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绣娘石吉芝:“新农具”织就非遗传承路

2025-05-23 22:10 阅读量:4.3万+

华人号:黔旅

在从江县西山镇陡寨村的吊脚楼里,一部手机、三寸绣绷,成为95后侗族绣娘石吉芝传承非遗的“新农具”。这位跟着外婆习得刺绣技艺的年轻姑娘,通过抖音直播间让深山绣纹走向全国,更带动10多名绣娘姐妹实现“指尖增收”,在数字时代书写出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的创新故事。

直播赋能:非遗技艺跃上云端

“家人们,今天我们绣的是端午节平安福,想要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购物车。”端午节前夕,石吉芝的直播间里,绣娘们飞针走线的画面实时呈现,主打端午主题的平安符文创产品吸引着网友关注,每场直播能带来30个订单。

石吉芝的刺绣技艺源自外婆的传授。“小时候跟着外婆长大,看她做刺绣、织带、织布,这些技艺都刻进了骨子里。”毕业后她发现,精美的侗族刺绣鲜为人知,便决心将这份文化推广出去。当手机成为“新农具”,她一次将50余条刺绣短视频发布在抖音、小红书平台,累计浏览量迅速突破百万,让她坚定了“云端”售绣的信心。“有一年端午节,我试着把平安符刺绣做成产品,想打通变现渠道。”石吉芝说,这次尝试成为她非遗产业化探索的起点。

指尖增收:从单打独斗到团队协作

随着粉丝量增长,直播销售渐入佳境,石吉芝开始与村里绣娘共享非遗产品“蛋糕”。石吉芝说,订单多的时候,会找绣娘姐妹一起完成,给她们发放报酬,让大家在家也能增加收入。如今,她的团队从最初的单打独斗发展到10人规模,订单从试水期的几个增长到累计超百单。

曾经在外务工的石林静,受她影响,重拾儿时跟母亲学的手艺,成为团队骨干。“看她通过直播把刺绣文化推广出去,还能带动姐妹们一起参与,这件事特别有意义,所以我也加入了她的团队。”石林静说。如今,随着指尖翻飞间,传统技艺不仅有了传承载体,更成为大家增收途径。

文化破圈:数字时代的传承新篇

“石吉芝团队既让绣娘增加了收入,又把刺绣文化推向外界,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非遗。”西山镇陡寨村宣传员赵荣庆如此评价。在微信里密密麻麻的订单背后,是数字化对乡村传统技艺的重塑——一部手机不仅撬动了流量,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希望。

从深山绣娘到“云端”传承人,石吉芝的故事印证着数字时代的传承密码:当传统技艺搭上互联网快车,“新农人”正在数字田野上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山海情”,让非遗在创新中焕发新生机。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绣娘石吉芝:“新农具”织就非遗传承路》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埃及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