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权威发布!中国国家人文地理杂志这样介绍宁德木拱廊桥,原来它是这么神奇……

2019-04-30 13:56 阅读量:3.3万+

华人号:宁德资讯

木拱廊桥是一种“河上架桥,桥上建廊,以廊护桥,桥廊一体”的古老而独特的桥梁样式,它是中国传统木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品类,也是世界桥梁史上独一无二的品类,被誉为古代木构桥梁的活化石。现存的木拱廊桥数量极少,全国仅一百一十多座,而宁德市有五十六座,宁德木拱廊桥数量之多、工艺之精、保存之完整且延续之久,在我国实属罕见,堪称木拱廊桥的宝库,宁德也因此荣获“中国木拱廊桥文化之乡”的美誉。


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包含“营”(设计)和“造”(建造)两重含义,以传承人对自然环境以及结构力学的认知体系为基础,因地制宜,因材施用,采用原木材料,使用传统木建筑工具及手工技法,运用“编梁”等核心技术,以榫卯连接并构筑成极其稳固的拱架桥梁技艺体系。


升平桥桥屋内的藻井,藻井有避火之意,是传统木结构建筑常见的设置


建造木拱桥的设备很简单,也很传统,主要有水架柱、天门车(手绞车),均为木制。建造由一名木匠师傅指挥,其他木匠操作。木匠建造工艺有严格的程序,通过师傅对学徒的口传心授或是作为家族手艺而代代相传。这些家族在木拱桥的修造、维护和保护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伴随着木拱桥从动工兴建到完工的整个过程,产生出一系列文化民俗活动,有择日起工、立鲁班神橱置办喜梁、祭河动工、上梁喝彩、取币赏众、踏桥开走、上喜梁福礼、完桥福礼、安置神龛等,这些造桥习俗与造桥技艺,成为了人类共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升平桥桥内雕梁画栋,木拱廊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建筑美术载体


上梁仪式


木拱廊桥的建造过程


01

选桥址


一要考虑“风水”,大部分木拱廊桥选址在乡村溪流的下游,俗称“水尾”,以补溪流形成的风口,保乡村之“风水”。二要考虑桥址两岸有坚固岩石供砌筑桥堍用,尽量选择溪面较窄处建桥,减小跨度。


依照风水理论,廊桥常常选址于乡村溪流下游的“水尾”


02

建桥堍

由于木拱廊桥产生的水平推力作用于台基,桥堍位置的稳定是整座桥梁安全的前提。桥堍一般分为三种:或用自然悬崖岩壁修整凿成,或在溪边岩石上用条石或块石砌筑,或在岸边砌筑桥台或在岸边平地做船形墩为桥台。实践中,桥堍多修筑在溪水面较窄且两边或一边有凸出岩石的岸边。



03

测水平

两岸桥堍相距短者十余米,长者数十米。造桥木匠在实践中创造了竹笕水平法。具体做法是:把毛竹(要口径大者)劈成两片,溜掉竹节,用“三脚撑”(三根木条捆成的三脚支架)把毛竹撑住并连成一直线,接头处用黄泥堵住。往竹片内装水,调节每根竹片高低至水平。


04

架三节苗

砌好牢固的桥堍后,先要安装好三节苗底座。这里的“苗”指的是木质拱桥构件。三节苗下端做凹口,插接在三节苗底座上;上端做方榫,将制做好的三节苗斜苗起吊放置在木架柱上,并在斜苗的上端安装垂直于桥跨方向的横梁,完成木拱的三边形木拱架。



05

立将军柱

完成三节苗后,在三节苗石上的两边竖立柱,木匠称为“将军柱”。在两根柱之间加横梁,横梁下插入一排木柱形成门式构架,其柱与桥堍间用短木塞紧,为之后做桥板苗用。将军柱和三节苗斜苗形成夹角,为铺设五节苗系统做铺垫。


06

架设五节苗

将五节苗垫苗木置于夹角处,五节苗的下斜苗与三节苗的斜苗交错排列。三节苗系统和五节苗系统相互咬合扶持,形成互承结构,这是共同承受荷载的关键。





07

上剪刀苗

为加强木拱廊桥抵御侧向位移的能力,须安装剪刀苗。剪刀苗中间的交叉处有的用铁箍套住,有的则在交叉点中心钻孔插入铁条。剪刀苗的作用是使木拱桥减少左右摆动。


08

安桥板与马腿

桥板也称纵横梁,一方面桥板苗的架设使桥体的主要受力结构形成整体,能够更好地抵抗水平推力的作用,防止桥体被狂风吹倒;另一方面桥板苗还可以控制桥面坡度,方便人们行走。为使桥板苗平稳受力,在拱架上安装“人”字形木撑,称为“马腿”。



09

架桥屋

闽东人称房屋为厝,称木拱廊桥为厝桥。桥屋多为四柱九檩抬梁式结构。架桥屋先做中心间,然后由中心间向两头扩展。关于桥屋高度与宽度,行内有“七轿八马”之说,就是桥中人行道高七尺宽八尺。桥屋脊有的做成简朴的双坡顶,有的做成雄伟壮观的飞檐翘角。完成盖屋顶、做神龛、钉挡风雨板等工序后,整桥建造即结束。



木拱廊桥的结构透视



屏南广福桥的结构透视图





寿宁仙宫桥的结构透视图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权威发布!中国国家人文地理杂志这样介绍宁德木拱廊桥,原来它是这么神奇……》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多伦多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