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0 10:37 阅读量:6.5万+
华人号: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庙底沟博物馆内的仰韶文化代表性文物展览 杜杰 摄
在多元一体、满天星斗的中华文明中,以庙底沟遗址命名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是满天星斗中最为耀眼的恒星。
在20世纪50年代庙底沟遗址发现及其早期研究中,学术界主要从考古学价值来认识庙底沟遗址。随着近十几年来对中华文明探源的研究,学术界进一步提高和深化了对庙底沟历史文化价值的认识,评价更加趋于科学、全面,概括起来就是“四个第一”:
庙底沟文化是早期中国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庙底沟文化实力强盛、繁荣发达且对外产生了巨大影响,这已成为学术界的基本共识。北京大学教授、考古学专家严文明先生指出,“庙底沟时期是一个相当繁盛的时期,这一方面表现在它内部各地方类型融合和一体化的趋势加强,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对外部文化影响的加强。”
三门峡盆地是庙底沟文化的中心分布区,最早创造了发达的彩陶艺术,是玉(石)器制作技术取得突破性进步的地区,也是最早启动社会文明进程的地区之一。在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300年间,庙底沟人在农业、制陶和聚落发展等方面创造的成就,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代表了那一时期社会文明和技术及经济所达到的最高水平。以庙底沟遗址一期文化命名的庙底沟文化(庙底沟类型文化)因此成为中国史前文化最辉煌时期的最绚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堪称“早期中国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庙底沟文化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表示,“认识仰韶文化,是了解中国史前,尤其是黄河文化的关键。了解庙底沟文化,又是了解仰韶文化的一个关键。所以,对庙底沟文化的认识和研究,是了解黄河文化发展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一环。”
庙底沟文化是史前最强势的文化,它从豫西、晋南和关中东部核心地区,向周围强力辐射,使差不多整个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仰韶文化面貌达到了空前一致的局面。学术界基本上肯定这一文化现象和早期华夏族群的形成与扩张有密切关系。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等专家推测:仰韶文化是早期华夏民族的主根系,他大胆假设,庙底沟彩陶的“花纹”装饰和华山或许正是“华人”一词的最早根源。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国考古学会夏商考古专委会副主任韩建业则直接提出,庙底沟文化扩张影响的范围,与《史记》中所载的黄帝所至之处相似,东庄、庙底沟应是“黄帝族系”。庙底沟文化的强大和扩张,最终形成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庙底沟文化开启和形成了中国历史上
第一次文化的大交流、大统一
在庙底沟文化强势扩张和与其他地区文化的交流中,彩陶因其易学易用的特性,成为庙底沟文化传播最广泛的文化因素和最佳标志。彩陶的广泛传播,使各地区在自觉和不自觉之中,拥有了一个共同的文化标志,将广大区域居民的精神聚集到了一起。庙底沟文化以绚丽的彩陶为中国史前文化一体化提供了影响力最深远也最亮丽的纽带,掀起了中国史前波澜壮阔的一次艺术浪潮和以中原为中心的文化大交流、大统一的浩荡洪流,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浓厚的文化基础。
庙底沟文化第一次确立了“早期中国”的地理范围
韩建业认为,庙底沟文化共同体的空间范围,与商代政治地理范围有惊人的相似,无论在地理还是文化上,都为夏商乃至秦汉以后的中国奠定了基础,因此可称为“早期中国文化圈”,或者文化上的“早期中国”,简称“早期中国”。对三门峡而言,庙底沟遗址具有更直接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作用,可概括为“三个最(第一)”。第一,庙底沟遗址在三门峡的发现,第一次证明了三门峡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史前时期中华民族活动的核心区域。它与东边的渑池仰韶村遗址和西边的灵宝北阳平遗址,共同构成了仰韶文化整体框架中的关键坐标,是研究和展示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原点。第二,庙底沟遗址是三门峡城市之根,是三门峡地域上最早的“城市”萌芽和发源地。第三,庙底沟遗址是三门峡灿若星河的历史文化资源重心,是最突出的文化金字招牌,也为三门峡历史文化打造了一张不朽的名片。无论是文化价值,还是知名度和影响力,都没有其他资源可以与之比肩。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刘庆柱先生在为《三门峡地区考古集成》所作序言中指出,“在多元一体、满天星斗的中华文明中,以庙底沟遗址命名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是满天星斗中最为耀眼的恒星。它与同时期古老中国大地上的其他考古学文化相比较,不是半斤八两的关系,它是华夏文化的母体文化或主体文化。其考古学文化的社会历史‘权重’,在中华文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学术地位。之所以这样说,因为中华文明的核心文化是‘中原龙山文化’,而‘中原龙山文化’是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中发展出来的。这里的‘中原’涵盖了豫西、晋中南和关中东部地区。三门峡地区就位于‘中原龙山文化’的中心地带。夏文化直接承袭于‘中原龙山文化’,最早的‘中国’应该说就是从三门峡地区走出去的。不管是夏文化、商文化,还是周文化,其活动范围和庙底沟文化时期的活动范围或者影响范围来比都是小的。应该说,到了帝国时代才跨越出了庙底沟,走向后来的中国。”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