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2 22:37
华人号:华人头条-珀斯文/星雲大師
我个人也认为,一个青年学子一生没有亲近五十位到一百位大善知识,没有听过他们几句立身处事的教示,是不容易成功的。你说,真正的孤家寡人哪里能做皇帝呢?你要想地位很高,你必须要有干部、必须要有群众、必须要有合作的团队。所以,在《华严经》里面提到事法界,理法界,到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其实就是要我们在做人处世、应事接物中,了悟法界圆融的真理,享有欢喜自在的人生。
三、人间佛教的神圣真理
当然,人间佛教也不是说一下子就能可以完成自己;以我的生命体验所见,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一日修行一日功,日日修行日日功。你能通达佛教所谓般若、中道、缘起……,这许多「人我一如」的大乘真理,就是我们信仰的神圣性,也是人间佛教与佛相应的神圣真理。
因此,你说在人间佛教里面,能有一碗饭吃,不神圣吗?在人间佛教里,能可以获得生命的成长,得到欢喜,得到因缘、助缘,不神圣吗?人家跟我们一个微笑、一个握手、一个点头,那不是神圣吗?我肯得给人布施,肯得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这不是神圣吗?
甚至于现在提倡的「三好运动」,就是让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能可以做到「身做好事、口说好话、心存好念」,这还不够神圣吗?信仰就是神圣,修行就是神圣,自己从凡夫慢慢的净化,到成圣、成贤,就是神圣的信仰之功。
依此看来,人间佛教就是佛教。其实,佛教是佛陀在人间对人说的,当然是人间佛教。当初,印度很多外道的修行方式稀奇古怪,背离人间的常理,与道相违。佛陀基于悲悯,为了降伏九十六种外道,不辞辛苦度众弘法,虽然成果丰硕,但终因众生的思想、习性不同,难以统一。尤其像提婆达多逆师叛教,企图藉标榜苦行来称雄做主,但最后都是失败的。
佛教不主张乐行,因为太过的人间欲乐,热烘烘的,会迷失自己;但也不标榜太冷淡的苦行,即使因此而赢得别人的崇仰,这种冷冰冰的苦行人生,对于社会大众又有什么利益呢?真正的人间佛教应提倡缘起中道,如佛陀之所说、所行。
所以,今后佛教的出路,应真正依止佛陀的人间佛教教示。所谓「人成即佛成」,把人做好,人人能开悟,还怕不能成佛吗?
另外,佛陀教我们度众生要用「四摄法」,要发「四弘誓愿」,要我们重视在生活里面衣食住行、行住坐卧的修行,并且要能将这许多超越的、高远的、深长的义理,运用在日用之中,让自己在人间的生活,获得安宁,获得自在,获得洒脱。20250320
(待續)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