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龙岩城的园林表情

2023-11-06 00:00 阅读量:6.8万+

华人号:龙岩文化研究会·岩声

龙岩城的园林表情

 

◎文/邱德昌

龙岩中山公园(蒋文东摄)

鸟度屏风里,人行图画中。

奇迈层峰表,晴岚尽日笼。

阴崖浮薄翠,阳石映轻红。

深潜有文彩,五色耀长虹。

这首诗,是明代长乐诗人、吏部主事陈艮给龙岩写的一首诗,夸赞龙岩的山水如画、人文毓秀。

家在画中居,人在画中行。龙岩城,一幅多么美丽的浓墨重彩画!一幅画里,山当取峻秀伟岸之势。龙岩是一座山城,城内有山,环岩皆山。城内之山,南有登高山、莲花山、乌石山、天马山四山相连,往南接奇迈山;北有虎岭山、蜈蚣山、拜龙山、东宫山、青龙山直上北寨山而抵芙蓉峰,与九侯山并接的黄连盂;东有东宝山、翠屏山、凉伞峰(此三座山在古代称三台)往东称朗车岭。西部有西湖山、龙门岭上接杨梅岽、紫金山而接采眉岭。龙岩城形成了城内有山,城外有山格局。旧龙岩八景中,北有九侯山“九侯叠嶂”、南有奇迈山“奇迈岚光”、西有紫金山“紫金晴雪、东有东宝山“东宝春云”。城外四个方位,自有四季景致,城内诸峰林立,四时风光,别有风情。

龙岩城外之山多巍峨雄奇,而城内之山,多温润秀丽,因而,城内之山,多建公园。如中山公园、登高山公园、天马山公园、大锦山公园。

中山公园即古龙岩城的梅亭山,是一代枭雄陈国辉于民国16年(1927年)兴建的,依旧保存一些亭台、曲径。西侧七层擎天塔依旧,原先山下有可容纳万余人的体育运动场,现建成现代化园林,以水榭和草坪为主景。梅亭山上树木花草郁郁葱葱,三座造型各异的亭阁,是俄罗斯风格与龙岩风格相结合的景致。山边雕筑假山(俗称猴洞),系龙岩城西宫巷人刘绍明设计建设,假山前有水池,池顶雕龙喷水,池中虹桥横架,园中绿草成茵,曲径通幽,作为民国时期建设的公园,中山公园仍保留些许民国时期的园林气质。

龙岩登高山公园(李艺爽摄)

当然,最古老的公园则是登高山公园,它就在龙津河边,是古龙岩八景之一,称“登高独秀”,它是龙岩城最先开发的公园。宋代著名诗人陈俌在此建了钓鱼台,陈俌弟子、宋元祐年的进士刘棠在此建书屋,这算是开始建公园了。明代,龙岩溪南有位有名望的老先生丘琮在登高山麓修建了登高书院,建有屋舍、亭台、楼阁、水榭,种植各式植被,山间小径又建有亭名叫“小憩”,后来太学生(在京城国子监就读)丘珙在登高山东面建一座书院,屋前建有池称“同予”池,屋后建亭叫“鱼我亭”,水色山光,风景秀丽。到清代,“凭高散烦襟,遐眺豁幽赏”,登高山渐渐成为官员和文人的休闲悠游、诗会雅兴之所,民国至今开辟为群众性公园。

现在的登高公园,规模扩大至后山,称南区,新建了茶楼、望亭和景观亭等,占地面积25.35公顷,并通过栈道与莲花山、乌石山、天马山连接起来,其间遍布楼台亭阁、水榭鱼池,名贵树种及各类花卉,宁静清幽,令人置身森林梦境。

莲花山在登高山西南方,仅一马路之隔,但公园面积却是登高山公园的5倍,被人们亲切称之龙岩城的活肺。它占地115.07公顷,植物特别丰富,有杉、松、柏、栎、樟、枫、柯、楠、檫、榕和珍稀植物桫椤等近百种植物。莲花山公园建有佛教莲山寺、莲花寺、净慈寺及民间信仰道场陈真庵。新千年前夕,在公园海拔400米的主峰天马山顶兴建世纪钟楼。世纪钟楼主体高32.47米,共七层,楼身正八角形,顶部三层为不上人挑檐,铺设古铜色琉璃瓦。钟楼内墙、圆柱及天棚等采用天然真石漆,外墙为白色花岗岩板材装饰。钟体高度3米,最大直径2.15米,重量3.7吨,悬挂于世纪钟楼第四层。世纪钟楼成为龙岩城的一个地标性建筑,在龙岩城区,无论哪个角度,您只要仰视,就能见到伟岸的钟楼,它是龙岩城市的守望者,与历史时空对话,见证龙岩的过去与未来。

龙岩天马山世纪钟楼(蒋文东摄)

莲花山公园天马山中,修建了福建省第一个环山栈道,20115月建成开放。环山闭合,并全程均在等高线上(海拔442米)这是国内首创的封闭式环山等高线栈道。该项目获得全国人居环境奖。栈道桥全长3782米,宽3.5米,净宽3米,共设329个桥墩,每隔600米处设一观景平台,栈道桥边共设有半山亭、莲心亭、圆通亭、芳菲亭、致远亭、霞飞亭、暖翠亭、仰止阁等,均有诗意的楹联和遒劲的书法镶嵌其中,使山间增添了文雅书香。环山游览步道的建成,为市民开辟了一个休闲、健身、科普的好去处,更可以360度角度全景欣赏龙岩全城,成为外地游客打卡景点。人们在此山的栈道桥上绕山腰健步,敬畏自然,热爱生命,享受运动之趣,运动之益,运动之美。

天马山环山栈道(李艺爽摄)

与莲花山公园遥遥相望,在龙岩城的西南方,是一座更大的公园叫大锦山公园,面积达1308公顷,比莲花山公园大11倍多,公园将龙岩城西部的黄邦山、大锦山、西湖岩山三座山囊括进来,南北长约8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环山柏油路达8.68公里,是自行车骑行绝佳选择,所以来这里休闲的,多是自行车一族。环山路在不同的观城佳处,均建有观景亭台,亭台楼阁均依山而建,建筑形态多变,姿态万千,均唐代风格,古色古香,端庄轩宇。周边则广布原始阔叶林、次生林,通道隐藏在山高林密之中,幽幽深深,曲尽其态。观景台上则视线开阔,可一揽全城,尽享天际来风,一展君临天下之胸襟。

龙岩大锦山公园(蒋文东摄)

一幅画,观水则取其妩媚柔情。古人说:“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有山必有水,水是山之灵,缺少水,山则不灵。龙岩城的水,西出小池采眉岭,自龙门而下,称龙川,西南、西北有红坊小溪合称丰溪汇入于登高山脚,从东肖、曹溪而来之水经新陂、溪南挺秀塔汇入龙川之水称小溪,城内主要这三条水系。过去水运发达,龙津河在城内即可航运至铁山津头渡口。那时候的龙津河,白日里,码头货物,舟楫往来,帆影绰约,夜晚则渔舟唱晚,弦歌塔影,诗酒唱和。明代诗人林一崃,曾咏赞龙津河清晨之美景:“拟向云山汗漫游,晴川隐隐喷龙湫。浣纱昨日谁家女?匹练江皋夜未收。”

古时城内主河道上有西兴桥、保泰桥、碧潭桥、龙川桥、龙津桥、龙麟桥、迎龙桥、东兴桥、见龙桥等,可谓河如长龙、桥如卧虹。现在的龙津河,自城东至城北,筑起水坝,抬高水位,使山、水、桥更加融洽。今天,政府大兴水利、疏通河道,建设现代化时尚桥梁,并在沿河修好了塑胶绿道慢道,供人民沿河散步。仅2019年的统计数字,龙岩中心城区就新增绿道135公里,极大方便市民沿河漫步观景。

石锣鼓湿地公园(刘微染 摄)

随着城市园林化的进程,龙岩又修建起了石锣鼓湿地公园、东山湿地公和龙津湖公园。石锣石鼓公园在曹溪,龙岩最繁华的商务板块边,建于2011年,总面积10.3公顷,是城区建的第一个湿地公园,原来这里是龙岩著名景点“石锣石鼓”。《龙岩县志》记载,此河道中天然奇石称石锣与石鼓。石锣的直径为8米、高5.6米,石鼓的直径7.8米、高6米,两者相距11米。相传600多年前的明朝初年,有一位活神仙叫陈真(龙岩县陈陂村人),少时家贫寄居东肖社张西陵家。有一天,陈真放牧群牛,路过石锣鼓丰溪畔时,众水牛见水齐奔下河,欲饮溪水。陈真佛施法术,用小石子击中石锣和石鼓,石锣和石鼓即时发出震耳欲聋的锣鼓声,群牛闻声受惊急奔回石鼓路,被陈真赶上莲花山峦放牧。经陈真佛点石成仙后,每当农历初一、十五天将亮时,石锣与石鼓会咚咚作响,音量由小至大,以至锣声、鼓声震天动地。

石锣鼓公园巧妙利用河道之水,建起了一个长条形状休闲公园,有锣鼓湖、水花园、亲水木平台、醉花涧、观赏木屋、集萃草堂、林影花荫、听瀑台、过龙桥、得月亭、水光轩、客家小院等景观。水面不阔,但巧妙设以曲折回廊,点以芦苇、水草、荷花、美人蕉等饰物。园林虽小,水面也不大,但在湖中筑岛,改变原来溪流长条走向,分割成几个小版块后,筑桥、长廊连接,并以树木、花卉、亭与阁来遮隐视线,造成幽篁翠染、峰回路转的格局,诗情画意就在移步换景中寻得,池中有观赏鱼,平添水中之趣。

相对石锣鼓公园,东山湿地公园格局则迥然不同,面积也大了12倍,突出健身与景观的融合。东山湿地公园位于龙岩东山板块,东至308省道,西至规划的西翠路,南至庙山,北延伸至莲南桥,规划分为湿地休闲区、管理服务区、河流修复区、湿地净化区、生态保育区等五个功能区,总占地面积约120公顷。东山湿地公园利用小溪河一河两岸,充分利用河道及两岸步行道、上山步路、桥梁进行整合提升,植以名贵树种,融入龙岩本地建筑艺术精华,建了亭台水榭和科普馆、健身路、登山路等,自然野趣、质朴简明,集区域水利、城市湿地、生态文化、休闲健身于一体,这又将是龙岩城的天然大活肺,骑上自行车,穿行在湿地公园,感觉就不仅是在画中行,而是在诗意中飞翔了。

龙津湖公园(蒋文东摄)

龙津湖公园在市行政中心前方,新建的市行政中心,将旧龙岩城的格局扩大了好几倍,使龙岩城的龙脉也重组了,龙头不再是当年的清高山(区政府大院背后)。龙岩城的龙脉是以龙腾路和人民大道之间的高楼大厦组成,直通江山之芙蓉峰而上黄连盂。龙津湖则可称之为龙之涎也,故称龙津。从空中俯瞰,龙津湖呈一个葫芦状,葫芦,有福有禄之象征,这是设计师的神来之笔。龙津河之水,取丰溪之水,开挖筑湖,面积达652.5亩,其中水域面积235亩(人工湖面积175亩),该园是一个闭合式公园,以公园8座桥梁将各板块连接,构建了游园之路,桥内装有雾化系统,适时喷散水雾,形成烟岚,令公园如蓬莱仙境,人在云中,景在雾里。公园内多植名贵树种,辅以三角梅、马鞭草、如意草、荷叶等,公园最具特色的景观是水梯田。公园设有一个科普教育点——稻田农舍区,占地面积约2亩,以梯田的方式种植水稻,并在田边上布置耕牛犁田雕像,农舍里则展示锄头等农耕工具,这是一个十分有创意的亮点,把闽西传统农耕文化展示出来,市民们则十分意外地这在里捡拾起了他们心中浓浓的乡愁。

龙岩紫金山体育公园(李艺爽 摄)

山、水、云、湖、路、林组合起来,就是一个大园林、一幅大山水画。山城之外、山城之内,皆成画境。其实再放远一些,龙岩城的河山,是更加壮丽开阔的。龙岩城的湖,在城区北有江山村美水库、南有东肖水库 ,西有紫金山湖,东有龙津河,往远一点走,龙岩西南有黄岗水库,西部有何家陂水库,东有白沙水库,东北有梅花湖水库,南有适中陵坑水库。一个个湖泊像翡翠镶嵌在绵绵不绝的大山之间,而龙岩城,则稳居山中央,波澜不惊,从从容容,在青山绿水间享受岁月静好。龙岩城,真正是一幅大写的青绿山水图。

有一个数字是令人骄傲的:龙岩城区2018年绿化覆盖率达42.9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47平方米,2019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8.9%,保持全省第一。一块块沉甸甸的奖牌更是令人怦然心动的: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还有一个令人期待的消息,龙岩已代表国家正在申报世界地质公园,2023年的某天,就将迎来联合国专家组的验收,我们期待这个奇迹的到来。

 

节选自《岩声》2023年第三期。

《岩声》,国内统一刊号:CN-35 ( Q )第0135,是研究龙岩文化,联系海内外龙岩华人华侨情谊,宣传龙岩历史,讲好龙岩故事,保护、弘扬、传播侨乡优秀传统文化的期刊。立足龙岩,联谊全球。

《岩声》2023年第三期为第九届世界龙岩同乡恳亲联谊大会专辑。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龙岩城的园林表情》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全球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