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卤煮的历史,没有您想的那么简单

2023-04-11 16:50 阅读量:2.7万+

华人号:吃货

卤煮的历史起源是什么?

吃卤煮,您第一口会怎么吃?

卤煮给我们带来的心理体验是什么?

进入正题:

历史起源

要是吃卤煮,您喜欢大肠的,还是小肠的呢?小编一般会点一份小肠。在北京最著名的是“小肠陈”,之前的文章写过,在这不多赘述,但您不知道的是,这道已有百余年历史、被认为只有穷人才会吃的小吃却起源于宫廷。

民间有说法,清宫廷中有一道名菜苏造肉,是卤煮火烧的前身。

《食在宫廷》一书中介绍,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皇帝巡视南方,曾下榻于扬州安澜园陈元龙家中。陈府家厨张东官烹制的菜肴很受乾隆喜爱,后张东官随乾隆入宫,深知乾隆喜爱厚味之物,就用五花肉加丁香、官桂、甘草、砂仁、桂皮、蔻仁、肉桂等九味香料烹制出一道肉菜供膳,这种配制的香料煮成的肉汤,后来传入民间,加入用面粉烙成的火烧同煮,便成为大众化的风味小吃。

《燕都小食品杂咏》中有苏造肉的咏诗一首:“苏造肥鲜饱志馋,火烧汤渍肉来嵌。纵然饕餮人称腻,一脔膏油已满衫。”并注说:“苏造肉者,以长条肥肉,酱汁炖之极烂,其味极厚,并将火烧同煮锅中,买者多以肉嵌火烧内食之。”

那么苏造肉又是怎么演变成卤煮火烧的呢?陈兆恩是“小肠陈”的创始人,当时就是售卖苏造肉的,旧社会用五花肉煮制的苏造肉价格贵,一般老百姓吃不起,于是他就用价格低廉的猪头肉代替五花肉,同时加入价格更便宜的猪下水煮制,没想到歪打正着,一发不可收拾地创出了传世美味。

但您知道吗?在那个时候,早年间的卤煮,火烧和肠是分开卖的,吃的人一般都是一只手拿着大火烧,就着卤煮小肠吃,而吃的人群当中,绝大多数都是卖苦力的。

把火烧撕开,放在卤煮里面泡着吃,这种吃法就是早期卤煮火烧的原型,后来慢慢演变成为生意,才有的现在提前把火烧放在卤煮锅里煮这种形式,有人会说为什么不放馒头或者其它主食而要放火烧?因为这火烧是死面儿的,它禁煮,放馒头或者其他主食,早就烂了。

那个时候,京城凡是家庭条件不错的,都不会去碰卤煮,只有那些靠身体吃饭的底层人们,因为体力消耗大,光吃主食窝头什么的它没有油水儿,卤煮既解馋又解饱,又盯时候,所以早期的地位,卤煮火烧是穷人们吃的东西。

“小肠陈”的起家,咱们不得不说一句,真的是倚靠那些“穷人们”,第一家店在前门的西河沿儿,就是前门火车站的所在地,货运跟客运混在一起,五行八作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其中拉洋车的、扛大包卖苦力的、卸货的人群就成为小肠陈的主要顾客。

到后来,六十年代左右,普通的北京老百姓逐渐的能接受卤煮了,那个年代,吃肉都要定量,记得长辈说过,那时候吃一碗约二两粮票,也就是两毛四分钱,是相当实惠的。

卤煮发展到如今,早就已经成为了北京响当当的特色小吃,喜欢吃的人是真爱它的味道,可不喜欢的,闻见这股味儿,就避而远之,说白了就是一个地方,一个风俗习惯,可是卤煮对姆们来说,几乎没有不喜欢它的,再配上二两二锅头,品味人生去吧!

在此,小编多废一句话,卤煮虽然好吃,但最好不要天天吃,毕竟里面都是动物内脏,从健康的角度考虑,胆固醇脂肪含量太高,偶尔去解解馋是可以的,旧社会的时候,人们平时见不到肉,见不到荤腥儿,所以大吃特吃无所谓,可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都好了,天天大鱼大肉的,即使您喜欢吃卤煮,也请节制,毕竟身体是你自己的嘛。

卤煮能让我们想到什么?

一道美食代表一座城市的记忆,一种文化代表一座城市的传承,一个故事代表一座城市诉说的岁月,每一个城市都有一款与其气质最贴切的食物,并且这种食物只在本地人群中流通,并不扩散,如同方言口语,是当地人之间沟通的秘密,外来者想进入它,却摸不着门路。

对于小编看卤煮,它不仅限于是美食小吃,而是它恪守着城市的秘密,是这座城市光阴和文化的传承,是直到今天都经久不衰的最好见证。

升华的有点高,现实中我们对于味道的记忆是最深刻的,有时候我们三五好友聚在一起,像探讨人生一样,探讨哪一家卤煮更靠谱,但结果是没有唯一,因为各家有各家的妙处:

您比如说北新桥卤煮,它最适合宵夜,也可以叫它为【我们的深夜食堂】,这里愈夜愈美丽,卤煮芬芳,很有意境,我愿意在这小馆里闲坐,听周围的朋友聊故事,喷段子,带着京骂,说着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因为来这儿吃饭的有各色人等,的哥、社会大哥、下班小姐、迪厅青年……无论是什么身份,在这里坐下,你就变成了一个身份:就是一碗卤煮的主人。

以前有个卤煮店,网络上的名声不是很好,说什么服务态度差吧,牛逼哄哄的吧,但是味道也是可以的,这就是以前的虎坊桥凯琳卤煮,现在应该搬到永安里附近了,自从搬家后,小编也没去过了,但是那里适合吃午餐,为什么要所它呢?是因为命运多舛,一家馆子搬家犹如女人再嫁,反复地再嫁之后,多少也会岁月不饶人,这里的人气已非十年前可比的了,但是网络上的记忆依然还有,就是老板娘就他妈的没笑过,哪怕你天天去,让她卖个笑呢?人家的回复是:我tm是卖火烧的!不卖笑。

其实,这说明什么?说明,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一种味道,一种规矩,是永远不会变的,也是咱北京人那种纯粹!“卤煮火烧是老北京纯粹的东西,土生土长,比京剧还要纯粹。”有人这样评价。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卤煮的历史,没有您想的那么简单》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加纳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寻遍美食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