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2 18:39 阅读量:7万+
华人号: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今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按照国家文物局有关部署,积极推动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开封博物馆结合开封文化与自身特色,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重要时间节点,积极为公众提供多样文化内容,丰富群众生活。
其中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朱仙镇木版年画技艺为依托,结合新创作的卡通版老虎年画形象,开封博物馆工作人员依据雕刻线版的每个步骤:创作、钩稿、贴画稿、雕刻、印制等,精心录制了相关短视频,在自然和文化遗产日前期与当天,通过开封博物馆官方视频号、抖音号、微博同步发布,全面展现出了制作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神奇魅力。
通过短视频的形式,结合视频号、抖音、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推送发布,使古老的非遗文化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以线上方式进行展示也使传统文化得到了较好的推广与弘扬,对推动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起到了积极的宣传作用。
6月11日上午,开封市博物馆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在本馆《开封记忆——近现代社会生活展》展厅中火热举行。本次活动以“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为主题,以“线上直播+线下展演”的方式集中展现汴绣、宋室风筝、灯笼张、宋都面塑等非遗元素,助力共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注传承开封非遗,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志愿讲解员姜朝辉、刘影老师直播中
活动中,四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现场进行非遗技艺展示。汴绣针法严谨工致,形象逼真传神,宋室风筝扎工精巧、画工细腻,灯笼张造型别致、色彩艳丽,宋都面塑造型多变、丰富多彩,线上和线下的观众共同欣赏,纷纷感叹传统文化魅力。非遗项目传承人还与观众交流互动,并向观众送出非遗纪念品。
学生在传承人的指导下体验汴绣技艺
学生在传承人的指导下做风筝骨架
小朋友在传承人的指导下体验面塑技艺
观众在传承人的指导下做灯笼
据统计本次活动全程线上直播,总浏览量5.1万人次。线上线下的火热是人民群众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热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向往。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开封市博物馆以多种形式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为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助力。
手拿非遗纪念品的观众和志愿者老师开心合影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