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最贵州的图案|苗族剪纸——民族记忆的传承

2021-12-01 14:24 阅读量:5.6万+

华人号:华人头条-贵州

编 者 按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服饰、建筑、器物……少数民族在所穿所用的各种事物上点缀各式各样的图案,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美观。

在贵州,很多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生活环境绘制成图案,他们的生活方式、信仰乃至历史,往往都包含在这些图语纹言之中。

《乡村地理》邀您一同初探贵州图案里的密语。

苗族剪纸

——民族记忆的传承

一把精巧的小剪,一张普通的白皮纸,构建出了一个瑰丽的故事王国,它囊括了一个民族的历史、神话和对自然的崇拜……这就是苗族的剪纸。苗族的剪纸并不是人们通常以为的剪纸、窗花,而是用于刺绣纹样(刺绣蓝本)的剪纸。因为苗族刺绣花样纹理复杂,需用剪纸先将纹样确定下来,因此苗族剪纸和刺绣可谓密不可分。

刺绣中使用剪纸这一技巧在苗族有着悠久的历史。黔东南一带苗族中世代传唱的《苗族古歌·跋山涉水》一节中就有剪纸的叙述。歌中描述苗族先民远古时期从“东方”( 苗族早期生活的长江中下游 ) 向“西方”( 今湘西、贵州 ) 大迁徙的情景,“姑姑叫嫂嫂,莫忘带针线,嫂嫂叫姑姑,莫忘带剪花。”苗族历史上的这次大迁徙,是民族性的集体大转移,即使在这样艰辛的环境,妇女们仍把针线、剪花当作十分重要的事项,可见剪纸 ( 苗族多称呼为剪花 ) 与刺绣早就成了一对孪生姐妹。

正在给年轻一代讲述剪纸故事的姜文英。廖朝元 摄

剪纸里的神话传说

在剑河,仰阿莎女神的脚下,姜文英拎着篮子匆匆走过,篮子里面装着剪刀、纸张、纸钉和剪好的绣样,这是伴随了她 40 多年的“宝贝”。刺绣伴随苗族妇女的一生,苗族女子从小就开始学习,一般都能自画自剪,也有些画得不太好或个别不会画的人,就向别人讨要。姜文英从孩童时就懵懂的看着母亲潘桃九剪纸绣花,母亲被乡邻称为剪纸大师,其手艺连专家都为之惊叹。剪纸时,母亲总是边剪边唱,唱到动情处往往热泪盈眶,这也让姜文英从小心生向往。2008 年剑河苗族剪纸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了母亲手艺的姜文英,也成为了国家级传承人。

务冒席

苗族剪纸的内容,可以大概分为三类:其一,是神话传说,大多以苗族始祖蝴蝶妈妈和姜央的神话传说为主,也包括部分苗族的寓言故事;其二,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或事件;其三,是苗族人以自然为本,艺术化了的花草鱼龙。在姜文英的巧剪之下,大多是前两者。《姜央造人》《故保降龙》《九宝骑龙》……姜文英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众多的剪纸图案让人目不暇接。

姜央造人

作为苗族传说中的祖先,蝴蝶妈妈和姜央可以说是最常见的题材。姜文英的《姜央造人》描述的就是姜央躲避洪水重新造人的故事。苗族传说里恶神雷公放洪水淹没天下。苗族的始祖神姜央坐在葫芦里幸免遇难。洪水过后,姜央用泥捏人,重造人类。可是新捏出来的人不会讲话,他便派鬼去问天。天告之砍竹子来烧,待竹子爆出声音来人就会讲话了。姜央如法去做,人果然开口说话了。因此图中有葫芦状圆圈内有人像,指的就是靠天神的一只葫芦躲过洪水之灾的姜央;左上角的圆形人像则是天神,天的右下侧,生着鸟嘴,头戴胜冠的怪人即问天的鬼。左下角捏泥人的,便是苗族造人的始祖姜央。将这些神、鬼、人连接起来的是生生不息、牵枝引蔓、开花结果的葫芦,周围还点缀以泥团和逐渐做成的小泥人。姜文英把不同时空的物象摆放在一幅构图中,给人生动鲜活的视觉效果,这种别具一格的超时空构图法在苗族剪纸中并不少见。

老鼠嫁女

此外,还有《老鼠嫁女》这种民间故事,图中用常见的二鼠抬轿式结构表现老鼠娶亲的典型场面,拟人化处理后的老鼠显得十分逗趣可爱。轿顶上一对被夸张得硕大的神鸟和穿插其中的蝴蝶,又渲染出浓郁的民族地域色彩,中间还有欢庆舞动的人和保佑家宅的犬。整个画面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剪纸中蕴含的历史故事

我问起姜文英最喜欢的图案,这位剪纸生涯已40年的传承人思考了很久很久,她剪过的图案太多太多,除了老辈们留下的图样,她本人根据故事创作的图案也难细数。但要问她最喜欢的题材,她的回答里一定有务冒席。

务冒席(也称务毛席、务莫席等),是苗族的一位女英雄。出生于贵州省镇远县涌溪乡。后嫁给施秉县双井镇龙塘自然寨的邰更我,居住在清水江岸边的龙塘村。她的形象不断出现在苗女们的剪纸、刺绣上,变化各异又统筹一体。在民间的故事里,她总是和另一位苗族女英雄张秀眉联系在一起,有人说务冒席是张秀眉的得力干将,也有说是包大度(一位领导清代农民起义的将领)的得力助手。不过,根据苗学专家杨培德解释,民间传说有误,务冒席和张秀眉根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他们之间相差有100多年的历史,务冒席是在雍正十三年(1735年)起义反清,早于张秀眉。

巧手剪出美妙的故事

姜文英所作的这幅务冒席,骑 着骏马,身披战甲戴着头冠高举旗帜,大张着嘴似乎在大喊。她的身前有祥龙,身后有女神护佑,周围围绕着葫芦、蝴蝶、神鸟……这位奋勇抗争的女苗王形象就此跃然纸上。这位苗族女英雄大量的出现在剪纸刺绣之中,特别是在台江施洞一带,可见她深受人们的爱戴。黔东南清水江沿岸的苗族同胞,常常还唱着这样的一首歌:“苗族英雄务冒席,一箭射死九个敌……”

多姿多彩的剪纸纹样

苗族因为分支众多,其剪纸的纹样也有所区别。姜文英的剪纸属于剑河革东边苗族剪纸,主题图案中动物种类最多,其次才是人物,动物可以单独作为主题,人物作为主题则必配以动物,动物作为主题也往往配辅一点人物。无论动物、人物为主题都配以简单的连枝花草纹,有的花草连枝上出现石榴、桃两种果实。除了上述主题外,尚有自然物,如日、月,但都不单作为主题。动物由于变形、合体,有些形象很难指出它是现实(或神话)中的某种具像,有的则主要以局部较突出的特征来辨析属类。比较明确的动物形象,按出现频率大体排序如下:龙(多种形体各异)、鸟、鱼、蛙、蝴蝶(蛾)、龙牛(苗族神话中的动物)、牛、蝉、蜈蚣、马、狗、象、虎、羊、猫、虾、蟹、猴、无名小昆虫等。苗族没有中国神话中“凤”的概念,亦没有孔雀的概念,但其描述的鸟形象中,确有的类似青铜“凤”纹,而且频率仅次于龙,估计是野鸡或锦鸡的变体。除锦鸡外,比较明晰的鸟种以雁(鹅)出现的频率为高,有燕、鹊雀低频率出现;多数配辅鸟纹是无名雀。

剪纸中所塑造的众多动物、人物、植物及自然物形象,充满了奇妙的幻想和诸多神秘的观念,散发出浓郁的原始野性,与古代原始艺术有相似的特征,狂野而又充满想象,富有视觉冲击力。剪纸中有着大量的动物花草形象,有的写实大部分为艺术加工。剪纸构图形式大体可分为六种——中心式、中心对称式、左右式、整体式、花边式、米字式。选择何种构图方式主要看是要绣在哪个位置。比如中心式这种构图用于整幅的袖腰剪纸,一般以一大形动物居画面中心,占大部分面积,动物上常配以人物。出现的动物有象、狮、虎、龙、牛、龙、马。四周以蝶、鱼、鸟、鼠、兔、鹿等为小纹样相配。中心对称式则用于袖腰,米字式用于围腰等等。

苗族妇女讨论剪纸的样式

剑河的剪纸除了革东型之外还有养门型、新民、新合型。革东型和养门型图案相对复杂华丽,比起来新民、新合型要简单不少,基本都是自然花鸟鱼虫,主要以用于胸身围腰的芙蓉花为主,其他则有锦鸡、蝴蝶、花、鸟等。

对于苗族人来说,因其没有文字和不断迁移的历史,图案中的传承便至关重要。从神话传说,到历史人物,甚至对大自然的认知,苗族通过图案记录她们民族的记忆。就好像姜文英从她的母亲处耳濡目染一样,如今她用剪纸告诉下一代苗族的故事。这种传承就是苗族剪纸生生不息的动力。

来源|《乡村地理》杂志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最贵州的图案|苗族剪纸——民族记忆的传承》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贵州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贵州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