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悠悠乡愁虎岭巷

2024-04-30 08:00 阅读量:4.5万+

华人号:龙岩文化研究会·岩声

悠悠乡愁虎岭巷

 ◎文/ 魏梅健

          说起龙岩城,自然会联想到中山路。中山路自西兴桥而入,穿越西门、南门,终达东门,全长千余米。在这条历史古街里,最繁华的路段当属西门头,即老大众饭店至西兴桥路段。在西门头,除了众人皆知的西宫巷和五彩巷外,还有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小巷——虎岭巷(虎岭头)。她南接中山街,沿龙津河北出龙岩华侨中学与北环路相接,全长约600米。这条小巷既没有西宫巷的历史积淀,也没有五彩巷曾经的繁华,而是以背靠虎岭名山而得名。虎岭巷面临龙津河,背靠虎岭山,依山傍水,龙岩八大景中占了两景,即龙川晓月、虎岭松涛,后人有诗句赞曰:“舟连晓月龙川碧,鸟落松涛虎岭悠”。实乃真正的风水宝地。当地的原住民以陈、魏、廖、章为大姓,还有刘、连、李等姓,人口不足千人。在巷口不远处有一座著名爱国老华侨苏振寿的府邸,被人称之为“番客楼”。苏振春祖籍龙岩社兴,由于爱国爱乡,乐善好施,长期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并为抗战和龙岩城解放做出突出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龙岩县侨联主席。

西兴桥

在虎岭巷河岸边,不知从何朝代起,种植了大片韭菜,远远望去,一片葱绿,韭菜园因此而得名,享誉八方,也因而成为了虎岭巷的一张名片。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政府城市扩建,在此建设沿河路,并兴建了农贸市场,韭菜园才一夜之间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今天的人们,只能在农贸市场正大门上依然可以看到由杨成武上将亲笔题词的“韭菜园市场”五个大字,那遒劲有力的大字,在夕阳下熠熠生辉,同时也在向人们昭示着韭菜园的前世今生。

韭菜园市场

韭菜是龙岩著名小吃清汤粉的重要佐料,也是逢年过节必备的食材之一,更是生活在此地的虎岭人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传统的龙岩宴席最后一道菜,即“芥辣生”(龙岩话“芥辣即芥末”),就是把韭菜烫熟后切成段,在盘子里围成圈并配点豆腐干,中间放一小碟芥末沾着吃,味道甚佳。虎岭人种植韭菜颇有讲究,从整畦、种植、培土、施肥、浇水到收割,都有一套十分严格和规范的流程,割下的韭菜头又白又嫩,叶子葱绿如油,十分诱人。中山街众多的清汤粉店所用的韭菜均来源于此。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在韭菜地里还套种了大量丝瓜,在种植季节,瓜藤畦畦相连,藤长叶茂,犹如迷宫一般。这里的丝瓜也特别有名,长长的丝瓜挂满菜园,最长的有15左右,深受市民喜爱,成为韭菜园的又一大特色菜品。

在虎岭巷里有一条水沟不得不提,因为这条水沟从小洋葫芦溪引水入巷,横贯全巷至中山路,除了浇灌大片农田和韭菜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那就是连接中山街两边的排污沟,起到冲刷污水的作用,保证街道两边的水沟水流不断,不腐不臭,那时的河水清澈见底,流水潺潺,鱼儿成群,儿时的我常与小伙伴们在水沟里抓鱼、挖泥鳅,乐此不疲,至今记忆犹新,十分怀念。

龙津河是龙岩人民的母亲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年端午节,在韭菜园边的龙津河段,都将自发的举行龙舟赛,比赛固定两支队伍参加,一支由虎岭巷村民组成,另一支由河对岸的西安村罗桥人组成,罗桥队自恃常年在河里捞沙,个个膂力过人,信心满满。比赛当天,河两岸人山人海,万人空巷。但每年比赛均以虎岭队胜出告终,罗桥人十分不服气,约定明年再赛。可到了明年端午比赛,又是同样结局,周而复始,从而延续多年。龙舟赛也由此成为岩城百姓津津乐道的一段佳话,也是虎岭人的骄傲。

每年的龙舟赛前后,都会迎来龙舟水,当年韭菜园旁的这段沿河堤岸虽有两三米高,但由于为了引水浇灌西门头李大厝后面的大片农田和生活用水,在河中央修建了一条约百米长的河陂,使韭菜园一侧河水最深处可达3米多,上游洪峰来时,水势凶猛,常常没过韭菜园河岸,淹没农田和菜园,并冲入民房。当地百姓为躲避洪水,夜夜派人堤上值守,一旦漫堤,便鸣锣示警,居民纷纷携儿带女,挑着行头,往后山或高处转移。据史载,最惨的一次洪水是一九四七年六月十五日,整个韭菜园一片汪洋,农田菜园被毁,房屋倒塌不少,龙岩博物馆和我家至今保存有当年洪水过后的惨景照片。这条河虽然常有水患,给当地群众造成不小损失,但每年的夏天,由于水质好,水面宽,且深浅皆有,却是天然的浴场,来此游泳消暑的人络绎不绝,高于水面2米多的河岸也成为天然的跳台,胆大水性好的游泳高手常在此表演高台跳水,引人注足观看,博来阵阵喝彩声。直至后来政府建惠民桥,拆除河陂,水位降低,水患从此不再发生。

说到这段河,还发生过两件奇事,一是某年发大水,当地一刘姓妇女,身材肥胖,为了捡上游飘下来的木料,不慎跌入水中,顺洪水漂流百余米至西兴桥下,被人用竹竿救起,也许是浮力大的原因,居然毫发未损。二是一廖姓女孩,当年仅十余岁,因河边洗衣不慎落水,不识水性的她居然在河面漂流几十米,后被人发现救上岸,请监狱医生施人工呼吸,捡回一条性命。这真是一条充满传奇的河!

据民国时期县志记载,解放前,虎岭巷有一座和尚庙(清凉庵)和一座只有4名尼姑的尼姑庵(普陀庵)。解放后,政府征用尼姑庵,改建成福建省第一监狱,专门关押重刑犯,而4名尼姑则由政府在庵前建房予以安置,共同生活,3名老尼去世后,仅存的连姓小尼本是江山山塘村郭家人氏,不知何因,从小出家于此,还俗后招一外地郑姓裁缝上门,从此过上凡人生活。而监狱也于六十年代迁至现闽西监狱处,这里成为龙岩地区公安干校。在尼姑庵的附近,还有一所始建于19292月的私立明德小学,当时有学生6个班232人。该校一直办学到解放后才改为龙岩地委党校。

虎岭巷有山、有水、有故事。岁月蹉跎,往事如烟。昔日的韭菜园早已不复存在,替代她的是宽阔的龙川北路,虎岭巷也因市政建设,仅存中山街至市委党校这一段小巷。人们对韭菜园的印象已化作遥远的记忆,并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唯有韭菜园市场矗立于此,成为留给后人的唯一印记。

 

节选自《岩声》2020年第四期。

《岩声》,国内统一刊号:CN-35 ( Q )0135,是研究龙岩文化,联系海内外龙岩华人华侨情谊,宣传龙岩历史,讲好龙岩故事,保护、弘扬、传播侨乡优秀传统文化的期刊。立足龙岩,联谊全球。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悠悠乡愁虎岭巷》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中国(特殊)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龙岩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