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1 17:58 阅读量:5.4万+
华人号:日本新华侨◆《日本华侨报》记者 乔聚
周末午后,街道净洁,行人稀落,5月18日,由西安交通大学日本校友会牵头,由《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总编辑、《日本华侨报》总主笔蒋丰老师带队的探访活动,这一站来到文人大街。
此次的探访路线,预定从皇居半藏门出发,先后经过麹町和四谷,至番町文人大街周边,用鲜活的脚印将尘封的历史串起。
文人大街,即番町文人大街,位于东京千代田区。多位流芳于日本历史的重要人物在这里出没,诸起影响历史进程的事件在这里发生,丰厚的文化底蕴,动人的逸闻轶事,为这片区域涂抹了斑斓的异彩,也让它成为文青们打卡的热点。
半藏门,皇居正门之一,通常只在天皇及重要皇室成员出席大型活动时开放的。“半藏”之名,源于一位护主有功的三重县卫士。德川家康自江户开幕后,用那位随他开疆扩土逐鹿天下忠实可靠的半藏的名字,命名了城门,也寄寓坚固之期。
半藏门一代,曾经集中着很多特供皇居的日本匠人,从事发酵,染织,制果等工作。时至今日,在漫步其间,时不时还会在街角看到一两家很有历史感的点心店。
话题自然而然转到“麹町”的由此得来。“麹”字,一说是因为附近曾有很多制造酒曲的作坊。另有说法是,“小路”和“国府路”的日语发音和“麹”一样。“小路”,顾名思义;而“国府路”则是经由新宿前往武臧国府(今府中市)的道路。武臧国府,是奈良时代初期至平安时代中期,武臧国(今东京都、埼玉县、神奈川县的横滨市川崎市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今天的半藏门,高楼林立,市景繁荣,意大利、英国、以色列等六国的大使馆散落其间,俨然一派多元共融的智慧城市景象,
蒋丰老师深耕媒体领域四十余年,有“评介日本第一人”之誉,他结合半藏门的历史,为西安交通大学日本校友会的“小朋友”们介绍了日本历史上天皇和幕府将军的二元化政治体制的特点。
与中国自秦皇汉武一脉传承而来的中央集权大有不同。东京的江户城和京都的二条城,是二元化政治体制下权力对抗和融合的产物。
另外,蒋丰老师还补充介绍了中国西安和洛阳的城市布局对日本京都、奈良等城市建造中发挥的重要影响,让西安交通大学日本校友会的“小朋友”们对已有源远流长的中日文化交流有了更深的认识。
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追古抚今,笑谈得失,不知不觉间,走到了番町文人大街。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藤田嗣治旧居遗迹的标示牌。藤田嗣治(1886-1968)是个很复杂的历史人物。他生于日本,入籍法国,是一位画家、雕刻家。1913年,藤田嗣治留学法国,他还有一个法国名字——Léonard Tsugouharu Foujita。
留法期间,藤田嗣治融合西方艺术技巧与东方审美精神,形成了个性鲜明的创作风格。代表作之一《乳白色的肌肤》,在日本乃至世界艺术界引起广泛反响。在《乳白色的肌肤》中,藤田嗣治充分展现了他精湛的绘画技巧,细腻纤薄的笔触,清透的调色手法,引发了日本社会关于美学的大讨论。这在当时的日本美术界是一种创新,自此,日本人逐渐接受更加多元的艺术语言。
另一方面,西方人通过藤田嗣治的作品,一窥东方艺术的独特魅力,而日本也逐渐接纳并欣赏西方的艺术表达方式。藤田嗣治以其艺术才华广受欢迎,但他在二战期间担任陆军美术协会理事长等经历也让他在战后成为GHQ(盟军总司令)清算对象。使得他不得不远走异国他乡。
在日本近代文坛,诗人与谢野铁干、与谢野晶子夫妇是一对特别的存在,他们也曾在文人大街附近居住。1899年,与谢野铁干成立新诗社并创办《明星》杂志,热心投稿的与谢野晶子有多篇作品发表于此,有妇之夫和文学少女的婚外恋的也由此埋下伏笔。恋火烧得如火如荼时,纵使与全世界决裂也在所不惜。
1901年,与谢野铁干与与谢野晶子结婚,二人的居所,曾是文人雅士聚会的场所。总共生育了12个孩子,或许就是与谢野晶子与与谢野铁干爱得炽烈的一种佐证吧。
与谢野晶子曾创作出讴歌女性官能的歌集《飘逸的乱发》,被舆论批评为离经叛道,确是对当时传统女性形象的一种反叛和挑战,也确定了她作为日本女性文学的先驱和浪漫派歌人的地位。与谢野晶子怀念在日俄战争中战死的弟弟,怀着深刻的反战情绪创作了诗歌《君勿死去》,但同时,她又对中日战争表现出截然不同态度,这些,让后世对她的评价褒贬不一。
有岛武郎,是“白桦派”中心人物之一,以对西方文化的深入研究和推广而闻名,他也曾居住在文人大街。有岛武郎的作品反映了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复杂心态,文人大街的旧居,曾经是他与同仁们讨论文学及哲学问题的场所。而身为有妇之夫的有岛武郎,在与有夫之妇《妇人公论》记者波多野秋子相恋后,为世人所阻,相约双双自缢于轻井泽的悲情结局,更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无法忽视的一抹残色。
番町文人大街,是依旧鲜活生动的日本文化的展示窗,是过去、现在、未来对话的时空场。一个又一个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在这里登场、谢幕,归于沉寂。幸运的是,这一次,跟随蒋丰老师,跃出历史的卷册,在文人大街,触摸到日本历史文化深处的点点星光。
最后,蒋丰老师带西安交通大学日本校友会的“小朋友”们走到了文人大街附近的心法寺。
有意思的是,隶属于净土宗的寺院内,赫然矗立源于道教庚申信仰的庚申塔,近旁又伴有代表开启智慧、勘破烦恼的梵钟。“佛道合一”,日本佛教的一大特色,在这里找到了经典例证。
心法寺境内还有一处茶室——即日庵。中国人日常修习的书法、茶艺、花艺,传到日本之后,上升成“道”,赋予技术和艺术以精神,这应该也是中日文化的不同吧。
五月艳阳热情明丽,绣球花蕾含苞待放。跟随蒋丰老师穿越时空的限阈,与日本史本文化的一次小小对话,也接近尾声,而那一个个镌刻着历史、承载着人文的某某旧居遗迹的小石碑,在心里欢快地跳跃着……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