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基层体校发展如何“破题”——山东体育“走在前、挑大梁”系列调研之一

2025-05-20 00:00 阅读量:1.5万+

华人号:体育事儿

编者按:近年来,山东体育系统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守正创新、全面求强,扎实推进体育强省建设,丰富体育强国建设实践和内涵,为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的目标贡献山东智慧和山东力量。在此过程中,山东体育系统在青少年体育、体育产业等方面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在体教融合、新型体校建设、“三大球”后备人才培养、体育制造业等方面成效显著、硕果累累,以实际行动夯实我国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基础,通过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大局。为深入反映近年来山东在青少年体育、体育产业等方面的实践和探索,本报组成调研组先后前往德州、济南、潍坊等地调研,实地体会感受山东体育鲜活气息、澎湃脉搏,进一步增强通过扎实地方实践加快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的信心决心。

在我国竞技体育的版图上,山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2000年悉尼奥运会以来,齐鲁体育健儿连续七届登上夏季奥运会最高领奖台,至今已培养23位奥运冠军。巴黎奥运会上,山东运动员取得了5金4银6铜的好成绩,奖牌总数创历史新高。

可即便是在山东这片竞技体育的“沃土”,也曾遭遇过竞训基础“伤筋动骨”的危机——2006年全省136个县(市、区)中,只有50个还有体校,萎缩数量过半,不少体校学生不足百人……

怎么办?一方面坚持改革创新,从体制机制入手,让“新思路”“新办法”成为各级各类基层体校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另一方面保持战略定力,坚决稳住基层体校主阵地,让“好传统”“好优势”转化为夯实基层体校发展基础的压舱石。

成效如何?数字会说话:目前山东全省16市均建有市级体校,县级体校143所,在训运动员4.8万余人。在首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上,男、女6支队伍全部闯入决赛,取得4金2银的傲人战绩。

打铁还需自身硬

记者走访多地体校,不少体校管理者、教练员都表示,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基层体校在软硬件条件建设上严重滞后。

以高密市少儿体操学校为例,之前因为场馆层高的问题,甚至无法满足年龄较大运动员开展正常蹦床训练,要对运动员跳起高度进行“限高”。再比如体校要占用较多时间进行体育技能训练,而体校的文化课教学质量无法与一般学校相比,进一步凸显了学训矛盾,加剧了体校发展困境。

鉴于此,山东体育系统着力加强基层体校硬件建设。据山东省体育局青少处处长宋振波介绍,2021年,山东省体育局联合省财政厅出台《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资助基层体校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对新建市、县级体校分别给予1000万元和400万元经费扶持;对新建、扩建场馆设施的,给予300万元到150万元的扶持。截至目前,累计投入资金3.76亿元,扶持基层体校建设项目130余个。

记者在高密市少儿体操学校看到,一栋全新的四层9000平方米的训练楼拔地而起,无论是层高还是其他保障条件,都可以满足体操、蹦床等项目的训练比赛要求,这栋训练楼就是扶持基层体校建设项目。在潍坊市体育运动学校,则更像置身大学校园,不但拥有射击、田径、橄榄球、足球、沙滩排球、手球、综合训练等多个项目的训练比赛场地,学校环境更是堪比“花园”。该校副校长陈伟介表示,从硬件条件上看,潍坊市体育运动学校绝对算得上“省内一流”。

破解学训矛盾方面,山东省体育局联合省教育厅出台体校改革方案,引导各地采取“一套班子、两块牌子”“1所中心校+N个训练点”“传统特色学校+专项训练基地”等方式,加快推动“新型体校”建设。如潍坊市新华中学加挂潍坊市奎文区体校牌子,并与潍坊市体育运动学校深入开展合作办学,设立篮球分校和跆拳道训练基地,协助日常训练,并为奎文区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技赛事提供专业指导。“新型体校创建”以来,不但体育后备人才大量涌现,也极大带动了学校学生整体健康水平——2024年该校学生体质健康检测优良率、体育中考A等率及格率均位居全市前列。再比如山东省足管中心与济南历城二中合作共建“山东省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基地”。2023年7月,历城二中女足以七战全胜战绩夺得第27届世界中学生足球锦标赛女子组冠军,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关注,也成为山东在“三大球”领域深化体教融合的重要成果和亮点。

从“入口”着手从“出口”发力

选材和出路,是制约体校发展的“牛鼻子”问题,也是体校师生、家长乃至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

不少基层体校工作者反映,之前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出现过“幼儿园、中小学门难进”的情况。而随着体教融合步伐的进一步深入,健康理念的深入人心,这一问题正在得到改善。

潍坊市体校依托全市168所“体教融合示范单位”,已与当地17所普通中小学合作共建,具体合作方式包括协助学校体育社团建设、选派教练员定期指导校队、双方队伍常态化交流等。一方面,吸引有潜质的青少年参与专业化体育训练,为市体校挖掘培养优质体育苗子;另一方面,将竞技体育先进经验、模式快速在教育系统内复制和推广,共同促进潍坊青少年体育的发展。山东爱优动教育体育科技有限公司则发挥社会力量优势,通过与体育总局科研所合作,创新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脊柱侧弯以及心理问题的监测、筛查及运动干预,该项工作也被潍坊市政府工作报告列为“民生实事”。记者在与爱优动合作的潍坊市金樱幼儿园看到,依托详尽的体质检测结果,孩子们在专业教练带领下进行定制化个性化体育训练,不少孩子都能完成难度不低的翻滚、过障碍动作。幼儿园负责人告诉记者,有小朋友已经可以从1.1米高的训练箱上一跃而下,成为幼儿园的“体育小明星”。

与此同时,山东构建了纵向贯通、横向衔接的升学、就业渠道:在全国率先实现体校和普通本科足球“3+4”贯通培养招生,不少足球专业的体校学生符合条件后可以直升驻鲁高校;2024年,山东省军区开始每年面向体校储备培养体育特长兵员,体校毕业生可以优先成为“特种兵”,加入“尖刀连”;以潍坊市体育运动学校为代表的基层体校,还加强与潍坊市消防救援队合作,推动优秀毕业生进入消防队伍。

守正才能创新

宋振波表示,山东基层体校之所以能够在近些年快速恢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良好的基层体育氛围和基础。“上世纪80年代开展的全国体育先进县评选,山东有66个县入围,这些县全都有基层体校建制,因此恢复起来也相对容易。”

基层体校高质量发展,除了需要理念的革新、政策的配套、体制机制的突破,也不能少了对自身优势和传统的再挖掘、再认识。即便目前基层体校发展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建强建好体校这一后备人才培养重要阵地的大方向不能变,体校的优势传统不能丢,守正才能创新,不妄自菲薄,就是最大的“守正”。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很多感人的故事。高密市少儿体操学校教练滕健、孙娜娜,既是夫妻,也是搭档,夫妻二人数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一线,为高密、潍坊、山东培养输送了大量优秀体操后备人才。滕健说,很多孩子从4岁开始进入体校训练,教练既管训练,也管生活,和队员们在一起的时间甚至比自己的孩子都长。也正是在这对“教练伉俪”的带领下,一代又一代的高密体操人成长成才后也会回到母校,继续从事基层教练工作。目前,高密体校的教练员刘金存、乔建东、王帅、于洋等都曾是二人的弟子,如今也成为“冠军摇篮”的教练员、保育员、奉献者。

随着时代的发展,运动员、教练员可以有更多的成长路径、更多选择,但在基层体校,很多青少年运动员仍将争金夺银、为省市添彩、为祖国争光作为理想和奋斗目标。在潍坊市体育运动学校,记者见到了14岁田径运动员潘晓蕾,即将参加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选拔赛的她给自己制定了400米、100米栏全都进决赛的目标,小姑娘直言,自己的梦想就是“身穿国家队队服参加国际比赛”。而在高密市少儿体操学校,刚满10岁的杨梓涵无比坚定地说:“我希望能成为奥运冠军!”

这些,就是基层体校的力量和希望!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基层体校发展如何“破题”——山东体育“走在前、挑大梁”系列调研之一》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中国大陆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体育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