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硃卷迷局・闽都夜榜(小说连载)(三)

2025-05-28 10:35 阅读量:5.6万+

华人号:涧桐阁主

第三章 书院惊变·光绪二年福州·卯时初刻

(时代侧写:致用书院为清末福建维新派重镇,主张“通经致用”,常以《公羊传》《海国图志》等为教材,培养出严复、陈宝琛等革新人才。)  

卯时初刻,致用书院斜对面的“林记肉燕铺”刚掀开竹帘,蒸腾的热气中混着胡椒粉的辛辣,扑面而来。谢松岩坐在靠窗的竹椅上,面前的粗瓷碗里浮着几只肉燕,皮薄如纸,隐约可见里面的肉泥——那是用精瘦肉捶打千次制成,如同文人被科举捶打的命运,暗藏着说不出的艰辛与无奈。  

“尝尝,”老人用竹筷点了点碗,“螺洲陈家的厨子做的,当年沈公(沈葆桢)最爱这一味。他每次来吃,总要念叨‘做肉燕如治学问,需得千锤百炼,容不得半点马虎’。”陈砚明刚要动筷,却见谢松岩袖口露出半片舆图,边缘有火烧痕迹,正是昨夜在义庄看到的“永镇八闽”图,地图上的线条虽已模糊,却仍能看出福州海防的大致轮廓。  

书房内一片狼藉,谢松岩的《砚田正误》不翼而飞,案头残卷的朱砂批注“妄改经典,其心可诛”格外刺目,仿佛在控诉着某种罪恶。陈砚明注意到批注的朱砂色偏紫,与义庄誊录生用的银纹朱笔不同,倒像是用福州特有的朱砂石磨制——这种朱砂只供房师以上官员使用,难道这背后牵扯到更高层的人物?  

 

(朱砂石规制:清代科举阅卷,房官用蓝笔,主考用紫毫朱笔(福州朱砂石研磨),誊录用普通朱笔。紫色朱批若出现在民间,暗示阅卷官员私通舞弊。)  

 

“三年前,”谢松岩忽然开口,声音低沉如旧木年轮,“汪漋督学来闽,曾在贡院地宫见过青铜碑。他说碑上‘朋’字凹陷处,有松烟墨的千年陈迹。”老人从暗格取出半幅舆图,正是林鸿年手书的《洛诰》批注,“你看这‘明’字的勾笔,与耿精忠当年刻在武夷山的‘忠’字如出一辙。”陈砚明接过舆图,发现墨迹下隐约有层淡红色,像是用鸡血混墨写成,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  

谢松岩指着舆图角落的小印:“这是‘民胞物与’印,当年抗清义士的暗记。林勿邨(林鸿年)表面是状元公,实则……”老人突然剧烈咳嗽,从袖中掉出枚青铜罗盘佩饰,罗盘内圈刻着“光复”二字与北斗七星纹,正是光复会的“天玑令”,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  

 

忽闻窗外传来异响,陈砚明掀开竹帘,只见林孝先站在书院门口,与一个戴瓜皮帽的中年人低语。那中年人腰间玉带纹饰奇特,正是清代誊录房七品官员的制式,但其包角处却用了日本胁差刀柄的缠绳工艺——这不合规制的细节,暗示着某种外来势力的渗透,让人不寒而栗。  

 

(清代服饰禁令:官员配饰需严格遵循《会典》,日式缠绳属“服制逾制”,暗指人物身份为清廷官僚与东洋势力的双重间谍。)  

 

“他们在说墨蝶。”谢松岩突然按住陈砚明的肩,掌心的力道大得惊人,“每科七名‘明’解考生,试卷会被刻在青铜碑上,用草酸洗去原迹,再填入伪卷。这是拿读书人的文脉当人血馒头,祭祀所谓的‘龙脉’。”老人从碗底捞出一只肉燕,掰开来,里面竟藏着半片纸角,上面写着“阴兵借卷,以文代血”,字迹虽小,却字字如刀,剜着人心。  

陈砚明恍然大悟。耿精忠当年为镇压闽地反抗,以文人试卷为祭,形成了这罪恶的传统。而如今,“东亚同文会”看中这一体系,试图用松烟墨篡改试卷,既操控科举,又借“龙脉”之说稳固势力。林孝先腰间的“东亚同文”戒指,与那玉带的日式包角,正是铁证如山。  

“带着这些去京城,”谢松岩将舆图和青铜罗盘塞进陈砚明怀中,“找孙诒经大人,他曾弹劾过汪漋。记住,真正的龙脉不是碑下的枯骨,是——”老人指向肉燕铺内忙碌的掌柜,“是这人间烟火,是千万个想凭真才实学出头的寒门子弟。”  

话音未落,窗外传来尖啸。一只墨蝶破窗而入,翅膀上“明”字用松烟墨写成,在晨光中泛着死气。陈砚明认出,这正是昨夜在义庄看到的密信方式。墨蝶落在残卷上,“明”字与批注的“诛”字相触,竟晕开一片暗红,宛如鲜血,仿佛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  

谢松岩脸色大变:“他们来了!从地道走,地宫入口在……”话未说完,数名黑衣人破墙而入,为首者正是戴瓜皮帽的中年人,他拔出腰间胁差,刀柄包角的缠绳上绣着樱花——那是“东亚同文会”的标记,在昏暗的光线下,樱花图案显得格外刺眼。  

陈砚明转身欲跑,却见林孝先堵在门口,手中把玩着那枚“永镇八闽”镇纸,镇纸上新刻的纹路竟与青铜碑上的“朋”字吻合,仿佛在无声地嘲笑这世间的一切正义与良知。“陈砚明,”林孝先冷笑,“孙诒经早就被我们盯上了,你以为凭一张破图就能扳倒科场千年的规矩?”  

谢松岩突然举起竹杖,杖头裂开,露出里面半截船政局齿轮——正是沈葆桢督造“扬武号”时的机密图纸碎片。“当年沈公说‘欲制夷,先制心’,”老人挥杖击向油灯,油火腾起的瞬间,陈砚明看清他袖口的刺青——那是与林鸿年批注中相同的“明”字符号,“科场这滩浑水,该清了!”  

火光中,墨蝶突然振翅,翅膀上的“明”字脱落,露出底下的血书:“七人活祭,永从复现”。陈砚明想起昨夜义庄被捕的书生,终于明白白希李在永从的活祭仪式,竟是模仿贡院地宫的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硃卷迷局・闽都夜榜(小说连载)(三)》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白俄罗斯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文化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