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从名画到名园——清明上河园二十年纪实(连载:之二)

2019-04-23 00:00 阅读量:3万+

华人号:豫头条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一九九八年十月二十八日,古城开封,秋高气爽,满城都是菊花香。这一天,清明上河园正式开园迎宾。

从此,掀开了清明上河园历史发展的崭新的一页;开封旅游,由此也迈上了一个新征程、驶入了一个快车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那时,中国的主题公园浙江杭州的宋城景区,运营得十分成功。于是,清明上河园就派出了经营管理团队去杭州宋城,学习宋城的成功经验、经营模式,以及先进的文化主题公园管理和运营理念。

通过学习杭州宋城,清明上河园决策者当时定的目标就是:清明上河园一定要活化《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卷;必须要以活态的展示为主题。

一个景区,要想做大自身的品牌,必须要有一个叫得响的宣传口号,而且这个宣传口号,要让游客知晓你的景区,是做什么的,是什么内容,要和景区本身的产品、文化气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让人一听就懂、琅琅上口,容易传播。

当时,杭州宋城景区的主题宣传口号是:“给我一日,还你千年”,就是说,你给我一天时间,我让你穿越一千年。

让人听了,感觉非常震撼啊!游客只要到了宋城景区里面,就可以穿越了,它表达的是这样的一个意境。

借鉴杭州宋城的广告词,清明上河园人进行了升华,提炼了自己的主题宣传语,一个排比句:“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

这句主题宣传语,“一一”重叠,深化了园区的内容,读起来琅琅上口,加强了清明上河园厚重的历史感;强调了“一朝一日”穿越的感觉。这就是说,清明上河园让游客能够穿越;而这种穿越,是活态的穿越,是历史的穿越,是文化的穿越,也是心灵的穿越。

 

结果,“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这句广告宣传语,一下子就叫响了清明上河园。

而且,它把握了“用画卷变成园”的这么一个含义在里面,穿越的感觉,油然而生:在清明上河园,可以穿越到一千年前的北宋,去感悟那时候的辉煌,触摸那时候的历史,品味那时候的文化。

“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一炮打响。

思路决定出路。

开业之后的清明上河园,对宋文化重新挖掘,加入了很多表演项目,比如,开园仪式“包公迎宾”;比如,“盘鼓”、“高跷”表演;比如,“王员外招婿”,等等。

当时,清明上河园的定位是:市井风情、民俗文化;通过展示《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卷,来表现宋代的社会生活,政治、经济、文化、商业、娱乐、休闲,等等,让人们看到我们过去的那种文明和辉煌。

之后,清明上河园又创意了一个“大宋文化的集合,民俗文化的荟萃”的园区文化理念。

这就是说:第一,清明上河园把大宋文化全放进去;第二,清明上河园把民俗文化全部展示出来。也就是说,大宋文化,通过宋代民俗文化来展现,通过小的载体来体现。

这就是当时清明上河园的市场定位。

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住游客;才有亮点,才有可看性;才能弥补开封大宋文化遗存少的缺憾,填补开封宋文化空白,从而在游客市场上,才具有唯一性。

清明上河园开园之时,正值古城开封一年一度的菊花花会,一下子引爆了游客市场。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河南有三大文化主题公园:洛阳的河洛文化村、郑州的黄河大观和开封的清明上河园,都在一九九八年相继开业了。

据老人回忆,洛阳的河洛文化村,当年开业,当年关闭;郑州的黄河大观,也仅仅支撑了五年,于二00三年倒闭,最后被郑州的一家公司收购,变成了一个高尔夫球场和一个房地产综合项目。

唯独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它用活态的宋文化,增加了游客的文化体验,成为中国第一个有众多演艺的文化主题公园,为当时中国的旅游市场,送来了一股清新的风。

 

开封文化形象大使、清明上河园“包公秤”秤主王惠,见证了清明上河园二十年的光辉历程。

“二十年来,清明上河园可以说一年一个台阶,一直在上升着,始终把产品放在第一位,把欢乐带给了游客。另外,清明上河园二十年的宋文化根脉没有变,时刻让游客有‘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的游园体验,始终不断提升自己内涵。”王惠谈了自己的体会。

王惠,过去在河南第一毛纺织厂团委当政工干部;现在,在清明上河园,由他执掌的大宋公平秤,可以说一人一景,成了清明上河园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为广大游客深深喜爱。

“清明上河园二十年,我打一个比喻,它就像一壶沉淀多年的老酒,味道很醇厚,二十年来,始终在加这种宋文化的原浆。我感觉着,这壶美酒让人品尝以后,内心像喝到了甘泉一样。”王惠的感触很深。

王惠说,他的成长,二十年前在工厂;二十年后,在清明上河园。

“这后二十年,离不开清明上河园对我的培养、教育和帮助,有园区管理团队对我的帮助,有游客对我的帮助。咱有这个发展平台不容易,要倍加珍惜,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在我人生最困难的时候,园区邀请我过来,给了我一个饭碗。所以,我现在特别感恩。”王惠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开园到现在,王惠在清明上河园里整整工作二十年了。

“我年龄也六十岁了,我再干几年,把接班人找好,不辜负园区对咱的培养。我退休之前,看到清明上河园夜游品牌,更加成熟;文化产业,更加繁荣,这是我最大的心愿,我充满了信心。”王惠感言。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从名画到名园——清明上河园二十年纪实(连载:之二)》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埃及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