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福安坦洋:当好“领头羊” 奔向共富路

2025-05-26 14:59 阅读量:4.5万+

华人号:宁德资讯

立夏过后,走进福安市社口镇坦洋村,“喝过坦洋工夫茶,人走情常在”几个红色大字镶嵌在绿水青山之中,十分醒目。

绿水青山的坦洋村(社口镇提供)

以坦洋工夫茶闻名的坦洋村,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宁德工作时的党建工作联系点。主政宁德期间,习近平同志曾先后四次到坦洋村调研,提出闽东学“三洋”(福安社口镇坦洋村、福鼎叠石乡竹洋村、古田鹤塘镇西洋村),坦洋要当“领头羊”,要求坦洋村抓好党建促经济,多渠道发展茶业特色产业。1990年5月,习近平同志即将离开宁德到福州任职,还专门到坦洋村与乡亲们告别。

30多年来,坦洋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强化党建引领,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擦亮坦洋工夫茶金字招牌,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和人文历史优势,将“村、人、茶、文、旅”五位一体有机结合,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党建引领聚合力

春夏之交,坦洋村到处繁忙的景象,忙过了制茶旺季,迎来了销售旺季。

坦洋工夫茶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一度远销海外,留有“英商购买华茶,以坦洋出产为最”的佳话。当时从海外寄往坦洋村的信件,直书“中国·坦洋”即可送达收信人手中。1915年,坦洋工夫茶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抗日战争爆发后,海外茶路销售中断,坦洋工夫茶也随之沉寂,新中国成立后才有所恢复。后又由于品牌竞争、市场规划等原因,陷入低谷到上世纪80年代末,坦洋村500多亩茶场,只种有“福云6号”等少数几个茶叶品种,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500元。

1988年至1990年,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曾先后四次到坦洋村调研,要求当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茶产业,把荒山开垦利用起来种植茶树,珍视、保护、发展、应用好“坦洋工夫”品牌,让坦洋工夫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在习近平同志的指导推动下,坦洋村茶产业发展突飞猛进:短短数年,全村茶叶种植面积增至3000多亩;村集体企业——福建福安坦洋工夫茶叶公司成立,实行产、购、销一条龙服务,到1989年,公司年产值数百万元,村民收入大大提高,村里还出现了“万元户”;1990年,坦洋村10多名村民走出村子,到北京、上海等地开设茶叶店,向全国推介坦洋工夫茶……

坦洋村以茶产业为核心,整合分散资源,激发先进生产力。依托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设在社口镇的优势,村里组织茶农学习新技术、试种新品种,成功引进“金观音”“黄观音”“丹桂”等优良品种,发展生态茶园4100多亩,有效改良了茶叶品种结构。

坦洋工夫茶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国字号名片,并成功入选首批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2022年11月,包含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在内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进入新时代,坦洋村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这个制胜法宝,结合当地资源、文化优势和产业特色,搭建“指导员夜话”“情常在坦洋茶话会”等平台,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解决茶园机耕路提升、孝老食堂及生态茶园建设等诉求80余个。总投资1.576亿元,实施茶产业、基础设施、民生实事等项目19个。

同时,利用直播带货等新兴销售模式,进一步开拓了坦洋工夫茶线上线下市场。

文旅融合促发展

漫步坦洋,茶文化主题公园里八大制茶工序场景栩栩如生,吸引游客驻足观看;闻着茶香,穿过老字号茶行一条街,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古老茶村当年“茶季到、千家闹”的盛景再度涌现。

坦洋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村里较为完好地保存了横楼、炮楼、天后宫、施氏宗祠、胡氏宗祠等清代风格建筑。

近年来,坦洋村积极践行“以茶为主、文旅结合、多元发展”的理念,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全面振兴,打造多元化的“中国福安坦洋情意村”。

坦洋村将茶文化展示、古民居观光、休闲体验融为一体,采取“硬件升级+软性服务+文化挖掘”的组合策略,完成路面改造提升、沿街沿溪立面改造提升、砖窑旧址改造提升、港湾式客运站修建等工程,加快建设环白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坦洋历史文化圈”。通过开展文旅、研学等活动,着力将坦洋村从单一茶产业村转型为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产业培训于一体的乡村全面振兴示范点。

2022年,坦洋村入选“春季踏青到茶园”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和福建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为进一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坦洋村引进宁德市宁福运营公司、福安市农垦集团等企业,带来了资金和项目。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将三级公司中煤水文局集团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迁至坦洋村,开展溪水制冷、地热温泉开发、生态环境治理,助力坦洋村乡村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改善。

坦洋村还持续打造新业态,“遇见坦洋”新式茶饮、库迪村咖、非遗文创工坊、全家福安小吃馆、簪花汉服体验馆等10多个项目先后进驻坦洋村。村里还吸引了凌江华、陈香雪等青年人才回乡创业,引进线上运营团队,开通大坦洋联村线上商城,打造集品茗交流、文化共享、电商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茶文化空间。村里依托福安市茶产业发展中心开办非遗技艺培训班,对100多名茶农和茶企工人进行培训,并每年组织茶农与茶企参加“坦洋工夫”杯斗茶赛。

当好振兴“领头羊”

在坦洋村5G农业智慧茶园里,一排排高清摄像头实时监控茶树生长情况,自动监测和采集园区病虫害情况。茶园实行机械化生产,推行生态立体种植模式,推动“数字+”与茶产业有机结合……

现代科技的加持、生态理念的深入人心,有力地促进了坦洋村茶产业提质增效。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2024年,坦洋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56万元。

坦洋村发展了,如何发挥好“领头羊”作用,带动周边村共同发展?

2024年,福安市推动成立大坦洋片区,该片区以坦洋村为核心,联合周边社口、岩下、溪口、溪坪、填头、秀峰等6个村,面积约26.37平方公里,总人口近万人,现有党员293名。片区共有茶园面积约2.1万亩,七成以上村民从事茶产业。

大坦洋片区党组织以茶产业为核心,领办各类经营主体11家,进一步强化茶产业要素资源整合,提高茶叶种植规模化、品牌化,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设生态茶园、5G智慧茶园等6100多亩,建成茶叶加工小微园、大坦洋联村商城、坦洋综合产业交易中心等,串联茶叶种植、加工、商贸全产业链,推动福安市茶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大坦洋片区在产业集聚发展、治理共同推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7个联建村共同实施11个村财增收项目,2024年片区集体经济收入达514.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万元。

3月5日,中共福安市大坦洋片区委员会在坦洋村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该片区以党建为引领、联村共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迈入新阶段。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循迹溯源感恩奋进、大坦洋片区联建、产业融合提升、村党组织引领聚力、坦洋故事传播等五大行动,挖掘‘四进坦洋’丰富内涵,以组织联建带动资源联享、产业联兴、人才联育、治理联抓。”福安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福安坦洋:当好“领头羊” 奔向共富路》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Россия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