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璀璨时——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艺术”特展在辽宁省博物馆正式启幕

6月5日,由辽宁省博物馆与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群星璀璨时——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艺术”特展在辽宁省博物馆正式启幕。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馆长劳拉·简·佩,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党委常委、副主任兼辽宁省博物馆馆长王筱雯参加开幕式并致辞。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及省内文博机构代表,中央和省内各级媒体记者出席了本次开幕式。
本次特展呈现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本土艺术的历史长河,涵盖了印象派威廉·透纳和拉斐尔前派诸多艺术大师精美的油画、水彩、雕塑、陶瓷、服饰和珠宝等艺术瑰宝百余件。展览按照“变幻的风景”“流变的图像”“古风新尚与中国趣味”和“美丽与哀愁”四个主题进行划分,引领大家了解多元且丰富的维多利亚时代。
此次展览中,“变幻的风景”主题中的作品展现了这一时代艺术家们对于大自然的向往。他们以风景、海洋和大地等自然景观作为创作素材,并将自然描绘为一种纯净、美丽而神秘的存在,这与当时流行的浪漫主义思潮密切相关。
“流变的图像”主题中展现了在这一时期,对“美”的追求与崇拜成为具有反思与革新精神的艺术家们不断触碰的主题。年轻的拉斐尔前派艺术家们主张以文学、历史等题材来呼唤高尚的审美情操;用忠于自然、精准而细致的创作手法,画自己眼中所见。他们对自然形式的偏爱作为图案和装饰的基础,为机器时代的工业设计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思路;而他们对“美”的追求与艺术革新精神更影响到19世纪百花齐放的英国画坛。
“古风新尚与中国趣味”展现19世纪,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希望通过服装、珠宝、配饰和家居用品来展示他们的品位、财富以及他们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趣味。工业革命后,随着海上贸易的兴盛,更多样式的中国艺术品开始进入英国,包括单色陶瓷和景泰蓝。这场“中国风”为欧洲的社会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成为唯美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艺术史上留下了深刻的中国趣味印记。
“美丽与哀愁”主题中的画作呈现的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巨大变化中人们渴望回归田园生活的场景。维多利亚时代前十年的艺术作品有不少对此的描述,而对后世影响颇深的拉斐尔前派也活跃于这一时期。

展览期间,辽宁省博物馆将展现给观众种类丰富、内容新颖的展览品,如各种精美的首饰和具有时代性标志的服装,使观众可以沉浸式地体验19世纪英国的艺术氛围。围绕展览主题和文物,辽宁省博物馆开发了系列文创产品,为引领观众充分感悟维多利亚时代的艺术提供载体,同时,围绕特展还推出了志愿讲解服务以及内容丰富的线下体验活动。
本次展览是辽宁省博物馆落实《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探索与社会力量合作办展、释放发展动能的有益尝试,也是一次跨国的文化交流合作。展览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艺术珍品带到了中国,与国内观众分享。通过展出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向观众展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艺术的繁荣和多样性,将进一步促进中英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共同谱写文化交流新篇章。
记者:王春棠
编辑:张艳红 责编:王春棠 审核:孙海燕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群星璀璨时——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艺术”特展在辽宁省博物馆正式启幕》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中国大陆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