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遇见烟台山 | 从建筑风格带你走进“万国建筑博物馆”

2020-04-11 11:39 阅读量:3.3万+

华人号:福州见闻

福州·烟台山

万国建筑博物馆

17国领事馆

33家洋行

8座教堂

3家教会医院

11所教会学校

......

01.传统建筑形式

传统建筑形式是指近代西方殖民者侵入亚洲以前,中国传统的木构建筑体系,主要“大式”和“小式”两种。

“大式”主要指级別较高的官方建筑,大多采用复杂的斗拱,施以彩画;“小式”则指民间的传统做法,使用简单的斗拱或不用斗拱,梁柱不施彩画等,包括一般民间所说的“官式大厝”在内都属于“小式”做法。

仓山的“大式”建筑很少,天宁寺已毁,目前仅存安澜会馆一处。“小式”建筑则有蔡忠惠公祠、晓庐(朱厝庵)、忠烈路陈宅、观井路的罗宅、洪宅等。

02.殖民式

也称“券廊式”,是17世纪英国殖民者来到南亚印度贝尼亚普库尔后,为适应当地炎热的气候和应对当地土著的激烈反抗所形成的一种通风、遮阴、具有很强防卫性的的建筑形式,称为“Bungalow”。

这种建筑的主要特点是:四面有宽阔的外廊,中央开间为楼梯等交通枢纽,左右对称地分布两间或四间房间,每个房间开两个门,一个集中在中厅中部,另一个在靠近转角的外廊上,殖民者可以很迅速地通过中厅穿行于四角,方便抵御。由于早期殖民式建筑的外廊是用连续的拱券支承的,所以又称“券廊式”。

殖民式建筑发展到后期,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券廊,而是引进了西方古典主义甚至巴洛克等装饰元素,建筑也越来越精致。中国殖民式建筑大多呈现晚期风格,立面装饰变化较多,一般下层还保留发券做法,上层则取消拱券,柱头、檐口等处的装饰也大为增加。仓山现存的及近年拆毁的殖民式建筑有:天祥洋行(爱国路2号)、汇丰银行福州分行、同珍洋行(美丰银行)、原法国领事馆、旗昌洋行办公楼(三丰洋行)、美国领事馆宿舍、有利银行、闽海关副税务司官邸等。

03.英式浪漫主义

东南亚的槟榔屿、新加坡、马六甲等地早在18-19世纪就成为英国的殖民地,深受同时期英国建筑的影响。这些地区又是福州十邑华侨聚集之地,在民国之后伴随华侨的返乡潮而传入福州。英式建筑在仓山地区的民国建筑中占主导地位,其又细分为以下几类:

维多利亚式风格

仓山并没有哪座建筑是纯正的维多利亚建筑风格,但绝大部分的居住建筑都呈不同程度简化的维多利亚风格,其中以公园路-积兴里、康山里-马厂街、施埔路、龙峰里、池后弄等地最为密集,以西林小筑、振庐等较具代表性。

哥特复兴风格

哥特复兴风格也称维多利亚哥特,是19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流行于英国并传播到欧洲大陆的一种建筑形式,是浪漫主义( Romanticism)巅峰时期的建筑风格,它的流行主要是在反法同盟背景下,与法国拿破仑的新古典主义( Neoclassicism)风格对抗。

现存的维多利亚哥特式建筑有三处。它们是圣约翰堂(石厝教堂)、英华书院力礼堂、陶淑女子学校教堂,已经拆毁的圣马可书院礼拜堂(三一堂)也属于此风格。

安妮女王式

安妮女王式即流行于英国安妮女王时期的半露木建筑风格,仓山唯一类似安妮女王风格的建筑是鲁贻图书馆。

04.中西合璧建筑

洋门脸

洋门脸式,即内部主体建筑为传统木结构建筑,外面或仅仅沿街面包裹一层砖砌外墙,墙面尤其是沿街立面则采用西洋建筑装饰手法,其中以新古典主义和巴洛克手法使用得最多,使得整个建筑“看起来”像个洋楼。

福州的洋门脸建筑主要分布于中亭街、双杭一带,仓山的洋门脸建筑实例较少,主要有月宮照相馆、沈绍安兰记脱胎漆器店、聚发棺材店等。

柴栏厝与广式排屋

“柴栏厝”源于南洋,在“五口通商”之后传至仓前山。一般由3-5家合伙择地建房,面宽3-5米,有6扇5直或4扇3直,每户1直。其采用的“雨淋板”源于英国,平面融合了福州传统民居的布局。发展至后期,已形成主体建筑纯木构平面简化为近代里弄住宅、院门西化的格局。广式间排可以看做是柴栏厝的发展,具有岭南建筑风味的广式间排,典型如金峰里的金峰别墅、巷下路的吉庐等。

仿中式

福州的近代建筑中有一个奇异的现象,就是出现了在纯粹的西洋建筑中刻意模仿本地民间建筑形式的做法,这种现象在近代建筑中比较罕见。最为典型的是曾位于公园路的陶园大院和龙峰小筑,陶园大院模仿民间的马鞍形烽火山墙,龙峰小筑则模仿传统亭阁。

教会“中国式”

所谓“中国式”并不是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而是20世纪初在华教会仿造的“中国式”建筑,是西方教会鉴于早期吸纳教徒良莠不齐、部分教徒仗势欺人,造成深刻的民族矛盾,为缓和矛盾,向本地居民表示善意的做法之一。这类建筑共同的特点是西式主体上加一个类似中国宫殿的屋顶;表面装饰上也尽量采用东方特色的纹饰,但因设计人对中国传统构造不甚了解,整体形象上也和中国传统建筑有明显的差别。在仓山地区的教会“中国式”建筑有两处,一处是华南女子大学校舍,包括马莲彭学院(胜利楼)、谷莲堂宿舍(民主楼)和程吕底亚宿舍(和平楼)三座。为新古典主义墙身加中式屋顶。另一座为塔亭医院附属护士学校(白鸽楼),为现代主义墙身加歇山顶。

05.其他风格

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 Gothic architecture)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及末期的建筑风格,又称“高直式”建筑,主要用于教堂等公共建筑中,建筑一般高耸瘦削,大量采用尖形拱门、束柱、肋状拱顶与飞扶壁等手法。哥特建筑风格的出现,使古罗马建筑粗笨的形象变得轻巧,特别是飞扶壁的使用,大大扩大了厅堂建筑的使用空间。在仓山,唯一的哥特式建筑是位于泛船浦的圣多明我会主教座堂(泛船埔天主堂)。

罗马风建筑

中世纪罗马风是9-13世纪流行于欧洲的建筑风格。其特点是模仿早期基督教建筑,并首次将高塔作为建筑重要的形式元素;拱券代替柱式,成为立面的重要装饰元素。仓山的罗马风式建筑仅三一中学思万楼一处。

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 Classicism)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思想启蒙者用来冲击教会哥特式建筑风格,从古希腊、古罗马遗址中考证出来的一种建筑形式。最初单纯模仿希腊山花柱式和罗马穹窿,最后定型为上下三段、左右五段、中央山花的通用形态;欧洲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最终被巴洛克、洛可可风格取代。现在的仓山,已经没有古典主义建筑实物留存,但在历史照片中,发现改建前的天安堂是比较典型的古典主义建筑。

新古典主义

18世纪中后期,法国等一些欧美国家出于一种炫示“纪功”心态,再次提倡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即新古典主义( Neoclassicism)建筑,又称古典复兴建筑。仓前山地区唯一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为位于麦园路的美国驻福州领事馆办公楼(在1927-1930年间以民居改建成现状)。改造前的居住建筑可能受到新艺术运动的影响,但在改造中则以新古典主义风格为主,使用塔司干柱式、仿希腊式檐口设计。

俄式建筑

欧洲文艺复兴古典主义流传到俄国,受俄国气候及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形式有了一定简化,并吸收了本国木构的部分元素,形成俄国自己的建筑特色。仓山唯一的俄式建筑为俄国领事官邸,可惜最能体现俄式风格的木构门廊前些年被错误拆改。

苏式古典主义

俄国十月革命后,为表示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主义建筑决裂,再次提倡使用彼得大帝时期的古典主义建筑形式,但因设计水平与技术工艺的差距,在细节上显得较为粗糙。1949年以后,这种形式随“苏联援助”而传入中国,福州也修建了一批具有苏式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仓山的苏式古典主义建筑实例有:仓山影剧院、仓山小学礼堂、福建师范学院外国语言学系等。

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即所谓“国际式”的基本特征是工业化和模数化,反对装饰,尤其反对用新材料新技术去塑造西方传统的建筑形式。它把人类的生活简化为有限的几种简单模式,忽视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在20世纪后期受到普遍的批评。仓山的近代建筑中,属于“现代主义”风格的只有协和建筑部办公楼、桥南公益社、陈庐、张珠治宅等寥寥几座。此外,加层前的马高爱医院北立面也具有部分现代主义的特征。仓山1960年以后建造的房子,则绝大多数都属于现代主义风格。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遇见烟台山 | 从建筑风格带你走进“万国建筑博物馆”》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斯洛伐克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