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6 17:33 阅读量:2.2万+
华人号:来福清 享清福“我要让东张窑这颗海丝文化瑰宝重焕光芒,助力政府打造东张宋窑研学基地、宋窑遗址公园和宋窑古驿道,让它的故事传遍世界。”最近一段时间,53岁的林秀光正在为传承和弘扬东张宋窑忙个不停。
林秀光是福清市东张镇香山村
石坑自然村人
作为福清东张窑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人
他复活了失传近千年的
宋代黑釉瓷技艺
用一窑一窑的坚持,点燃千年薪火
福清东张宋窑是宋代福建四大窑之一,以烧制乌金黑釉和青釉为主,曾以细腻的釉色和独特的工艺名噪一时,产品主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销往海外。其中,乌金黑釉茶盏深受日本茶界推崇,被称为“幅州盏(即福州盏)”,是海丝文化的历史见证。
“每天踩着瓷片走路,弯腰拾起一块,上面还有宋代的釉光,你说能不好奇吗?” 林秀光自小在宋窑遗址旁长大,房前屋后随处可见裸露的碎片、烧窑的痕迹。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张人,他对这片土地的感情深得像窑火,炽热而绵长。
林秀光的好奇,始于童年。那时,他常蹲在山里,捧着瓷片琢磨:这些不起眼的碎片,究竟藏着怎样的故事?成年后,他走上陶瓷研究的道路,也逐渐了解到东张宋窑的历史和地位。
“宋代黑釉瓷技艺已经失传,太可惜了。”10年前,林秀光看着建盏产业风生水起,他心里总是感到不甘,决心让东张窑的荣光重现。“我想试试,能不能把它烧回来。”
复活一项失传数百年的技艺,谈何容易。没有文献,没有师傅,林秀光只能靠自己摸索。2016年,他建起小窑,收集本地黏土,反复试验。黑釉瓷的烧制,对火候、窑温和时间的把控苛刻到近乎严酷,稍有差池,一窑心血便付诸东流。
“第一次烧,两窑全废,一个成品都没有。”林秀光回忆起那段日子,苦笑中透着倔强。裂纹、缩釉、变形……失败的瓷器堆满了院子,像一个个无声的教训。他不服输,日夜钻研,调整升温节奏,细抠每一个环节。经过数十次尝试后,林秀光慢慢摸索出了门道,成功还原了福清东张窑古瓷(黑釉瓷)制作技艺。
在林秀光的工作坊内。每揉一团泥,他都单向用力,确保坯体结实;每拉一圈坯,他全凭手感塑形,力求线条流畅;每烧一窑,他都守在窑前,盯着温度变化,像在与先辈对话。“黑釉瓷不只是器物,是先辈的心血,是海丝文化的见证。”他说。
作为这项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林秀光不仅守艺,更在创新中求变
他深知,传统若不与时代接轨
便难以“火”起来
他结合现代人的生活喜好
研发了缩小版的黑釉瓷
将其制作成文创产品
今年,石竹山景区和高铁区开发建设指挥部、石竹山景区管委会、东张镇政府相继启动了东张宋窑研学基地、宋窑遗址公园和宋窑古驿道等三个项目,让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东张窑文化的林秀光变得更有信心。他和团队还计划打造了“千年瓷韵”数字展览小程序,将黑釉瓷的釉光与数字科技相融,把黑釉瓷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2023年,林秀光被评为“福清工匠”
他却始终觉得自己是个“窑工”
“我只是个普通东张人,
烧窑、守艺,
是为了家乡的文化不被忘记。”
他语气朴实,眼神却透着坚定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