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百年孤独》:孤独和死亡,是世间最公平的两件事

2023-09-17 06:30 阅读量:2.1万+

华人号:妙文赏读

有人酣睡,有人失眠;

有人富贵,有人贫穷;

有人生病,有人健康。

世界就这样循环轮转。

不管你承不承认,上天给了你不得不接受的命运,却不会把人生的公平一起给你。

相反,他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告诉你,命运,从来就不公平。

然而,命运也保证某些公正,是人人都必然通往或者抵达的。

比如伺机而来的孤独,比如人人都必有的死亡的结局。

人要么就是不生,只要生了,就必然要死,而在活着的过程中,又都与孤独作伴。

孤独到底了,就死。

所以,死亡和孤独,是人生最公平的事情。

公平的地方在于,不管你是谁,有钱还是没钱,有爱还是没爱,善良还是恶毒;

都要先与孤独对抗,最终一死了之。

1

百年时间,能发生什么呢?

在《百年孤独》里,七代人的孤独、七代人的兴衰,都在这百年之中。

第一代的布恩迪亚和表妹乌尔苏拉结婚后,乌尔苏拉害怕生出长猪尾巴的孩子,不敢和丈夫圆房。

她穿着母亲为她缝制的防护服,防护服前面用粗大的铁扣锁住。

十九岁的布恩迪亚年少轻狂,只要生下的孩子会说话,不在乎是不是猪崽儿。

但夫妻俩的事情,还是成为有些人的笑柄。

有一天,布恩迪亚面对嘲笑者,忍无可忍,凭着可以与野兽搏斗的力量杀死了对方。

可是由于良心的负担,他们在家里随时随地都会见到死者的鬼魂。

在恐惧的驱动下,布恩迪亚夫妇带着几个同伴,远离家乡。

十四个月后,吃猴肉喝蟒蛇汤坏了胃口的乌尔苏拉,生了一个健康的男孩。

布恩迪亚也劝服众人,留在他梦里预言到的地方——马孔多。

此时的马孔多,还是一片原野,他们开荒建房,定居马孔多,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后来,一个老吉普赛人找到这里,带来各种新奇的玩意。

布恩迪亚的雄心壮志也被再次激发出来。

他想用吸铁石寻找黄金,想用放大镜制造用于战争的机器,却找不到将之送给国王的途径。

他想凭借吉普赛人带来的“科学”技术改变马孔多。

他刻苦钻研,建造实验室,想用各种废料炼出金子,想改变世界,可是没有人理解他。

他越是如此,越显得孤独:妻子觉得他不务正业,其他人觉得他痴心妄想。

他凭着自己的努力,得出地球是圆的这个结论,所有人都觉得他疯了。

不被理解的孤独,无人能够理解的孤独,生命仅仅属于自己的孤独,一直缠绕着他。

就像死亡,一直在他身上某个地方潜伏着,随时都可能给他致命一击。

就像那个曾被他杀死的人一样,布恩迪亚也必将迎来这种让一切归于虚无的死亡。

后来,布恩迪亚疯了,他被妻子锁在一棵大树下,孤独而死,被乌鸦啄食。

老吉普赛人,在帮助布恩迪亚建造炼金实验室的时候,曾说:

“死神一直追随着他的脚步,嗅闻他的行踪,但尚未下定决心给他最后一击。”

事实确实如此,死亡之镰悬挂在每一个人头顶:

悬在富人头上,悬在穷人头上,悬在可怜人头上,也悬在恶人头上。

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收割镰下脆弱的生命,无人能够幸免。

2

这个世界上,所有生了的人都会死,但任何死了的人都不会再活过来。

第一代布恩迪亚死了之后,马孔多的生活依然如火如荼地进行,家族的人越来越多。

布恩迪亚的两个儿子中,奥雷里亚诺发动革命,成为人们心中的传奇,成了万人敬仰的民族英雄,风光无两。

他回到马孔多,身边带着卫队。

他住在家里,卫队也要里里外外检查一遍。

他甚至不许任何人靠近自己,哪怕是自己的母亲也不例外。

可是最终,他回想起自己的一生。

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午后,回想起他被迫发动三十二场战争。

打破与死亡之间的所有协定,像猪一样在荣誉的猪圈里打滚,耽搁了将近四十年才发现纯真的可贵。

他厌倦了这一切,回到马孔多,以炼制小金鱼为乐。

炼制出来了,又融化,然后重新炼制。

在一个十月份的阴雨天,奥雷里亚诺上校死去。

写到这里时,马尔克斯痛苦不堪,他躺到正在午睡的妻子身旁,小声哭泣。

妻子醒来问他:

“天哪,你这是怎么啦?”

他说:

“就在刚刚,我杀死了奥雷里亚诺上校。”

奥雷里亚诺生来就有特殊的能力,在他小时候,就能预言很多东西,成年后,更是迎来一个最辉煌的人生。

然而,和所有人一样,终究免不了死亡的结局。

但他的死亡,依旧没有影响着什么,世界照样循环轮转,活着的人依旧努力活着。

马孔多越来越发达,人们生活越来越好。

但是,在所有人的头上,依旧悬着死亡,依旧悬着孤独。

死亡等着每一个活着的人死去,孤独见缝插针,在生命存在的地方,坚定地存在着。

无论是前呼后拥时的奥雷里亚诺,还是醉心于炼金的奥雷里亚诺,都少不了孤独。

再怎么前呼后拥,也有散场,再怎么陪伴,也会离开。

那时候,岂不是孤独的天堂吗?

我们曾经寻求陪伴,以为可以免去孤独。

最后发现,所有的陪伴,都只是暂时的,就生命本身而言,孤独永恒。

和死亡一样,从生命降临之时起,孤独就开始了。

3

生活从来不会因为某个人的死亡而稍有停止。

乌尔苏拉依旧操持生活,直到老得实在没法管理什么了,然后在孤独中死去。

大屠杀中,还有无数人死去,尸体堆积如山,死亡的影子,越发清晰地显现在众人面前。

但活着的人继续活着,该死的人继续死去。

就像奥雷里亚诺说的:

“一个人不是在该死的时候死,而是在能死的时候死。”

死去的人越来越多,活着的人也越来越多。

马孔多越来越热闹,布恩迪亚家越来越喧嚣。

在晚年无法穿透的孤独之中,乌尔苏拉获得了非凡的洞察力。

不管多么微小的事情,都能看到过去因忙碌而忽略的真相。

繁盛的马孔多,也迎来连续不断的灾难:

一场大雨下了四年十一个月零两天,所有人都在等雨停后死去。

可是雨停后,又是滴雨未降的十年。

马孔多满目疮痍,也正在等着死去,像马孔多生活着的人一样,都与死亡签了一个必然要执行的协议。

大雨过后,活了一百多岁的乌尔苏拉,在孤独中死去。

被放进一个比当年奥雷里亚诺上校出生时,装他的篮子略大的小棺材里。

出席葬礼的人也很少,因为记得她的人已经不多了。

随着家族的最后一个,长出猪尾巴的孩子被白蚁啃噬而亡,马孔多离奇消失。

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永远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

死亡是人生的结局,也是故事的结局。

4

绝大多数人,都难免在死亡面前恐惧和害怕。

在那淹没一切的死亡面前,马尔克斯也害怕过。

在他70岁那年,马尔克斯突然想到,死亡有一天也会降临在他的头上,那一瞬间,他浑身冰凉。

但随后他又活了很多年,直到87岁才离世。

对于死亡,我们唯一知道的就是它必然会降临,可是究竟会在什么时候降临呢?

我们不知道,没有人知道,也许今天,也许明天。

他不是一个好孩子,不会好好听话,他有时候很调皮,让人猝不及防。

明天和意外,永远不知道谁会来得更早。

因此,活着的人,更要好好活。

抱怨、憎恨、恐惧都大可不必,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死亡降临在好人的头上,也同样会降临在坏人的头上;

它落在富人的身上,也必然落在穷人的身上。

和他人的比较大可不必,因为生命仅仅只属于自己。

名利就像死亡,属于所有人,但能得到多少,能活得多长,人是不能保证的;

人能保证的,始终只有一样,尽人事。

将自己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是静静地等待,等待该来的那一天,上天就会给你属于你的一切。

一直以来,我都讨厌“认命”这一个词语。

认命意味着人的屈服,不管是屈服于什么,率先认命,终究都是弱者。

我以为,不管命运如何,不管命是什么,人都不能率先给自己设限。

你可以尽力去做,做不了就换一个方向。

在这一方面,史铁生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智者和强者。

周国平说他知命,但不认命。

他和命运搏斗,把上天降临的残疾作为对象,以此研究上天的意图。

他知道自己是上帝手中的棋子,但是他也在努力和上帝下一盘棋。

输赢虽然早已注定,但至少能看得分明。

为此,他坦然地死,也坦然地活。

5

再说孤独。

当我们生下来,拼命成长,周围的人给我们帮助,给我们引导,给我们温暖。

但是终于有一天,我们发现,原来我们和所有人都不同:

长得不同,说话不同,连爱吃的喜欢的东西都不同。

这个时候,有了第一种孤独。

但那时候,由于年幼,世界处处都是鲜活而吸引人的,孤独暂时被忘记。

但是渐渐地,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其实不被理解。

别人给你的,未必都是你想要的,而你需要的,却又无人能给你。

于是,我们开始明白第二种孤独:

虽然人与人之间有陪伴,但是人与人之间,永远做不到完全理解,始终只能尽力理解。

于是,不被理解的一部分就成了孤独。

虽然有时候能得到理解,但放眼望去,能够理解你的人寥寥无几。

而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根本就理解不了你。

当然,生活还是善待我们:

琳琅满目的东西占据着我们的世界,勾起我们的欲望。

我们为这些东西疯狂,将好多时间投入到追求想要的东西里,暂时忘了孤独。

可是有一天早上,我们从睡梦中醒来,发现生命里的一切,都只是自己为自己负责。

我们被上天抛到这个人很多的世界,但生命还是我们自己在过。

人生还是我们自己的,没有人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自己也不能为他人的人生负责。

就像萨特说的那样:

“每个人都能为自己的存在负责,而且必然要为自己的存在负责。”

说到底,不管身边有怎样的人来陪伴,这种孤独都不可避免。

只不过相比之下,如果有能相互理解的人,有能陪在身边的人,无人陪伴的孤独和无人理解的孤独便可以得到削弱。

这是第三种孤独,是生命本身的孤独。

这种孤独,从你意识到的那一刻就伴随着你,时时刻刻伴着你,直到死。

和死亡一样,对每个人来说,这孤独都必然降临。

只不过有人看不到,但它不会因你看不到而缺席,就像死亡不会因你的遗忘而消失。

6

很多年以后,当我们站在生命的尽头:

回想起曾经的经历,回想起这世界的差距;

回想起这世界美丑的不一,回想起我们爱过和恨过的所有人;

我们会想起一个叫做马尔克斯的作家,留下了一本叫做《百年孤独》的书。

我们还会记得,那本书里说过这样一句话——

“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

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

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

唯有孤独永恒。”

很多年后,当我们兜兜转转,终究还是站在生命的孤独里,想着过去那些美好的陪伴。

我们会明白,孤独从我们一开始就存在于骨髓之中,它深入骨髓地存在,无可救药地存在。

所有的陪伴都是短暂的,连那最美好最真挚的亲情和爱情,也无法驱赶孤独,最多只是和孤独维持平衡。

很多年后,当我们站在生命的终点,会发现:

孤独和死亡,在我们的一生中,都温柔地注视和陪伴着我们。

但我们活着,不能只看到孤独和死亡这个结果。

而应该看到,当下的每一天,都是我们余生最年轻的一天,你浪费一天,就老一天。

人生只有一次,不可重来,所以不妨活得大胆一点,将人生这场梦,做得尽量精彩,以便在死亡之前,可以活得问心无愧。

死亡是温柔的,孤独是永恒的。

正是孤独和死亡的存在,才让人生有了意义。

正是因为孤独和死亡的存在,才让我们更想去活出生命的意义:

去热爱每一朵花开,去欣赏每一次日落,去珍惜和善待每一个日常。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百年孤独》:孤独和死亡,是世间最公平的两件事》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中国大陆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情感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