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男孩子长大后和妈妈不亲了?三个重要阶段错过后悔一生
没想到,小孩一声不吭走开了,留下了满脸尴尬的朋友:
“哎,我这儿子,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去年上初一刚接回来,你看,和我一点都不亲。
没少亏待他啊,别人有什么他也有,但就是和我没话说,搞得不像亲生儿子一样。”
刚开始看到孩子冷漠,不爱搭理妈妈的样子,确实感到奇怪。
特别是,在他出生到6岁,6岁到13岁,14岁到成年,这三个成长阶段都需要父母的科学照顾和正确抚养。
尤其是妈妈,更应该随着男孩的成长,不断调整自己的养育方式。
忽略男孩的成长所需,往往容易影响亲子关系的建立,破坏男孩正常的发展秩序。
热播剧《以家人之名》中,男孩凌霄的遭遇最令人揪心。
对他极度冷淡,不好好给他做饭,整天沉浸在丧女的悲痛当中。
甚至当他的面,和丈夫大动干戈,推翻餐桌,气急败坏指责他是杀死妹妹的凶手。
最后,妈妈更是狠心抛弃他,远走他乡,十几年来对他不闻不问。
但长大后再次见到妈妈时,满脑子全是被忽视、抛弃的压抑,根本无法和妈妈和好如初。
许多妈妈看来“无关紧要”的早期照顾缺失,其实是埋在母子关系里的雷。
但缺乏爱和陪伴的童年,早就切断了男孩和妈妈间的亲密感。
节目《畅所欲言》中,从小就得不到妈妈关注的刘先生便是如此。
因为哥哥出生很坎坷,动过大手术,所以妈妈把爱全都倾注在哥哥一人身上,对他没有过多的陪伴和关心。
十多岁便独立离家,去外地闯荡,遇事从不主动跟妈妈讲,过年也不回家。
妈妈怪他不孝顺,他却怨妈妈不爱他,没给他足够的母爱和温暖。
大量研究表明,孩子的幼龄期,是和父母建立爱、亲密和安全的最关键时期,母亲的哺乳、拥抱、抚摸和亲吻无可替代。
6岁前男孩的安全感,主要来自妈妈的关爱和悉心照料。
那么将来无论怎么努力,都很难再跟儿子建立起牢固的亲密关系。
所以,请在他渴望拥抱时展开双臂,寻找回应时给予关注,不安时告诉他“妈妈爱你”。
相信他这份被满足的早期依恋,定能让他拥有被爱的确信。
明明儿子6岁前还挺讨人喜欢,现在却成了永动机,管也管不住;
分分钟都有奇奇怪怪的念头,一不留神就被他气到七窍炸裂;
跟他讲道理,左耳进右耳出,全当耳边风,到头来还吃力不讨好……
于是很多妈妈选择了打压、控制和怒吼,以至于母子关系越来越僵。
妈妈知道后,对他又打又骂,还扣他的零花,不让他买书看。
一次,他私藏的小说被发现了,当着全家人的面,妈妈恶狠狠将小说撕得稀巴烂。
那件事情后,他心怀芥蒂,做什么事都防着妈妈,也不愿和妈妈多说半句。
和他的遭遇截然不同的,是纪录片《小小少年》里的殷然。
这个对虫子几近狂热的孩子,背后站着一个无限支持他爱好的妈妈。
刚开始,他对虫子感兴趣,妈妈没有嫌弃或否定,而是陪他一起研究,想了解虫子有趣在哪。
养虫的术语很多,晦涩难懂,但妈妈始终放低姿态,像学生一样跟儿子学习。
她的支持和理解,让殷然收获自信,继续坚持自己的爱好。
“男孩的少年期,正在感受来自内心世界的召唤,开始尝试着成为男人。”
妈妈的批评、指责,只会给他带来强烈的无力感和挫败感,让他觉得“我什么都做不好,我特别糟糕”。
只有妈妈的认同和肯定,能激起他的生命活力,让他拥有不断挑战自我的底气。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当他兴高采烈告诉你自己的新发现,或展示自己的热情时,请微笑着告诉他“你真棒”、“你可以”。
有妈妈爱的支持和鼓励,相信未来的他,才会打心眼里尊重和喜欢妈妈。
不少男孩父母深有同感,青春期不仅会和儿子爆发战争,还是亲子关系最差最难调节的时期。
《变形计》里,吴献强妈妈比谁都在乎自己的大儿子,也很上心。
但就是不明白为什么儿子总是反感她,动不动和她吵,一沟通不了就离家出走。
在家里,只要看到儿子玩手机,她就忍不住会多说两句。
以为“激将”有用,不料她苦口婆心的唠叨,密不透风的管束,让儿子越听越烦,越听越恨不得赶紧逃离现场。
而是面对青春期的他,妈妈以往的教育模式,权威者的姿态注定赢不了男孩已经进化的心。
青春期的男孩,思想独立有主见,情绪容易失控不好管。
为了避免母子间的“针尖对麦芒”,李玫瑾教授建议:父母要学会闭嘴。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父母就要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分离出来。”
儿子刚上初二那会,我就亲身经历过一次刻骨铭心的“母子大战”。
有一天,他突然锁上房门,不到饭点不出门,问他几句“在干什么”,换来的总是不耐烦的“你别管”。
当晚我俩吵起来,吵到累了,他索性跑到外面过夜,硬是不回家。
几个月后,他主动找我,跟我讲他关起门是在准备一场比赛,不愿被打扰。
既然他长大了,希望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那么能为他做的:
适时的退出和示弱,是青春期重塑亲子关系的良药,更是留住孩子心的妙方。
一位妈妈写信求助心理专家陈默老师,哭诉自己对儿子的爱而不得:
儿子一出生,就在爷爷奶奶家,可她从不亏待儿子,每周都会买很多东西送给儿子。
无奈之下继续让他住在爷爷奶奶那,自己隔天都会过去检查他的学习情况。
整整三年,她和丈夫经常晚上跑去看儿子,给他送这送那。
可儿子如今15岁了,不仅不和他亲近,甚至嫌她啰嗦,一言不合就吵架。
孩子每次见到你,最需要的不是玩具、零食,而是你们对他的亲密感情,比如你热情地拥抱他、和他玩。
“你现在要做的事是,把早年孩子需要的母爱还给他,重新建立亲密的母子关系。”
他之所以不再表达亲密,往往是他最需要爱的时候,妈妈没有及时回应和给予。
如果你的孩子此时正处在幼龄期,请记住:他的世界渴望你的用心参与。
别吝啬你的拥抱和安抚,给再多的爱和陪伴都不为过,这能给他带来满满的安全和自信。
如果你的孩子开始活泼好动,展示出越来越多的男孩气质。
如果你的孩子渐渐长成大人模样,身心发生巨变,别急着开口,请多听听他的心声,给他做主的机会。
“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好不容易带他来到世间一趟,总要清楚知道,他需要什么,便竭尽全力给他什么。
相信按他的需求,丰丰富富地给予,定能给他一个美满的童年,许他一个自由幸福的未来。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为什么男孩子长大后和妈妈不亲了?三个重要阶段错过后悔一生》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全球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文化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