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如何应对儿童肠套叠?

2025-05-15 17:10 阅读量:1万+

华人号:健康之路

作为家长,您是否曾遇到过孩子突然哭闹不止,还伴有奇怪的果酱样大便?如果有,这时候您可要警惕了,因为这可能是孩子的肠道在悄悄地玩一场“俄罗斯套娃”游戏——肠套叠。

01
什么是肠套叠?

肠套叠,简单来说,就是孩子肠道的一部分肠管及其系膜套入了另一部分肠腔内,就像我们玩的“俄罗斯套娃”一样,一层套着一层。

肠套叠的发病年龄以2岁以下婴幼儿最多见,尤其是4~10个月的婴儿。在男孩中的发病率是女孩的2~3倍。季节和气候与发病率也有一定的关系,春季多见,可能与此时期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和腺病毒感染较多有关;夏、冬季次之,秋季相对少见。

02
肠套叠的病因有哪些?

肠套叠的具体原因目前还不完全清楚,有几个因素可能与此有关:比如,孩子添加辅食后,饮食结构改变,肠道可能不太适应;还有病毒感染,像肠道腺病毒、轮状病毒,都可能引起肠道功能紊乱,诱发肠套叠;孩子的肠胃调节神经发育还不成熟,食物、炎症、腹泻等因素都可能刺激肠道,引起肠道痉挛,导致肠套叠;肠系膜过长、回盲部活动度过大、肠息肉等也会引起肠套叠。

03
肠套叠有哪些症状?

1.腹痛。大龄儿童会描述肚子疼、肚子不舒服,而小宝宝们则只会通过阵阵哭闹来表达不适,这种哭闹通常无法安抚,是孩子们表达身体不适的方式。腹痛为阵发性、规律性发作,表现为突然发作剧烈的阵发性绞痛,患儿哭闹不安、屈膝缩腹、面色苍白,持续数分钟或更长时间后腹痛缓解,间歇10~20分钟后伴随着肠蠕动的出现又反复发作。

2. 呕吐。肠道的“交通堵塞”会导致孩子出现呕吐现象,可能呕吐食物、“黄疸水”,严重的可能会出现吐血的情况。刚开始为反射性,呕吐物含乳块和食物残渣,随着肠梗阻加重,可含胆汁,晚期可吐粪便样液体。

3. 异常大便。孩子的大便可能会变得异常,可排出稀薄黏液便,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胶冻样果酱色的血便,这是肠道发出的紧急求救信号。

4. 腹部包块。部分患儿在两次哭闹的间歇期,可以在腹部触及腊肠样、稍活动并有轻压痛的包块。

此外,患儿还可能有发热症状;因呕吐较长时间不能进食,可能出现脱水、低血糖等症状,导致孩子精神差。若肠套叠时间过长,还会造成肠道缺血坏死,可能出现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04
肠套叠的辅助诊断——超声检查

面对儿童肠套叠这一紧急情况,及时的诊断至关重要。除了医生的判断之外,超声检查作为一种简便、无创、无辐射的检查手段,在肠套叠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无创、无辐射。超声检查不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检查创伤,同时诊断准确率高,使肠套叠得到早期诊断,为其治疗争取时间。

2.可重复性好。超声检查的可重复性好,可对患儿腹部情况进行动态观察,医生可将之与患儿的临床情况相结合,通过综合分析进行定性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3.排查严重病例。可观察肠套叠肿块内部肠系膜是否有彩色血流信号,发现肿块内部发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还可观察腹腔积液情况与透声状态,从而对出血坏死性肠套叠进行排查。

05
肠套叠的治疗

一旦确诊肠套叠,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订治疗方案。对于发病时间短、全身状况良好的孩子,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如空气灌肠或水压灌肠等,帮助肠道恢复正常,水压灌肠可在超声引导下完成。如果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孩子情况较差,则需要手术治疗。肠套叠治疗后,超声检查也能及时准确评估治疗效果,查看肠管是否完全复位。

06
家长如何应对?

作为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合理添加辅食,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和保暖,预防肠道病毒感染,同时也要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

当孩子出现疑似肠套叠的症状时,一定要保持冷静,立即带孩子就医。在治疗过程中,家长们的细心照顾同样重要。孩子术后需要一段时间的禁食,让较弱的肠道得到休息,然后从流质饮食开始慢慢恢复到正常饮食。同时,孩子需要充足的休息,家长的关爱和支持是孩子心灵的良药,能帮助他们从这次肠道“冒险”中恢复过来。

总之,肠套叠虽然听起来有点可怕,但只要及时发现并治疗,大多数孩子都能很快恢复健康。

漳州正兴医院主治医师 杜云艳/文

漳州正兴医院副主任医师 吴群才/审

来源:漳州正兴医院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如何应对儿童肠套叠?》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南非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健康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