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财说明白】债市“科技板”:谁能发?谁能买?

2025-05-08 15:39 阅读量:7k+

华人号:华声中国
 

  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证监会公告〔2025〕8号,下称公告)。

  同日,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服务新质生产力的通知》(下称交易所通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推出科技创新债券 构建债市“科技板”的通知》(下称交易商协会通知)。

  当日举办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债券市场“科技板”的相关政策和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

  业内人士认为,公告及通知提出的各项支持政策是债券市场“科技板”的重要配套制度安排。到底哪些机构可以发科技创新债券?哪些投资者可以购买?

  谁能发?

  监管部门首次提出债市“科技板”是在今年3月。

  3月6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潘功胜表示,为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证监会、科技部等部门,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

  事实上,债券市场过去多年在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方面,亦采取了较多措施。

  根据中金公司3月发布的研报,在交易所市场发行的科技创新公司债券2021年始发、随后每年发行量不断增长,截至目前共发行1053支1.17万亿元。2022年5月交易商协会升级推出科创票据,截至目前每月均有新发,累计已发行1427支1.26万亿元科创票据(不含混合型科创票据)。

  除了这两大品种外,银行间市场还有高成长债、混合型科创票据,交易所市场还有创新创业公司债券、高成长产业债等多个科技创新大类品种。

  中债资信4月发布的文章指出,据该机构统计,截至2024年12月末,存量科创债/票据共计1261只,额度1.62万亿元,涉及主体542家,其中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存续规模占比分别为69.05%和30.95%。该文章称,整体来看,科创债券自推出以来,已支持500余家企业融资逾2.15万亿元,近几年规模不断扩容。

  多名专家指出,此前科创债券中以高信用等级国央企为主,民营、低信用等级主体的参与程度较低。他们认为,从支持科创债发行到创设债券科技板,建立多层次债券产品体系将更进一步。

  “科技板”落地后,哪些机构可以发行科创债?

  本次公告明确,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下称股权投资机构)等三类机构可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科技创新领域投融资。

  交易商协会通知指出,科技创新债券是指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注册发行的,用于支持科技创新领域发展的债券。发行主体包括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

  交易所通知则提到,在继续支持科创企业类、科创升级类、科创投资类和科创孵化类发行人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的基础上,新增支持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对中新经纬表示,与此前相比,新增上述金融机构作为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主体,将拓宽金融机构科技贷款,债券、股权和基金投资的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各类型融资的能力,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相关政策出台后,汇丰第一时间与包括境外主体在内的潜在发行人沟通。”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债务资本市场负责人叶善扬对中新经纬表示。

  另外,公告还指出,发行人可灵活选择发行方式和融资期限,创新设置债券条款,包括含权结构、发行缴款、还本付息等安排,更好匹配资金使用特点及融资需求。

  交易所通知进一步明确,支持发行人设置预期收益质押担保、知识产权质押担保、可转换为股权、票面利率与科创企业成长或募投项目收益挂钩、以募投项目收益现金流为主要偿债来源等创新条款。

  “这些创新条款将有助于提高债券投资价值和退出机制的灵活性,进而提高科技创新债券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冯琳表示。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团队认为,中国从2021年开始发行多种科技创新类债券,但以国企、高等级债券为主,行业集中于建筑装饰、非银金融等,预计新发行的科技创新债券将增加对民企、高风险债券和科技主体的支持。

  此外,联合资信工商评级一部技术总监李小建认为,债市“科技板”具体落地还需建立发行分层管理体系。根据企业信用资质、行业特点、经营状况等指标,对企业进行分层分类管理。对信用资质较好的优质企业,简化发行流程,提高发行效率,并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如降低发行门槛、提供绿色通道等。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向中新经纬表示,一系列针对科创债的政策组合拳,有助于精准破解科创企业融资痛点。具体而言:第一,通过增信机制降低中小科技企业发债门槛,以长期限债券匹配研发周期,流动性支持措施(如纳入基准做市品种)增强二级市场吸引力。第二,科创债有望成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核心枢纽。

  哪些投资者能买?

  公告明确,各类金融机构、资管机构和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保险资金、养老金等可投资科技创新债券。鼓励创设科技创新债券指数以及与相关指数挂钩的产品。

  三大交易所发布的通知提到,引导投资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债券投入。支持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创设投资于科技创新债券或挂钩科创相关指数的专项资管产品。推动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创设科技创新债券类ETF,支持科技创新债券类ETF通过质押、做市等机制提升流动性。支持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大对科技创新债券及科技创新债券相关产品的配置。

  交易商协会发布的通知则提到,引入多层次风险偏好的投资人,提升二级市场流动性。探索通过定向协议方式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投融资双方可就信息披露要点、发行条款、中介机构责任等进行协商确定。

  叶善扬认为,债券市场“科技板”的推出将拓宽科创企业的融资渠道和降低融资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和证监会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中明确了各类金融机构都能购买科创债,这不仅扩大了科创债潜在投资者的范畴,也为金融机构投资者提供更多与科技创新相关的债券产品。

  从已经在交易所发布募集说明书的科创债券来看,多只科创债的发行对象为专业机构投资者或专业投资者。

  如,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拟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50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券,5月7日,该项目状态更新为“已受理”。其募集说明书指出,本次债券发行对象为专业机构投资者。专业机构投资者应当具备相应的风险识别和承担能力,知悉并自行承担公司债券的投资风险,专业机构投资者需要符合《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限定的资质条件。本次债券发行完毕后,也将仅限于专业机构投资者范围内交易流通。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拟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20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目前项目状态为“注册生效”。其募集说明书提到,本次债券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

  除专业机构投资者外,自然人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成为专业投资者?

  根据证监会2022年修正的《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符合下列条件的自然人是专业投资者: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者最近3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具有2年以上证券、基金、期货、黄金、外汇等投资经历,或者具有2年以上金融产品设计、投资、风险管理及相关工作经历,或者属于经有关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获得职业资格认证的从事金融相关业务的注册会计师和律师。

  那么,个人投资者是否能买科创债?冯琳表示,银行间债市仅限机构投资者参与,普通投资者理论上可以在交易所认购及交易公司债,但限制条件比较多。例如,仅限面向投资者公开发行的且资信状况符合规定标准的公司债,可以择券的范围很有限且收益率偏低,同时,要求普通投资者申请资格认定前20个交易日名下金融资产日均不低于500万元,或者最近3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等。因此,个人投资者直接到交易所认购、交易科技创新债券的门槛高、难度大。

  不过,冯琳亦指出,监管鼓励金融机构创设科技创新债券指数以及与相关指数挂钩的产品,个人投资者可以购买科技创新类债券ETF等金融产品,间接参与科技创新债券投资。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财说明白】债市“科技板”:谁能发?谁能买?》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温哥华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财经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