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河南展区)在郑州美术馆精彩亮相

2024-04-28 12:16 阅读量:2.7万+

华人号:中國書法國際傳媒中心

4月27日,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河南展区)在郑州美术馆开幕。展览由中国书协、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主办,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河南省文联、河南省书协、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郑州市文联承办。这是河南继全国第三届书法篆刻展览后,近四十年后再次承办该项国展。

河南是中国书法的重镇,从殷墟甲骨到洛阳“龙门二十品”再到“神笔王铎”,“中原书风”劲卷九州而长盛不衰。为配合此次国展,河南展区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同步举办“汉字中原——汉三阙暨豫地汉碑特展”“文明的微笑——龙门二十品特展”“从法度到意趣——千唐志斋唐宋碑志特展”与书学讨论活动,全面展示了河南作为文化大省的中原书风的魅力和整体实力,为观众奉献出一场鉴古观今的对话、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书法篆刻艺术盛宴。

书法国展花开中原,正当其时、恰逢其势

四年一届的全国书法篆刻展览,自1980年创办伊始,就以其强大号召力和影响力,成为引领书法审美、价值认同和发展方向最具权威性的重要载体,成为凝聚广大书家向心力、集中展现当代书法艺术精品最具公信力的重要平台。

每一届国展都展现了那一段时期书法、篆刻创作的艺术风貌和整体水平,记录了一代代书法人孜孜不倦、奋力求索的不懈追求。本届展览共有959件作品入展,分河南展区(隶书、楷书),山西展区(行书、草书)、浙江展区(篆书、篆刻、刻字)。

“从入展作品来看,雅正书风成为主流,守正出新成为共识。作者更加注重传统功力的学习和体现,强化自然书写,清新雅正的风气日趋浓厚。书法风格面貌丰富多元,气象气度气格倍受关注。在取法经典的基础上,书家特别注重从各个时期的遗迹中多方面汲取营养,丰富个性语言。隶楷书作品笔墨功力普遍提高,书写意趣增强,碑帖融汇成为自觉,传统回归趋势明显,出现了许多新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介绍说。

“今天美术馆熙熙攘攘、人声鼎沸,大家流连忘返在展厅中,充分展现了大家对书法的热情。近年来,喜欢书法的人越来越多,关心书法、从事书法学习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很多都是年轻人。”孙晓云表示,河南展区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为观众奉献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书法篆刻艺术盛宴,成为一大亮点,这将成为中国书协今后的办展模式。

据了解,此次河南展区共展出隶书作品132件,楷书作品215件,以及全国名家邀请展作品55件,展示出当代隶书、楷书创作的整体风貌。

“河南,是汉字的故乡,书法的源头,差不多所有字体的诞生、演变,以及书法史的重要转折,都发生在河南。此次第十三届国展在河南展出的是隶书和楷书部分,而隶书和楷书在河南有着丰富的历史遗存和书法资源,这也是当代书法复兴的历史根基和血脉资源。”河南省文联副主席、书协主席吴行介绍说,就隶书而言,河南有《子游残石》《太室神道石阙铭》《甘陵相碑》《张景碑》《韩仁铭》《熹平残石》《尹宙铭》等汉代名碑刻石,三国的《上尊号碑》《受禅(音 shan 善)表》《正始石经》等丰碑大碣,都是隶书的经典名作。就楷书而言,锺繇传世的《宣示表》《贺捷表》《力命表》等,是楷法极则;褚遂良祖籍禹州,禹州至今有褚河镇,颍河的一段叫褚河;颜真卿在洛阳请教张旭,写出《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壮烈殉国于河南汝南;以《龙门二十品》为代表的北朝碑志、造像记,是魏碑的艺术宝库,而魏碑最成熟书体,被誉为魏碑滥觞之源的“龙门体”也被世人临习关注;新安的千唐志斋,是一部“石刻唐书”,一部镌刻在石上的隋唐宋楷书史。

“作为中国书法重镇,河南知名书家多、创作水平高、社会影响广。近年来,河南书法界守正创新,同心砥砺,奋勇前行,建构起良好的书法发展格局与生态环境,在全国起到先行示范和标杆榜样作用。”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昕评价说,“河南是厚博而不失秀雅、豪放而不失灵气的‘中原书风’崛起之地。此次在河南举办十三届国展隶书、楷书展正当其时、恰逢其势,彰显了河南书法界服务全国的担当意识和承前启后的奋进作为,也是借力河南深厚历史积淀,倡导书坛承续传统、开拓创新,以经典意识、时代立场推动广大书家和书法工作者积极书写时代正大气象的深入动员。”

文化大省河南全面展示中原书风魅力和整体实力

我国的石刻文字起于秦,兴于汉,数量众多,是重要的古代文物遗存。汉代以后,碑石受兵燹、水患与禁碑观念影响而损毁、另作他用,开始大面积磨灭。据宋代以来文献不完全统计,河南汉代碑刻有著录但无实物或拓片存世的计一百七十二通,有碑石或拓片存世的四十九通。这些石刻对纂志征事,正经补史、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更是一座灿烂辉煌、取之不尽的书法宝库。此次“汉字中原——汉三阙暨豫地汉碑特展”共展出作品44件,含汉三阙拓片24件、豫地汉碑拓片20件。

走进展厅,最让人惊叹的是我国东汉时期现存唯一的神庙阙《嵩山汉三阙》的复制品和阙身整拓。其中《启母阙》刻铭,尤令人称奇,其西阙北面及东侧面上方为堂溪协篆书《启母阙铭》,北面铭文之下,即由其子中郎将堂溪典隶书《嵩高庙请雨铭》,经学家父子同铭一阙,堪为艺林佳话,令人激赏。河南汉碑有已知现存最早的墓碑《袁安碑》,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书籍碑《熹平石经》,以及魏晋名品《上尊号奏》《受禅表》《三体石经》《吕望表》,还有散落河南各地的汉碑残石、刑徒砖等。虽然数量有限,均为最佳拓本。

位于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中国石窟中古代碑刻题记最多的一处,有古碑林之称,今存碑刻题记2860余品,其中久负盛名的《龙门二十品》,成为闻名中外的书法艺术杰作。龙门石窟造像题记中的魏碑书法,是在中原文化与鲜卑文化民族大融合的背景下,在汉隶和晋楷及北凉体书法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更可视之为南北朝书风融合与创新之菁华。此次“文明的微笑——龙门二十品特展”共展出作品60件。

“龙门二十品”是龙门石窟众多造像题记中的一个最具代表性的组成部分。其中有十九品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期开凿的古阳洞中,另一品“慈香造像记”则位于慈香洞,均为北朝时期魏碑书法艺术的扛鼎之作。“南有兰亭,北有龙门。”时至今日,和“帖学”书法的代名词“兰亭”一样,“龙门二十品”,在某种意义上,已经不再局限于代言龙门石窟的魏碑书法,而升华成为“碑学”书法的一个代名词,日益成为一种书法文化的象征。

“从法度到意趣——千唐志斋唐宋碑志特展”精选了千唐志斋所藏墓志90方,其中隋志10方,唐志30方,宋志50方。

作为古代书法的重要载体,墓志真实地保存了古代书法的真实面貌。此次展览名品众多,如《田夫人墓志》《亡宫六品墓志》《袁公瑜墓志》《李邕墓志》《范仲淹夫人张氏墓志》《郭湜墓志》《崔藏之墓志》等都是书界公认的经典,直观展示了唐宋书法由“法度”到“意趣”的审美转换过程,让人一睹两代墓志书法的精彩之处,这种审美转换,体现了唐宋两代社会风气的丕变和书家思维方式的转变,也是两代书法家人生观、世界观在书法上的体现。

4月26日下午在郑州美术馆举行的学术讨论会上,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郑州大学书法学院副院长李逸峰、中国书协评论与文化传播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书协副主席刘灿辉、河南省评协副主席、千唐志斋博物馆馆长陈花容分别以《从“气象”到“法度”:河南汉代石刻遗存的书法文化价值》《近现代碑学视域中的龙门造像题记书法艺术》《从“法度”到“意趣”——唐宋墓志书法的审美转换及借鉴意义》为题作报告,与会者就相关问题与专家展开讨论交流。大家认为植根传统就是要把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美学精神作为创作的根基和资源,从文化根脉上深挖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精神和美学内蕴,结合现代审美语境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鼓励创新,是鼓励作者在沉潜传统、融古汇今、坚守正脉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汲古生新,守正创新。

书家汲取艺术养分的平台,大众感受书法文化的盛会

“这次展览不仅对书法界,对广大书法爱好者和群众来说,也真的称得上是一个书法盛宴。”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建会表示,“作为书法家,不仅要读帖临帖,还要深入生活,而展厅里汉三阙的立体展示,让人沉浸其中感受这种氛围,是一种超越时空的与古人的对话,对书法家的身心都是一种滋养。”

“河南的地理优势、在文化传承上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楷书展、隶属展在这里举办,绝对有它内在的必然和意义。对于写魏碑的我来说,河南更是我心向往之的地方。魏碑的主要遗存全在这里,这里是我们的根,我们所继承的传统就是这片土地孕育出来的瑰宝。”参与十三届国展楷书评审的知名书法家李松说,“我在这里见到了品相最好、最顶级版本的龙门拓本,非常惊叹、震撼。相信此次展览对时代书风的提倡、引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历史的尊重,对古典传统的尊重,给我们当代人提供了灵魂碰撞的机会。”

“这次国展精彩纷呈,让当代艺术创作与河南的历史文化资源结合起来,形成了很好的互动,充分体现了我们从经典中结合当代的审美来创作出符合于新时代的艺术作品,非常有意义。”中国书协评论与文化传播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书协副主席刘灿辉表示,龙门书法作为碑学书法的代表,具有鲜明的个性风格,受到广大人们的喜爱。“此次国展能看到很多优秀的作品出现在展厅,为观众带来了雄健刚强、具有时代精神的书法面貌。我相信魏碑书法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的喜爱,当代魏碑书法的发展也一定会越来越好。”

“特别感谢河南省的书法土壤,让我受到了河南新老书家的关心和爱护,从丰厚的书法遗存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入展作者代表、河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武盼龙表示,作为青年书法工作者,要感恩于这个新时代。“我们如今拥有完整的学科体系建设,并且享受着网络高速发展带来的便利,要把握好这些学习机会,写出传统之美,写出时代旋律,创作出更多精品力作,回馈时代。”

书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薪火承接,文脉维系。繁荣发展书法篆刻艺术,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人民群众的需要和渴望。

河南工业大学三位大二女同学结伴前来观展,虽为工科学子,她们也被中华传统书法文化所吸引。“小时候也临摹过,但后来没有坚持下去。看到展览预告,就来欣赏一下,受受熏陶。”曹文婧说。

小学三年级学生刘妙菡在父母在陪伴下前来观展。一直练习硬笔书法的她,刚刚开始尝试毛笔,感到笔锋、顿笔都不太好控制。“在展厅看到这么多名家的作品,心里很高兴,也认识到了日积月累的重要性,一想到书法是终身修习的,心态就没有之前那么急躁了。”

“书法作为一个艺术门类,从传统的书斋式的欣赏走向了展厅,书法学习者要用视觉艺术形式去理解传统文化精神,让书法文化发扬光大。”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郑州大学书法学院副院长李逸峰表示,此次展出的作品整体水平都不错,体现了守正创新的思想主流导向。此外,能够看到一些体现自己个性的作品,作者在创作当中抒发自己的情感,不造作,很自然,非常不容易。这也说明书法创作者越来越成熟,在取法传统、结合时代精神、表达自己的个性特点方面已经有了长足进步。尤其是更多年轻作者的入展让人喜悦,他们的迅速提高、成长,也增强了对书法高等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正如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方启雄所说,书法国展时隔近40年再次落户中原,是光荣和梦想,更是责任和担当。相信随着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增强,书法这一古老艺术必将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以多元手段展示书法之美,以虔诚之心打磨精品之作,以笔墨形象书写正大气象,书法所蕴含的中国精气神也定会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河南展区)在郑州美术馆精彩亮相》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中国(特殊)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老家河南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