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0 19:41 阅读量:8k+
华人号:光明网光明网评论员: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这是时隔12年后,党中央对这一重磅条例进行修订。
修订后的《条例》,新增了不少内容,这些内容表述朴实化、生活化,都是广大民众时常关心关注的事关民生发展的细节。这也是新《条例》的一大亮点,以最直白的话语让民众读得懂党内法规,也以最简洁的表述让民众体会到党厉行勤俭节约、抓好作风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比如,《条例》新增了不少表述,包括“带头过紧日子”“腾出更多资金用于发展所需、民生所盼”“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不得提供香烟,不上酒”“严禁购置奢华物资设备”等。这些表述延续了此前《条例》的框架和整体要求,针对近年来发生的一些具体事件典型案例所呈现出的铺张浪费、“四风”问题等新问题,新增和修改了相关表述,给出了解决方案。也因此,《条例》修订之后,和上一版《条例》一样,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为的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民众眼中过紧日子的最直观体现。过紧日子,意味着相关部门在编制“三公”经费时,通过压缩“三公”经费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将财政资金转移至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事项中。在一些省份,当地通过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公共财政优先安排保障教育、科技创新、医疗卫生健康服务等重点领域支出。财政部数据显示,2023年,各级财政用于教育等重点民生领域的支出比2019年增长了25.5%。“三公”经费支出减少,而民生领域支出大大增长,这当然是群众所乐于见到的结果,也是他们对于党政机关改进作风建设的希望。
当然,过紧日子并不意味着党政机关不办事、少办事,而是对党政机关提出更高要求,在有限资金内,办更多事和办更多好事。这实则是一种结果导向性规定。一地一事的发展目标是确定的、可预期的,很多民生项目都需要得到财政资金的支持,但资金拨款总是有上限的,怎么办?就需要过紧日子,把一分钱花出十分效益。
就如在很多群众心中,他们并不理解一些政府工程兴建的意义和目的。因此,修订后的《条例》就针对一段时期内出现的个别地方大兴土木、花费千万乃至数亿元的形象工程的现象,规定严禁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防止重大决策失误造成严重浪费。这不仅是为了帮助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同时也是过紧日子的具体举措之一,把更多的资金留在更能够让民众感到满意的项目之上。
总体看,《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修订亮点颇多,并且实操性、针对性强。结合当前社会发展语境,对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具有重要意义。当党内法规进一步拧紧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我们的社会必将发展得越来越好,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成色只会越来越足。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