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中国艺术报:以璀璨文化之光照亮现代化河南建设之路——河南省文联成立70周年成就巡礼

2024-12-18 14:04 阅读量:6.5万+

华人号:文艺河南

以璀璨文化之光照亮

现代化河南建设之路

——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70周年成就巡礼

作者:赵慎珠西振岩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历史总会镌刻下时间长卷中极具标志性的重要节点、文艺前行的耀眼坐标。

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中国革命文艺指明正确方向,中国新文艺发展有了前行明灯。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文艺事业锚定航向,擘画宏伟蓝图。

2023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当作自己的使命,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和文艺繁荣发展。河南作为文化大省,始终在建设文化强省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拓,勠力前行。1954年4月,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正式成立,它是一个时间的烙印,更是一个精神的刻度,标志着河南文艺工作者有了自己的温馨家园,意味着文艺事业在河南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沃土之上迎来新的发展与繁荣。

70年来,从扬帆启航到乘风破浪,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中共河南省委和中国文联坚强领导下,在河南省委宣传部精心指导下,河南省文联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文艺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带领河南广大文艺工作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诲,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同向同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文艺创作、文艺活动、文艺惠民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取得丰硕成果,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年11月20日,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在郑州召开

一、初心不改思想之旗引领航向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新中国成立后,河南文艺事业历史性地获得了新生。在党和政府的关心重视下,老一辈作家、艺术家共同努力,1954年4月1日,河南省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开封市成功召开,257名代表参加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委员会。会上通过河南省文联章程,选举领导机构,正式成立了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以下简称河南省文联),从此揭开了河南文艺事业的崭新篇章。

会后,分别成立了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南分会、中国作家协会河南分会、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南分会和中国音乐家协会河南分会的筹备机构。参加左翼作家联盟的于黑丁等老一辈艺术家,为河南文艺打下坚实根基。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河南省文联一步步发展壮大。

新时代以来,河南省文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勇担文化使命,紧扣时代主题,站稳人民立场,深耕中原热土,用倾注心血的文艺创作反映历史巨变,镌刻时代烙印,书写河南人民的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让艺术的温度、精神的高度、思想的深度直抵人心。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近年来,河南省文联举办“致敬祖国”河南省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大决战——河南省脱贫攻坚优秀摄影作品展、“百花增彩新时代”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活动、“艺心向党”河南文艺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晚会、“山清水秀文润河南——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周年文艺评论成果展示”主题活动、“河南文艺这十年”文艺评论推优活动等,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立足中原,讲好黄河故事。黄河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黄河把最厚重、灿烂的一段留给了河南。河南作家、艺术家饮水思源、责无旁贷,将黄河精神灌注于文艺创作,致力于黄河文艺品牌塑造。连续承办四届中国摄影艺术节、三届中国杂技艺术节,承办第13届、第14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壁画展区);“中原画风”河南优秀美术作品在全国巡展“劲吹”26个省(市区),成为展示河南形象的靓丽名片;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中原风·黄河魂——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展”;连续举办十届黄河戏剧节,先后获年度中国十大节会品牌、中国优秀特色节庆奖,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戏剧文化品牌;组织“全国著名作家看河南”大型文学采风创作。

文艺为民,文化惠民。党的十八大以来,扎实开展“送欢乐下基层”“到人民中去”“红色文艺轻骑兵”等多个惠民活动,实施“新时代新征程新风貌”十大群众文化活动、“快乐成长”“圆梦工程”“吴行书法教室”等项目,文艺志愿服务品牌“百花迎新乐中原”“乡村振兴‘艺’起来”等异彩纷呈。全省13万余名文艺志愿者深入基层,开展文艺支教、慰问演出、文艺培训、展览展演等系列服务近20万场次。从大别山之巅到豫西平原,从太行峡谷到黄河两岸,田间地头、边远山区、车间工厂,哪里有人民,哪里就有文艺工作者的舞台,文化盛宴办到了百姓家门口,送到了人民心坎上,有效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舞蹈《唐宫夜宴》荣获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获奖提名,入选第十三届全国舞蹈展演节目,入选第二届中国舞蹈优秀作品集萃

二、锚定使命精品力作繁花竞放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河南省文联成立70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创作出一批脍炙人口的优秀文艺作品,塑造了一批经典艺术形象。“人民艺术家”常香玉、书法名家谢瑞阶、戏剧家杨兰春、作家李凖、美术家陈天然、曲艺家赵峥等名家大师群星璀璨,他们以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对艺术理想的执着追求为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注入不竭动力。短篇小说《李双双小传》、豫剧《朝阳沟》《花木兰》《穆桂英挂帅》,摄影《凌空除险》《红旗渠上的铁姑娘》等一大批反映现实生活、讴歌伟大时代、弘扬民族精神、塑造美好心灵、深受人民喜爱的精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始终鼓舞着河南人民奋勇向前。

乘着激荡的改革开放大潮,一大批来自中原的作家、艺术家沐春风而踔厉奋进,仰北斗以勇毅前行。历史小说“落霞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豫剧《倒霉大叔的婚事》《香魂女》、美术作品《奠基者》《粉笔生涯》、电视剧《校园先锋》《难忘岁月——红旗渠的故事》等河南文艺家创作的精品力作,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赢得盛誉。

奋进强国路,阔步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锚定人民性的价值航标,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以火热的创作实践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一批批精品闪耀中原,文学、戏剧、书法、摄影、美术、杂技、民间文艺等艺术门类迈入全国第一方阵,各类文艺创作频频折桂。李佩甫《生命册》、乔叶《宝水》获茅盾文学奖。戏剧《红旗渠》《重渡沟》、歌曲《小村微信群》等12部作品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话剧《焦裕禄》等3部作品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舞蹈《黄河》《大河三彩》获中国舞蹈“荷花奖”,魔术《花海传奇》、杂技《侠·羲——蹦床技巧》《长空啸——浪桥飞人》获中国杂技“金菊奖”。2024年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名单中,河南曲剧《鲁镇》、豫剧《大河安澜》、歌曲《如许》、网络文艺《陶三圆的春夏秋冬》上榜,取得历史性的突破。

2023年1月26日,民间文艺家走进焦作苏家作村为基层群众表演龙凤灯舞

三、守正创新赓续传承中华文脉

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五次到河南考察调研,登高望远,擘画全局,念兹在兹,期许殷殷。河南在中华文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曾用“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形象地道出了河南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物资源。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他强调:“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离京考察期间就来到安阳殷墟,并感慨:“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

坚定文化自信,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更要有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河南文艺工作者从中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激活文艺创新创作的蓬勃生命力,让新时代文艺创作获得了博大宏阔、厚重深远的历史纵深。

聚焦中华美学,引领国潮风尚。舞蹈《唐宫夜宴》火爆“出圈”,引领国风美学潮流;杂技作品《跃龙门》登陆央视总台春晚,呈现惊艳视觉盛宴。

强化主题创作,拓展传播路径。策划开展“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艺作品展,融合专业性与群众性、时代性与艺术性、创新性与国际性,数万名观众进馆参观,全网浏览量超3000万。现场观众留言: “厚重的中原历史,恢弘大气的艺术作品,让我为河南骄傲,更为自己是河南人骄傲!”承办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河南展区),推出“汉字中原”“文明的微笑”和“从法度到意趣”三个特展,汇聚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河南篆书、隶书、篆刻入展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一。展览全网浏览量超1.1亿,12个原创话题登上微博同城热搜。联合承办第十四届中国摄影艺术节暨中国摄影金像奖评奖颁奖活动,全网点击量超10亿,创历史新高。

发挥传统优势,活跃对外交流。策划主办“传承与发展——首届国际书法嘉年华”活动周,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的代表团参加,一幅幅蕴含神采和诗情的书法佳作,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引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参考消息》等20多家主流媒体关注。豫剧《程婴救孤》《义薄云天》、越调《老子》走出国门,杂技《水秀》《长空啸——浪桥飞人》到世界多地巡演,把东方神韵、中国精神、中原气韵带向世界舞台,扩大了河南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

2024年1月30日,“百花迎新乐中原”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在郑州正弘城举办

四、崇德尚艺弘扬文艺新风正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德艺双馨的文艺人才队伍,是繁荣文艺事业的前提,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

七秩芳华,弦歌不辍,“文艺豫军”一个个熟悉的身影活跃在全国重要舞台上。苏金伞、马金凤、乔典运、二月河等声名显赫。张海被授予“中国文联终身成就书法家”,魏德忠被授予“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摄影家”。河南获国家级文艺大奖113人,其中豫籍茅盾文学奖作家10人,总数全国第一。邵丽等5人获鲁迅文学奖,蓝蓝等2人获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奖,陈铁军获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李树建等26人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吴行、米闹等19人获中国

书法“兰亭奖”,李英杰等18人获中国摄影“金像奖”,曹新林等3人获全国美展银奖,范军等10人获中国曲艺“牡丹奖”,梁毅虎等3人获中国杂技“金菊奖”,阎夫立等15人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李新现获中国音乐“金钟奖”,王思琦等3人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王乃勇、范军、罗勇被评为“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繁荣文艺,人才为要为先。河南省文联现有省级文艺家协会会员66846人,位居全国第一;国家级文艺家协会会员达8461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文联延伸工作手臂,强化文艺人才培养,加强队伍建设,实施豫籍文艺名家“归根还巢”计划,成立周大新、李洱研究中心,为丁中一、方照华、李明等艺术名家和文艺界领军人物举办展览展示活动80余场,举办中青年舞蹈编创培训等专业培训70余次,实施艺术家口述史影像档案工程等。

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尤其是新文艺群体提供培训、服务、展示、交流平台。即将组建河南省新文艺群体艺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实现新文艺群体职称评审的全覆盖。

通过开展创作采风、评奖、表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创作组织化程度,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文艺豫军。成立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制定《进一步加强全省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工作的意见》,承办“崇德尚艺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巡回宣讲活动,强化示范引领、标杆带动作用。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新时代文艺大有可为,天高地阔。

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方启雄表示,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河南省文联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团结带领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以中国精神为灵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绘就河南文艺新画卷,推动河南文艺在“高原”之上起“高峰”,以璀璨文化之光照亮现代化河南建设之路。

2024年12月,河南省第十二届杂技展演暨首届“金龙杯”杂技艺术周在濮阳举办

来源 | 中国艺术报2024年12月18日第5版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中国艺术报:以璀璨文化之光照亮现代化河南建设之路——河南省文联成立70周年成就巡礼》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加纳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