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6 10:20 阅读量:1.8万+
华人号:大美洛江石头记得所有故事
当蔡襄最后一次走过这座桥时 他没有写诗 只是摸了摸石栏 他知道 真正的碑文要刻在时间里
中国第一座 跨海梁式大石桥 这“三绝碑”,书法绝、文章绝、镌刻绝。但最绝的是——全文仅153字,却无一句提己功。
看这“水阔五里”四个字,藏着多少惊涛骇浪?“糜金一千四百万”背后,是二十万泉州人三年不闻肉香。最重的笔锋藏在碑阴——蔡襄那个被海风蚀去棱角的签名,是刺进洛阳江潮汐里的定海针。
明人加高一米桥面,不是要刺破苍穹,而是与上升的海平面谈判;1932年的钢筋混凝土,为古桥镀上了一层坚硬的外壳。
二十三块残碑,是二十三道年轮。每次重修都不是修补,而是与近千年前的蔡襄隔空击掌——“桥还在,承诺就算数”。
桥头屹立的四位护桥将军,宋人刻他们怒目镇海,明人赋予他们抵御天灾的使命,今人为他们盖上避雨亭。即便风云如何变幻,它们依然如初镇守此地波涛。
他们看过倭寇的刀、番邦的商船、红领巾的笑脸。但盔甲里藏着的,依旧是“渡万安之险,民莫不利”的殷切初心。
1993年的那次大修,发现个秘密:北宋桥基用的牡蛎,居然还在生长。小小的牡蛎在千年光阴流转中,将石头抱成了珊瑚。
这不是桥,是活着的文明基因库。当西方用钢铁征服海洋时,中国人在洛阳江种下一座桥,它的年轮里藏着所有关于大自然共生的密码。
近千年后,当我们用声呐扫描这座桥的脉搏,探测到的不仅是这座桥的工程精度,更是华夏文明最深邃的基因:建桥不为征服,只为让潮汐与人心,都能找到归途。
所有坚固的,终将源远流长。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