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经济日报专版报道!鼓楼这里又火了!

2025-05-27 09:33 阅读量:3.9万+

华人号:家在鼓楼

经济日报专版报道

三坊七巷又火了

在福建福州市中心,坐落着一片承载千年文脉的历史街区——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这个占地39.81公顷的古老街区,完整保存着200余座古建筑,被专家学者誉为“里坊制度活化石”“明清建筑博物馆”。这里还走出了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船政之父沈葆桢、启蒙思想家严复、革命先驱林觉民……正因如此,三坊七巷享有“近代名人聚居地”“闽台渊源彰显地”的美誉,更被形象地称为“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

▲4月11日拍摄的三坊七巷南后街。作为三坊七巷的中轴线,南后街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如今这里古韵与新潮交融,焕发着新时代活力。

▲4月11日,三坊七巷沈葆桢故居内百年流苏花盛开,满树繁花似云似雪,扮靓古老坊巷。

2021年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考察调研,听取福州古厝和三坊七巷保护修复等情况介绍,步行察看南后街、郎官巷,参观严复故居。他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

▲4月11日,游客打卡三坊七巷“福州文化”特色场景。三坊七巷街区着重引入能够展示福州传统文化、福建非遗韵味的业态,形成了可推广的“古厝+非遗”模式。

▲4月11日,头戴当地传统头饰“三条簪”的游客在三坊七巷郎官巷拍照。

在保护与传承的道路上,三坊七巷开创了独具特色的“修旧如旧”模式。通过“镶牙式”渐进更新,遵循“微循环、小规模、不间断”原则,完整保留了“鱼骨状”的坊巷格局,充分展现三坊七巷独特的建筑、园林特色,凸显其明清建筑博物馆的历史价值与建筑风貌,努力打造原汁原味的历史文化名城建筑群体。

▲4月11日,披上“花衣”的树木与古厝木窗上的“福”字相呼应,为古老的街区增添亮色。

如今的南后街,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完美交融。267家商户在16.75万平方米的空间里,构建出“文化入坊巷、商业南后街”的活力图景——老字号里飘着茉莉茶香,文创空间展示着非遗技艺,时尚餐厅与传统民居比邻而居,独特的业态布局让千年古街焕发新的生机。

▲4月11日,傍晚的三坊七巷灯火通明。街区推出夜游主题线路以及多场次沉浸式小剧场演出,打造文旅消费新“夜”态。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经济日报专版报道!鼓楼这里又火了!》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阿根廷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