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4 11:38 阅读量:2.6万+
华人号:中國書法國際傳媒中心2022年4月12日,又一个星期二,河南省书协“名家公益辅导日”第六期活动在线上如期进行。本期活动邀请到了河南省书协3位副主席:张建才、郑庆伟、孟会祥,河南省书协11位理事:毋立、乔延坤、李为、杨海波、张志军、陈花容、周红军、郑权、焦新帅、薛明辉、薛党军,共14人一起担任本期活动的公益辅导员。
本期内容分篆书篆刻、隶书、楷书、行草四个专题陆续发布,并在每篇文末增加书家示范视频。欢迎广大书友多提宝贵意见。
【公益辅导老师:张建才】
张建才,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草书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书协副主席、草书委员会主任,河南省书画院专业书法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周天宇楷书《滕王阁序》
这件楷书册页作品写得认真干净,尽己之力书写到位,能将这么多字心平气和、不激不厉地写下来实属不易。
从作品中不难看出周天宇对古人书风的认真取法,路子很正,大感觉也不错。但作者在临习与创作中似乎没有对原帖的点划、结构进行准确把握和汲取,起收、结体等基本要素尚不达标,虽然把字组合在了一起,但字的结构不够准确,线条的质量尚不够好,个人习惯动作流露有余。基本功是学习书法的关键所在,是书法之基的重要构成。建议在临习中,每次可选数字,认真与原帖反复对照,找出差距,逐步推进,力求形神兼修,以少胜多,事半功倍。先不必通临,欲速则不达。
【公益辅导老师:郑庆伟】
郑庆伟,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平顶山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冯跃利楷书《王维诗渡河到清河作》
这件整纸楷书《王维诗渡河到清河作》,用方笔大字写来,呈现出魏碑雄强整饬之面目,同时用笔相对灵活,挥运中加以行书书写结奏,故线条富有变化,雄而不僵,是为优点。
但不足亦显而易见,主要体现在取法模糊,笔法简单,结构松懈,布局过满。
我的建议是:
一、研取古法,深入一家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作者笔性好,胆子大,但也信笔挥洒,下笔无由。建议作者可以稍加梳理,从两种风格取向上择一。
1.《始平公造像》。此碑方笔斩截,笔画折处重顿方勒,结体方纵紧密,点划厚重饱满,锋芒皆露,显得雄峻非凡,同时,文字端严飘逸,将森严方朴的北朝书风,写得婉转流动,书法具有风骨,雄重遒密,于端谨中出以飘逸,具龙震虎威之势,被推为魏碑方笔刚健风格的代表。康有为称龙门石刻“皆雄峻伟茂,极意发宕,方笔之极规也”,而《始平公造像》又是龙门石刻中的代表作。因该作者习惯于方笔平铺,结体峭长,推想学此碑应较容易上手。
2.《石门铭》。《石门铭》是“石门十三品”之一,它与《石门颂》有一脉相承之渊源,但结体更为开阖瑰奇,线条更为流畅跌宕,气势更为激荡奔放,其结字奇纵,字势飞逸,纵敛随心,超俗脱凡,仙姿神态,跃然其间。此碑横向开张,可治鄙俗陋习,从“取法乎上”之角度,作者亦可一改陈习,从头匡正,临习《石门铭》。
二、强化线条。吾师孙伯翔先生语曰:“魏碑要提高线条的含金量”。魏碑线条的“含金量”提升了,魏碑的“质感”和“金石气”就提升了。作者要在线条上狠下功夫,把起、行、收的动作做到位,注意毛笔用锋的技巧,把线条的粗细、方圆锤练到位。
三、兼习行草书。作者落款行书同样有取法模糊的现象,建议可以在索靖章草或颜系行书上再下些功夫。
卓红小楷《苏东坡题跋》
小楷作品《苏东坡题跋》,取法王右军《黄庭经》,写得整齐端庄,温润典雅,展示了较好的创作能力。
如何临习王羲之经典小楷《黄庭经》?我们首先要领悟晋代文人的心境。《黄庭经》蕴含着一种超妙的艺术境界。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曾分析王羲之写《黄庭经》的心境是“怡怿虚无”,这是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王羲之的正书得力于钟繇,势巧形密,意疏字缓,峻整超逸,自然有致。这些特点在《黄庭经》中都有生动的体现。纵观全篇,虽布局排列紧密,却字字利落。其点画浑厚圆实,又不失飘逸之意。如“庭”、“长”、“之”等字的捺和“外”字的长点,都写得舒展放纵,很有笔意。其结体森严茂密,又不失宏敞之态。如笔画较多的“魏”等字,都充分利用了点画的粗细变化,组合得宽绰得体,无逼塞之感。其字态雍容和穆,又不失灵动之趣。如通过抑扬、轻重、疏密、屈伸、刚柔、正欹等关系,使字在对比反差中,透出勃勃生机。
通过分析,我们再来看卓红小楷存在之不足:
一是用笔简单。小楷字形精小,结构“致广大”,用笔“尽精微”。用笔之妙在用锋,用锋之要在提按。作者用笔比较单一,不能做到中锋用笔,锋出八面。由于提按动作力度不够,使线条神采黯淡。
二是结构松散。作者在研习中对于单字结构、字间关系、行间疏密认识不足,通篇显得松散支离。每一块空间布置刻意留白,使块面无法聚气,中间夹杂的印章更显突兀。
三是风格中庸,不出挑。建议作者一是继续上溯,吸取钟繇古厚之气;二是体会唐人写经用笔之干脆直截,尤其是《灵飞经》之自信洒脱,以此来加深对小楷笔法和气度的认知,使表现手段更丰富,表现力愈加多元。
四是题目行书显俗,宜加修正。落款后跋语简单直白,宜读书匡正。
【公益辅导老师:陈花容】
陈花容,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洛阳市文联副主席,千唐志斋博物馆馆长,一级美术师。
化璐楷书《曹植赠白马王彪诗》
从此幅魏碑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浸淫书道已有些年头,对魏碑有一定的理解。作品书写较为熟练,对用笔、结体、用墨、对比关系、轻重关系都有较好的把握,书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比的艺术,讲究辩证统一,从创作的角度讲,就是制造矛盾并解决矛盾的过程,在这方面作者笔下有较好的表现。但从整体面貌上来看,作者受当前魏碑流行书风影响较深。因为大多数魏碑作者的书写套路都是如此,是一种标准的展览体的特征。
具体而言,首先,作者对每个字的造势功夫极强,字内空间的营造也很好,但似乎有用力过猛之嫌,同时线条的质量还需再锤炼。
第二,建议作者在魏碑经典中进一步汲取营养,找准一家,狠下功夫,对时风可有所汲取,但不能为时风左右,这样才能写出自我。
第三,作品的完整性问题。对待创作,我们一定要有作品完整性意识,尤其是楷书打格子类作品,都要提前规划好,不然就会像该作者一样,无处落款了。作者只好把正文和自己名字挤在一块,这样就显得突兀。
另外,作者书写的内容为曹植《赠白马王彪·并序》,不是自己的文章,可以落穷款“某某书”,最好不要只落“某某”,除非落款时,先交代文章出处。
郑建卫小楷《春江花月夜》
此幅小楷内容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前半部分为诗原文,后半部分是对此诗的评价,前后两部分内容从布局上来说,一大一小,错落有致,整体章法较为完整,感受到作者对创作较为用心。从整体面貌看,该作品给人一种温婉、润和、雅致之感,看得出来作者在魏晋小楷中有所用功。
小楷不同于其他书体,它难在于方寸之间表现出点画的细微变化,一招一式、起承转合都要在纤细的点画中交代清楚,并且要写得到位,才能有味道。仔细品味此幅小楷,有个几个问题和作者探讨:
一是感觉因功力略欠导致书写不够稳定,点画不够精致;二是结体不够和谐,有些单字非常精彩,有些却不耐品,在法度上不够完美;
三是气息还需再通畅些。也就是说对某一家的取法不够深入,而导致作品行气不够顺畅;
四是评语与款识字体大小最好一致为宜,不然就显得稍杂乱了;
五是在用字繁简处理上,个别字还需再规范。如“空里”“万里”的“里”、“卷”、“只”等字,这些字的简体和繁体含义并不统一,应特别注意,不然在书法作品中就成错别字了。
建议作者在今后的习书过程中,要深入一家,细致入微,耐心揣摩,品味经典法帖的细微之处,由形取神,终可形神兼备。
【公益辅导老师:毋 立】
毋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协理事、草书委员会委员,焦作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耿正楷书《曹植公燕诗》
这幅楷书条幅属于工整均匀一路,整体协调,质朴端正,有张玄墓志的风貌和笔意,但就其熟练程度来看,尚处于初级阶段,几点建议作者共勉:
1.笔画滞笔处过多,例如开头“公”字的点,“子”字的起笔,旁边的“相”字起笔等,骨少绵多,干练不足。
2.字中短小笔画,在细节的处理上办法较刻板单调,缺少灵动变化,例如“飙”“长”等字。“意”“高”字稍扁薄,书写时注意笔锋的调整。
3.字体结构准确度有待加强,建议临帖上多揣摩找方法,瞄准所钟爱的范本继续弄精吃透。
4.落款处印章如能再稍小一号,钤两方,各占一格,则效果更佳。
马兴春楷书《杜甫诗五首》
这幅作品堪称佳作,取法智永, 用笔秀润细腻,清俊研美,结体平正雍和,自然流畅,书写时亦能不激不厉,心态平和,很值得赞许。谈四点建议:
1.如何将自己所钟爱的范本作为堡垒,继续拓展延伸,寻找属于自己的书写语言、风神气质,是今后更大的课题和方向。
2.智圆行方,笔力劲健上仍需加强,方圆兼备,创作作品要敢于突破,自出新意,如下图,增加点的变化。另外起笔虚尖露锋不易过多,学古不泥古,大胆取舍。
3.体会墨分五彩,用墨亦不可过于单调,提高自然书写性。
4.整体严谨规矩,但落款两方印章位置较分散。
【公益辅导老师:李 为】
李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周口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周口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
贾俊峰楷书《临李璧墓志》
作品基本上表现出了该碑帖气势雄旷、劲健硬朗之风格,熟练掌握了方笔之法,粗细轻重对比强烈,虽是临帖但已有创作意识,整幅作品也较为完整。
说起不足之处,我有几点看法:
1.结体方正有余,险绝不足。李壁墓志结字错落有致,生动多变,自由洒脱,奇趣横生。第一个字“曾”两点应偏左,下部日应偏右,“书、清、水、递、泉、生”字的中竖应稍斜,以取险势,造险化险以取其趣。
2.点画的形态变化稍显单一,此碑在线形上,以方为主,以圆破方,方圆并用。上方下圆或上圆下方;左方右圆或左圆右方;内方外圆或内圆外方,皆有对比。线的曲与直、平与斜要有变化,横的起笔处顿笔方向稍显单调了。
3.字形变化不够丰富,李璧墓志因字赋形,因形就势,故大小、正斜、长短、欹侧等方面要变化多端。比如长短变化“足,钰、光、龙、颐、递、继、风”等字应稍扁些,与长形字形成对比。
书法的艺术性是利用矛盾冲突塑造个性,然后在冲突中,通过结体的变化来解决矛盾,从而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效果。以上意见不知当否,仅供参考。
罗俊龙楷书《岳阳楼记》
优点:
这幅作品整体上气脉流畅,轻重分明,粗细对比明显,作者取法智永《千字文》,注意到了智永"钩"的不同写法,变化较为丰富。
缺点:
主要是用笔上的问题。
1.起、收笔草率。智永《千字文》的起收笔变化非常丰富,起笔处多露锋起笔,用笔的中侧、方向、粗细多有变化,自然天成。收笔蕴藉丰润,笔去而势未尽,虽然在智永千字文中有很多断笔收尾,但皆有蓄势待发之力。
2.侧锋用笔太多。智永《千字文》以中锋用笔为主,侧锋为辅,中侧结合,笔法丰富。你应加强中侧转换练习,使线条骨力强劲且更加沉稳。
3.用笔单一,线条简单。智永承王羲之笔法,用笔丰富是智永的风格特点之一。要体会中、侧、藏、露、铺、裹、绞等用笔方法。且写字时毛笔八面出锋,忌只用笔锋之一面。
4.此外,文字内容要准确,“属於”应为“属予”。文中两个“予”的字形尚待商榷。落款处前有录后有书,重复了。钤印时,引首印可以不用,落款处两枚印章再稍远一些,方显疏朗。此作用的是纤维纸,不易表现《千字文》精致的笔画效果,在选纸上再讲究些会更好。
文末彩蛋:
【楷书示范视频】
楷书:王昱(河南省书协培训中心课堂示范)
楷书:娄红卫(河南省书协培训中心课堂示范)
楷书:娄红卫(河南省书协培训中心课堂示范)
——第六期未完待续——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