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8 09:31 阅读量:21.4万+
华人号:华人头条近期,悉尼多地接连发生针对华人群体的暴力袭击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据多方报道,一个由10-14岁青少年组成的犯罪团伙在Eastgardens、Redfern、Waterloo等区域频繁作案,已造成至少8起确认的暴力案件。这些青少年在光天化日之下对华人实施石块袭击、拳打脚踢等暴力行为,导致多名受害者出现骨折、脑震荡等严重伤情。
5月21日傍晚,悉尼Eastgardens区某公寓公园内突发一起骇人听闻的暴力事件。一对华人夫妇在接孩子途中,遭遇至少7名青少年辱骂并围攻。据现场目击者拍摄的视频显示,一名少年抓住女子的衣服将其摔倒在地,随即多名施暴者轮番对她头部、背部、手臂进行拳打脚踢,甚至朝她吐口水,丈夫试图保护却寡不敌众。整场袭击持续约两分钟,直到有遛狗路人上前干预,施暴者才逃离现场。
受害者被送往医院后,医生诊断出背部大面积瘀伤、面部受伤、手指骨折以及视力模糊等多项伤情。她的丈夫在阻止袭击中亦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无独有偶,此次事件并非个案。就在同一周,一位亚裔女子在悉尼地铁站被一群青少年推搡、围堵,甚至扯发打脸的视频在TikTok上广泛传播,引发巨大愤怒和讨论。而在悉尼唐人街、Green square火车站,也频频传出亚裔遭骚扰、吐口水、被尾随等不安全事件。
多位中国留学生和本地华人通过社交媒体或澳洲本地媒体发声,称自己在最近遭到过青少年的袭击。
据多方了解,这是一个庞大的团体,活动轨迹遍布Eastgardens、Mascot、Waterloo、Redfern和Zetland等地,成员人数众多。
有网友愤怒指出:"过去几天,社交媒体上充斥着亚裔学生遇袭的视频。这些受害者仅仅是在过日常生活,却遭受吐痰、推搡、踢打等暴力行为。由于担心签证问题,他们甚至不敢自卫。"
这绝非青少年恶作剧,而是针对特定种族的暴力行为。当施暴者是未成年人时,他们往往能逃脱惩罚;而当受害者是留学生、移民或低调的亚裔群体时,事件更易被忽视。一系列事件表明,这已形成值得警惕的社会治安模式,令人尤为担忧在澳华人的生活处境。
这起恶性事件发生后,迅速在澳大利亚社会与当地华人社区引发强烈反响。在请愿网站Change.org上,一份要求“严惩未成年暴力犯,修改保护法”的联署在48小时内获得超过2万个签名。
为增强安全感,部分华人自发组织巡逻队,在青少年出没频繁的区域(如商场、地铁口、公园)巡逻,并通过微信群实时分享预警信息,试图以集体presence震慑潜在的暴力行为。
事件引发强烈反响后,新州警方迅速介入。
最新消息,据警方通报,涉案的七名青少年已被全部逮捕,年龄最小的仅11岁。虽然尚未确认案件是否涉及种族因素,但令人大跌眼镜且愤怒不已的是,所有涉案青少年在被捕后,竟全部被予以保释,等待6月出庭接受法律审判。
这一处理结果,无疑在华人社区中掀起轩然大波,也引发了澳大利亚社会各界对青少年司法体系的深入讨论。围绕此次事件,有分析人士指出,过度保护未成年犯罪者的司法制度、针对亚裔的种族歧视苗头,以及少数族裔维权困难等系统性问题,共同造就了当前的困境。随着事件持续发酵,如何平衡青少年司法保护与社会公正,如何消除种族歧视保障多元文化和谐,已成为澳大利亚社会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
5月23日,中国驻悉尼总领馆发布消息,坚决反对并强烈谴责暴力行为,将尽最大努力,采取有效措施,保障领区中国公民正当权益。
同时提醒领区中国公民、中国留学生等,密切关注当地新闻和时事动态,留意所在区域治安状况,强化个人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能力,尽量减少夜间出行。如遇突发情况,请及时拨打澳大利亚警方紧急电话“000”。如有需要,可联系驻悉尼总领馆寻求领事保护与协助。
面对暴力,不能软弱,更不能越界。那么海外华人应如何防范暴力袭击,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通过当地新闻媒体、社交媒体、华人社区群组等渠道,及时了解所在地区的治安状况和暴力事件动态,对高发区域和时段做到心中有数,尽量避免前往治安较差的地区。
规划出行路线时,优先选择人流量大、照明良好、有监控设施的街道和区域。避免走小巷、偏僻的公园、荒凉的街道等容易被袭击的地方。与朋友、同学、同事等结伴而行,增加自身安全系数。
不佩戴过于显眼的贵重首饰,不携带大量现金和贵重物品外露,以免成为暴力袭击的目标。
不要做出可能引起他人不满或攻击的行为,如大声喧哗、挑衅他人、与他人发生肢体冲突等。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和法律法规,避免因文化差异或行为不当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一旦遭遇暴力袭击,应立即拨打当地的紧急报警电话,如澳大利亚的“000”、美国的“911”等,向警方报告事件的发生地点、人员情况和袭击者的特征等信息,请求警方尽快出警。
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寻找附近的公共场所、商店、警察局、医院等安全地点躲避,避免与袭击者发生正面冲突。如果附近有监控摄像头,尽量靠近摄像头,以便为后续的调查提供证据。
在安全的情况下,使用手机等设备对袭击者进行拍照、录像,记录下事件的经过和袭击者的外貌、衣着、行为等特征。同时,注意收集现场的其他证据,如证人证言、现场物品等,为后续的维权和法律诉讼提供有力支持。
及时联系当地的华人社团、侨领、学联组织或中国驻当地使领馆,向他们报告事件情况,寻求帮助和支持。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