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走进黄河媒体调研行|看封丘李庄如何通过迁建走向振兴

2021-02-08 07:44 阅读量:5.7万+

华人号:文艺河南

“几”字形的黄河,在封丘李庄镇拐了最后一个弯。黄河大堤把李庄镇分成了两部分——堤内,是还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滩区村落;堤外,方圆4平方公里的滩区迁建特色小镇内,是城里才有的公园、学校、健身等配套设施。4平方公里内4万多村民变成“城里人”, 超90%的城镇化率让李庄新区变身一座现代化的新城,成为封丘仅次于县城的副中心城镇。

从2014年至今,坚持按照科学规划、坚持走“三化”协调发展道路的发展目标,李庄镇走出了一条通过滩区迁建一步脱贫进而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子。

4.2万群众搬出黄河大堤开启新生活

寒冬腊月,走进李庄新区俄湾小区吴进礼老人的家中,180平方米的房子宽敞明亮,屋里温暖如春。“以前做梦也梦不到能住上这样好的房子!去年我们就用上了中央空调,夏天制冷、冬天供暖。”说起搬进新村的生活,老人赞不绝口。

2014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实施“三山一滩”扶贫开发重大战略,封丘县李庄镇作为第一批试点,承担着为全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探索方法和模式的重大使命,成为全省滩区迁建的开路先锋。其中第一批试点张庄、姚庄、薛郭庄、南曹、贯台等5个村搬迁户数和人数均占到全省试点的将近一半。

迁建是手段,全面提升镇区功能,加快滩区群众增收致富才是目的。自迁建一开始,李庄镇就紧盯“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总目标,按照“先抓试点、统筹推进,总结经验、全面铺开”的原则,坚持“建设、宣传、扶贫、就业、拆迁、产业”六位一体,对迁建安置区进行了长远谋划;并坚持产业、新区、土地、公共服务、生态建设“五规合一”,在新区规划修建了道路、医院、学校、公园、集贸市场、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等公共基础设施,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小城镇已经初具规模。此外,滩区迁建的工程建设、产业园区、商贸物流、土地流转等,为群众提供了大量就近就业、自主创业、灵活择业机会,带动1000多名贫困群众稳定就业脱贫,实现了搬迁群众“工厂开在家门口,就业家庭两不误”的美好愿景。

滩区迁建加速推进了滩区困难群众脱贫。2019年,李庄镇与封丘全县一道以“零漏评、零错退、群众满意度99.12%”的成绩顺利摘掉贫困帽子。2020年8月,全镇8个贫困村高质量通过脱贫攻坚普查验收。为提高特困群体的幸福指数,李庄镇还在镇里建起第一座高标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会化运行敬老院,改善五保老人、“空巢”老人、特困群体的生活条件。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李庄镇也全面实现了滩区迁建收官。目前,最后一批滩区群众已拿到安置房钥匙,正陆续启动搬迁。6年时间内,总计4.2万名滩区群众从堤内老村搬到堤外新区。

为黄河滩区迁建创造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整体迁建过程中,李庄镇构建全方位工作架构,真正把群众作为迁建主体,创新运用党支部领导下的“联户代表制度”,积累了宝贵经验。具体做法是:由每个家庭推选一名“当家人”作为户代表,由户代表选举十联户代表,十联户代表选举百联户代表,联户代表选举产生迁建理事会,在村党支部领导下开展工作。联户代表全程参与大到新区的选址认定、户型选择、迁建人口认定标准、旧宅房屋类别划定及面积丈量,细到门窗、卫浴、灯管、合页采购什么品牌等各个环节,真正实现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

从规划到建设、从选房到搬迁的每一个环节,全程让群众参与、让群众当家,所有事都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一切权力归由“联户代表制度”产生的迁建理事会。联户代表制度不仅进一步巩固夯实了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又充分发挥了迁建群众的主体作用,形成了党支部领导下的党员、联户代表、群众广泛参与的迁建工作大架构。李庄镇滩区迁建也因此创造了一系列“奇迹”:搬迁户对新区住房满意度最高,拆旧复耕顺利推进,搬迁新区后充分就业、迁建过程中“无一户强拆、无一起越级上访”,为全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创造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迁建过程中,李庄镇通过加强党的建设,以敢担当精神,破解滩区迁建中的各种难题,从而实现滩区迁建的高质量发展。在实施整镇搬迁后,为解决农业发展瓶颈,李庄镇还以“党建+”创新支部联合,在全镇成立7个农村党总支,运用“资源共享、抱团发展”的联动机制,在优势互补、双向共建中达到“群众得实惠、联村共发展”效果。此外,针对从农村到城镇社区的重大转变,该镇延续并深化在迁建过程中创造的“联户代表制度”, 用好群众智慧和力量,提升镇党委的社会治理能力,选拔使用街道长、片区长、单元长,评选“文明卫生户”,争创“平安文明卫生示范小区”,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发动群众和联户代表自觉参与新区管理,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共同协商新区事务,形成了“发现问题大家议、出现矛盾众人调、民主决策一起做”的和谐格局。

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巩固脱贫成果,离不开产业;乡村振兴,产业更是基础。整镇搬迁后,李庄镇把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以及做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集中一切力量率先打好产业攻坚战。该镇以土地流转、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高效农业为主,坚持并尊重市场规律,不搞行政强迫命令,实行典型引路,党员、干部带头,循序渐进,以点带面,一村一品,各具特色。

群众搬迁后,旧村复垦的9000亩土地分别由各村集体统一经营,为村级集体经济奠定基础。滩区7万亩成方连片的优质土地,既可以规模化种植、发展高效农业,又可以把土地流转出去,从而增加村集体收入。

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李庄镇还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镇基础上,全力打造森林小镇、“海棠特色小镇”,并在堤南以旧村复耕土地为基础,建设“黄河大堤生态带”和“穿滩公路连接线生态产业带”,发展林果业和花卉苗木产业,做好林下经济,打造黄河生态文化公园,为群众创造休闲、疗养基地,为李庄留下宝贵的生态资源。

滩区变新区,农民变市民。李庄镇还通过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活动广场、农民书屋、戏曲舞台、红白事礼堂等文化场所的作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分别组织戏迷协会、红白理事会、舞蹈协会、义工服务队等,开展移风易俗,破除封建迷信。建设一批农民书屋,开展阅读和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大力倡树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全镇居民的精神文明素养得以迅速提升。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走进黄河媒体调研行|看封丘李庄如何通过迁建走向振兴》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阿根廷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