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有做临终规划的新加坡人竟不及13%! 安排身后事也是人生必修课

2025-05-27 00:44 阅读量:4k+

华人号:新·社会

人活在世,人生旅途迟早会到站,必须“下车”。(海峡时报)

作者 卢丽珊

谈论死亡以及死后的安排一直是华人家庭的禁忌,大家不会去“想”死,也不说死!

不愿谈、不想谈、不能谈也是大部分人的基本态度。

新加坡管理大学最新调查显示,新加坡人对临终规划意识确实有所提升,然则行动仍未跟上,这也反映新加坡人的普遍心态。

新加坡管理大学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约八成新加坡人表示对临终规划持中度到高度开放态度,但只有不到13%除了有口头表达也写下了他们的最终愿望。

立遗嘱示意图。(联合早报)

受访者当中,超过半数(53%)两者都没做;换句话说,许多人可能只是“说说而已”,并未付诸实际行动。

超过四分之三的新加坡人表示愿意谈论临终规划,其中38.38%持高度开放态度,高于2018年的28.82%。

38.35%的受访者持中度开放态度,19.74%低度开放,仅3.52%的人不确定。

调查今年1月进行,一共2187名新加坡受访者参与,调查旨在了解新加坡人对从出生、结婚到死亡,人生各阶段的态度和准备,包括临终规划。

其实,越是对死亡课题避而不谈,当它骤然降临时,冲击就会越激烈。氤氲不去的只会是不安、恐惧和焦虑,更别提死亡真正到来时的悲痛和不舍等情绪。

有人忌讳准备,有人未雨绸缪

(ALAMY)

真实生活中,笔者经历和听闻这样的事件:家属拒绝接受亲人即将离世,最终仓促操办丧事,以及拒绝聆听亲人的遗嘱和意愿。这样的情况在许多家庭轮番上演着、重复着,一旦说到死亡就匆忙转换话题。

首个个案是即使长者在医院病重,手足无措的中年子女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愿意去做好安排,例如寻找墓地和联系殡葬业者等。

第二个情况是年届六旬的儿子拒绝跟老父亲谈遗嘱,即使后者(往生时100岁)多次表示自己已经写好,作为子女都不愿意看,也不愿意触碰这个话题。

后者跟笔者无奈分享:这真是华人的软肋,就是跨不过去的坎,他也对于没有提早见到父亲的遗嘱感到遗憾。

如果这些情况似曾相似,还有一种是对于本身的丧葬安排完全掌控,俨然跟前两个案完全相反。

个案也是家族中的长者,当时忽然病重,即便如此他却启动丧事的安排,从遗嘱安排、召集全家从各国归来、墓地的选择到墓碑的颜色,他都完全主导。他甚至豁达到拼最后的力气,坐在轮椅去选择心仪的墓地。

也许是了却了心愿吧,他最后竟奇迹般痊愈康复!

向西方取经:死前断舍离

新加坡的独居老人孙女士住在义顺的一房式租赁组屋,囤积的杂物几乎塞满了屋子。助乐慈善组织的义工团队将所有从孙女士家中搬出来的东西放在走廊上,与她一件件“断舍离”。(联合早报)

在西方国家,一本2018年出版的瑞典书揭示完全不同的生死态度,该书不单是翻译成31种语言,也是美国《纽约时报》的畅销书,2023年被改编为连续剧。该书中文译名之一是《死前断舍离》,瑞典语:döstädning ,直译是死亡清理之意,英文书名是“The Gentle Art of Swedish Death Cleaning”。

作者玛加丽塔·芒努松(Margareta Magnusson)引用瑞典的生活哲学,让人对进入中年后的生活进行整理和思考,如何在离开这个世界前把一些不再需要的东西清理掉,从而使你家居生活变得美好而有序。

作者写道:“毕竟这是你我迟早都要面对的事,如果我们希望离开人世后,亲爱的家人不必浪费太多时间,那就真的必须这么做。

“那么何谓整理遗物?以我的认知,它代表逐项检视我拥有的物品,仔细想想该如何处理那些我已经不想要的东西。转头看看你的屋子,很多东西可能已经摆在那里太久,你根本视而不见,或者不觉得它们有何重要。“

她写道,döstädning应该算是满新的单字,然而它传达的概念却行之已久。

如果你或某人很用心、很彻底地把房子打扫一遍,扔掉一些东西,让你的生活多点轻松,环境少些拥挤,那么你就是做了 döstädning。

这个字跟年纪或死亡未必相关,但通常有关联。有时候你发现抽屉已经关不上,或衣橱几乎爆开来,那么就算你才三十几岁,也一定得采取对策。虽然你距离死亡还有很多很多年,这种整理也可以称为 döstädning。

这是对华人而言是很颠覆性的思想,极有启发性,尤其是孤独生活并在老年囤积杂物的个案在新加坡时有所闻,更有甚者,更极端的情况是一些长者最终困死在自己经年累月囤积的杂物中,形成“孤独死”的社会事件。

这本书与其说是为快死的的人而作,它更是为更美好、更积极的生活而写,更有尊严的离开世界。

生命终期的清单和挑战

义顺骨灰塔。(联合早报)

我们从西方再回到现实,综合看看临终安排的方方面面。

它们大致分为四方面,包括准备个人基本信息、各类证件及合约的正副本、财产清单与继承处理:财产、债务或私人物件、医疗照护与意愿以及往生后丧葬事宜的安排。

在新加坡,可提前规划的包括完成持久授权书(Lasting Power of Attorney,简称LPA)、预先医疗指示(Advance Medical Directive,简称AMD)及预先护理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简称ACP)等手续。

持久授权书是一份法律文件,授权人可委任一人或多人作为受托人。受托人有权在授权人失去心智能力时代表其做出决定和行事。授权人必须年满 21 岁,并且具备能够自愿做出委任的心智能力。

预先医疗指示受法律约束,以表明您不想在您身患绝症时接受特殊的生命维持治疗。它会在绝症诊断、丧失心智能力和需要生命维持治疗这三种情况下被启用。

预先护理计划是指您预先规划未来医疗方式和个人护理方案的过程。ACP适合所有人,无论年龄或健康状况都可以事前做好准备,参与自己未来的护理规划。尤其是当我们发生不可预见的事件例如突发疾病或意外受伤,这变得尤其重要。

近年借助社交媒体的力量,一些新加坡人也举办和分享“生者丧礼”(living funeral),有些是在遇上病重时举行与亲友告别,或者在身体健康时也可以举行。

只要还活着一天,我们就有条件做好准备,尤其是有必要提高新加坡人对临终安排的意识并付诸行动,从而做出思想和心理建设。

到头来,不管贫富贵贱,人最终都是殊途同归,何不坦然面对任何人都不能拂逆的归途或归宿?至少,我们事前安排能降低死亡所带来恐惧、不安和焦虑。

连死都不怕了,活着自然就更豁然开朗!

死亡是一个孤单的单程旅程,要软着陆还是狂暴激烈、手足无措,我们自行定夺。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有做临终规划的新加坡人竟不及13%! 安排身后事也是人生必修课》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西班牙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