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0 17:16 阅读量:5.9万+
华人号:福建城事高山民俗——端午“走桥”
6月7日,杨源乡坂头村花桥上,人头攒动,来自邻村及周边县市的数千名男女香客,穿着蓝色或红色为主基调的服装,身披香袋,手持香烛及装饰得花花绿绿的粽子,在花桥长廊里诵经、祈福,穿梭奔走。
“手持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说的是端午节这天,只要在门口插上艾草、菖蒲,就像贴上了一道灵符,可以迎福利避灾害。然而除了大家都知道的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外,在杨源乡坂头村还有一个极具特色的高山民俗却鲜为人知,这就是端午“走桥”。
图:各地信徒集聚坂头花桥“走桥”祈福
图:花桥下各方香客们持香诵经祈福(崔建楠 摄)
“走桥”时,不论老幼,女子头戴簪花,穿着漂亮的服饰,把虔诚都写在全身上下,此时此刻的花桥内外散发着独特的民俗风情。
“走桥”的精华和核心是投粽子,投粽前,香客们手提粽子,口念经文祈求安康,祈福完毕,人们一边诵经一边将粽子投入河中,这样“走桥”仪式也算是最终完成。
延伸阅读——高山端午民俗之“新娘茶”
在政和高山区流行的“新娘茶”,已有好几百年历史,“端午到新娘闹”,说的是每年端午节前一天,即农历五月初四,村里所有在这一年内(从上年端午到本年端午)娶新媳妇的人家,都要置办丰盛的“新娘茶”招待乡亲。
“新娘茶”类似酒席但又有所不同,一是以茶代酒,用自家生产的上等高山云雾茶泡制出清香扑鼻的茶水,由新媳妇斟敬客人;二是上桌的不是酒肉菜肴等热菜,而是自家制做的各类菜干、咸菜、豆子、花生、红蛋、水果等,多达几十种,每种菜都有不同寓意;三是喝茶的大部分是上了年纪的老妇人,她们都穿着清一色的服装、头饰。
喝“新娘茶”随到随喝,茶过数巡就起身告辞,再赶另一家的茶席,办“新娘茶”时,主人还要准备许多红喜绳,每根长九尺九寸,客人喝完茶离开时,由新娘亲手披挂在客人肩上,客人笑纳后要频频表示恭喜,客人带走喜绳,意味着从主人家借到喜气,讨到吉利。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