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3 23:59
华人号:法国侨报
2025年5月13日,我和英姐、珍姐、爷叔一行人,从巴黎来到郊外的怡黎园(Le Jardin Yili)。这是法国第一座以苏州园林风格建造的中国园林,由康群威与石巧芳夫妇倾心打造——他们是园艺师与建筑师,更是用半生执念书写文化桥梁的行者。
园中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琴棋书画、梅兰竹菊,俯拾皆是。这里像一幅流动的水墨画,更像一处漂泊海外游子的精神栖所。我们在亭台之间缓步,在花影之下品茗……
行至竹林,英姐忽然低声感叹:“怎么一根春笋也没有?”我也随之轻轻蹙眉。春笋,本该是这片翠色的灵魂,而如今却仿佛藏匿不见。我们有些遗憾地准备离开,就在这时,庄主巧芳笑眯眯地说:“知道你要来,我特别给你留了一片竹林呢!”
园主巧芳。我们认识20多年,平日联系寥寥,但只要一个电话,旧情便如春风拂面。她笑着领我们穿过一段迂回曲折的石板路,来到园中一隅秘境。果然,一大片青翠欲滴的竹林中,春笋破土而出,根根挺拔,如剑直指青天……
珍姐和爷叔来自上海,一见春笋就两眼放光,仿佛回到了童年的弄堂厨房;英姐虽来自山东,却早已被我们“传染”了对笋的热爱。我们在巧芳的带领下,兴奋地拔呀拔,欢笑声洒满林间……
站在那片翠竹之间,我忽然想起“竹子定律”:竹子用了四年时间,仅仅长了三厘米,埋在土中。但从第五年起,却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长,仅六周便破地而上、高达十五米。那四年,它只是静静地、坚定地扎根。
古人亦早已识得竹之真意。苏东坡曾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郑板桥更在诗中写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便是竹的精神——不张扬,却有不屈之志;不喧嚣,却始终挺立风中。
更让我感动的是,当巧芳得知我最近拜师学画竹时,毫不犹豫拿起毛笔,俯身画了起来。她一边示范,一边细细讲解:“画竹,要画得有骨有节,虚实间见气韵。”她的每一笔,都像是将竹子那种不言不语、却始终向上的力量注入我心。
那一刻,我望着她,忽然有些湿了眼眶:我们之间的友情,不正如这竹子——多年不语,却从未断根……它潜藏在生活的土壤中,静默蓄力,在某一个不经意的时刻,以一片翠绿回应彼此的等待……
穿过那一片竹林,隔着时光,我真的看到了——她为我,始终留着的那一份温柔……
作者 钱海芬
推广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