋能乡村振兴主题宣讲,创编答嘴鼓、芗剧说唱等文艺作品宣传移风易俗,推动新思想、新风尚入脑入心。去年,还邀请40位国内美术名家深入乡野田厝采风创作,描绘新时代翔安乡村发展新篇章。

“促兴翔谈田间小讲堂”走进新圩镇后亭村

资源共享是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的关键。翔安区持续推动结对共建,促进优质资源下沉基层,让乡村文化反哺城市,形成了城乡文化互动的良好局面。目前,翔安有高素质文艺志愿服务队34支,成员1000余人,经常深入基层开展文艺志愿服务,为城乡居民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此外,翔安区还推动老年教育有机嵌入,实现乡村老年大学教学点全覆盖,开办艺术培训班200余个,学员规模超6000人次,构建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为城乡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机会,进一步促进了城乡人才和资源的双向流动。

一直以来,翔安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文明风尚行动,通过选树宣传道德模范、新时代好少年、身边好人等,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2020年以来,全区累计推出陈青松、张子文、邓彦等10名典型模范,获评福建省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福建好人”荣誉称号,并每月开展1期“榜样与我面对面”巡展巡讲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此外,翔安区还积极举办“文明素养十大提升行动”、闽南童玩会、“文明雅集”国风有礼妙趣游园会等系列活动,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涵养市民文明举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翔安区文明素养十大提升行动系列活动——“闽南童玩会”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城乡文明如何‘美美与共’”? ——厦门翔安区让文明实践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卡罗莱纳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