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4 15:59 阅读量:2.8万+
华人号:豫头条
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中国书法之乡、中华诗词之乡......辉县市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8月11日,“出彩河南·看扶贫”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一行走进辉县,“邂逅”八百里太行的“精华”之美,感受旅游发展给辉县带来的蓬勃活力。
据介绍,近年来,辉县围绕“水墨太行、共城辉县”的发展定位,打造“旅游天堂、太行水乡、文化圣地、活力新城”的目标,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承接郑新融合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把旅游产业打造成辉县转型升级、提质发展的首位主导产业。
山清水秀,郁郁葱葱,流泉飞瀑……位于辉县西部的宝泉景区游人如织。
“这儿附近有圪针庄、周庄、西沟、东寨等村落,在景区开发之前,山路难行、信息闭塞,村民脱贫能力低、致富门路少,生存生活环境差、教育卫生也极其落后,是河南‘三山一滩’中太行山的精准扶贫重点。”宝泉旅游度假区副总经理宋福丽说。
自2012年,通过开发太行山自然景观+文化旅游实现精准扶贫,宝泉景区成为年接待量突破200万游客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原来我们一家温饱都解决不了,现在在景区的带动下,房子车子有了、农家乐开起来了,一年收入能达到二三十多万,非常满足。每天睡觉我躺到那儿就睡着了,啥心也不操。”辉县薄壁镇圪针庄村民周玉平说。
随着游客量的逐年增长,景区周边的西沈庄、东沈庄、周庄等300多个家庭开展旅游服务,在家门口经营超市、饭庄、农家宾馆、各类小吃摊位和生态果园,带动村民直接就业千余人,间接就业农民过千人。仅圪针庄村百分之九十的农户从事旅游服务业,经营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与前两年的沉寂贫困相比,如今在景区的带动下,这片土地宛如闹市。
同时,景区的发展吸引了周边村庄的大学生、外出打工青年返乡就业,安置大巴、观光车司机及保安、片区管理人员等各类岗位农村青年100余人,使他们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人,破解了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问题。
“通过景区带村、能人带户,疏通了增收渠道,我们山脚下的贫困村民,直接开办起农家乐、民宿等,包括旅游产品、餐饮、农产品加工等。宝泉旅游如今正从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移,日益完善的旅游产业链正一步步将太行山的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宝泉旅游度假区负责人张海明说。
(文字来源:大河网 刘杨,图片来源:精彩辉县)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