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福州造”机器人加速奔跑

2025-05-13 13:38 阅读量:4k+

华人号:福州见闻

从春晚舞台穿花袄扭秧歌到参加半程马拉松与人竞赛,从生产车间不知疲倦的机械臂到手术室里的精密手术助手……当前,机器人火热出圈,迎来发展新机遇。面对这一蓝海,福州机器人产业依托本地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在细分领域精准发力,跑出发展“加速度”。

胜德汽车零部件自动化生产线。记者 池远 摄

拓展应用

描绘生产生活新场景

在刚落幕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场体验区,众多“福州造”机器人秀出拿手绝活——申昊科技的警务巡逻四足机器人助力实现全天候无死角安防管理;达华智能的水下机器人可应用于捕捞救援、网箱养殖、大坝检查等场景;汉特云呈现包括智能接待、环境清洁、工业配送等12大功能模块的机器人集群,全方位展现“人机协同”的智能化服务场景……

“以往旅游时,较少参观展会。听闻数字峰会现场体验区展示了很多高科技产品,我和孩子特意赶来,确实令人惊艳。不仅如此,在上下杭、三坊七巷、烟台山等景区,皆可见机器人、机器狗的身影,孩子玩得不亦乐乎。”来自浙江金华的游客陈姗说。

在福州,随着社会对效率提升的需求加大,以及机器人产业在技术等方面的不断突破,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它们不仅是工厂里的“钢铁工人”,还是养殖基地里的“数字巡查员”、医院里的“精准医生”等。

东南汽车城内,近400台焊装机器人高速运转、紧密配合,平均85秒焊接一辆车,每一个焊点均保证位置100%一致……在没有人工干预的厂房,机器人就能参与生产全流程,独立完成品质监控,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焊接质量,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福清光阳蛋业渔溪蛋鸡养殖基地内,机器人“木鸡郎6”在一栋5万羽的鸡舍中巡查。它解决了过去行业最大的痛点——寻找死鸡、弱鸡、绝产鸡,只要在鸡舍前走一遍,就能一次性采集蛋鸡的表现特征、鸡笼状况等数据。最新一代的“木鸡郎”在数据拓展、运行平稳性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尤其是在病鸡识别方面实现较大性能提升。

在医疗领域,机器人也为诊断、手术、康复和护理等环节带来革命性变革。协和医院开展了多台达芬奇机器人多臂单孔肺切除手术,借助达芬奇机器人的优势,融合胸外科单孔胸腔镜手术的技术特点,不仅增强了外科医生的技能,也改善了手术的精确度、缩短了病人的恢复时间。

创新驱动

竞逐智能科技新赛道

机器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代表领域之一。面对智能科技的竞速,福州要掌握主动、把握先机。

走进位于仓山区的福建汉特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忙着生产智能机器人。这家成立于2019年的企业已发展为拥有域控制器、软件操作系统、智能网联云控平台三大核心技术以及三类底盘平台技术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了3款自主移动底座以及20余款智能机器人产品,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还销往全球5个国家20多个城市。

今年,人形机器人凭借炫酷的外观、不俗的实力出圈。汉特云是否有意入局?“汉特云基于轮式底盘技术的机器人具有成本更低、更贴近实际应用场景等优势,这些自动驾驶技术可积淀并转化为智能机器人技术,我们对未来进军人形机器人研发领域很有信心。”汉特云总经理助理陈兆宝说。

不久前,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信息显示,汉特云申请的“一种人形机器人多摄像头特征融合方式”的专利获得通过。该技术通过对机器人多个摄像头进行标定,将各摄像头采集的信息生成融合投影图像,用于机器人大模型的训练。

位于福州高新区的福建坤华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是集自动化装配生产线、智能化视觉检测系统、智能化检测设备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企业。去年,坤华智能将目光投向机器人产业链,联合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高校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致力于构建多元化业务体系,涵盖机器人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市场销售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服务能力。“预计6月份,我们的首台类人形机器人将在工业场景投用。今年企业计划生产首批10套类人形机器人设备。”坤华智能负责人黄启焜说。

不只在陆地,创新的浪潮也涌向深海。

位于连江的申海创新实验室内,巨大的水缸内漂着FPW6水下机器人。“这款水下机器人既能在海里游,也可以吸附在船舶侧壁等处爬行,同时搭载了多类型传感器和操作装备,执行搜寻、巡检、打捞等水下作业更加灵活可靠。”实验室负责人吴海腾说,以往,各类大型海工装备的安装、检测、维修以及水下搜救、考古等都需要“蛙人”下水作业,如今作业深度达300米的水下机器人成为更好选择,已在黄湾屿海域人工鱼礁、“定海湾1号”深远海养殖平台投用,承担着人工鱼礁区域日常监测、深远海养殖平台鱼类养殖情况监测等任务。

未来,申海创实验室将与浙江大学、福建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致力实现海洋科技产品研发、中试、成果应用等产业链一体化落地连江,以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频共振

培育产业发展沃土

从春晚舞台到工厂车间,机器人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在福州,企业的技术突破与场景创新相互成就,政策红利与市场活力彼此激荡,政策端、市场端同频共振,滋养发展沃土。

去年,福州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福州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推进“人形机器人+AI”,聚焦制造业、社会治理、民生服务、安全应急、极限环境等应用领域需求,鼓励行业领军企业研发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人形机器人,加强人形机器人与设备、人员、环境协作交互能力,推广“服务租赁+系统集成”商业模式,推动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根基。数字中国创新大赛的常设赛道——青少年AI机器人赛道举办5年来,参赛队伍从500多支增加到超过4500支,持续激发青少年的创新热情。“这个比赛让我有机会和各地的优秀选手一起交流,大家分享了很多有趣有用的经验,让我在创新方面有很大的收获。”参赛选手、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高一学生翁慧琳说。

政策与人才的双重加持进一步夯实竞争力。上月,汉特云与福建技师学院举行战略合作签约暨“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揭牌仪式。汉特云将把实训基地打造成智能制造升级“加速器”和产教融合创新“试验田”,贯穿技术研发、产业落地与生态构建全链条,为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供实践样板。

聚焦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无限可能,在这场科技创新竞速赛中,福州正加速奔跑。(记者 颜澜萍)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福州造”机器人加速奔跑》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布基纳法索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