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其命惟新——廣東美術百年大展(香港)」今日啟幕

2025-05-22 21:15 阅读量:4k+

华人号:华人头条-香港

粵港共繪百年藝術史詩

【香港,2025年5月22日】由廣東省委宣傳部、文化和旅遊部港澳台辦公室、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宣傳文體部支持指導,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香港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廣東省文聯及紫荊文化集團共同主辦的“其命惟新——廣東美術百年大展(香港)”,今日(5月22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隆重揭幕。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鄭雁雄,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胡勁軍等200餘位政商文藝界嘉賓齊聚維港之畔,見證這場跨越地理與時空的藝術盛典。

▲「其命惟新——廣東美術百年大展(香港)」揭幕儀式

展覽以“其命惟新”為主題,匯集160餘件經典作品,涵蓋油畫、水墨、版畫、漫畫等多元形式,輔以珍貴文獻、歷史影像及數字化沉浸式展陳,分六大主題板塊全景梳理廣東美術百年革新歷程。從“勇立潮頭”洋畫運動的開拓先聲,到“藝術革命”中嶺南畫派與國畫研究會的激盪交鋒;從“匕首投槍”抗戰木刻的錚錚鐵骨,到“人間畫會”在港點燃的藝術星火,展覽以史為軸,展現粵港兩地藝術家“同根同源、互融共進”的文化基因。

▲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致辭

開幕式上,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致辭中指出,這次展覽是一場穿越百年的藝術之旅,將讓更多香港市民和遊客欣賞廣東美術經典,領略中華文化魅力,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交流的良好示範。上世紀初嶺南畫派與國畫研究會“守正創新”的兼容並蓄,彰顯了中華文化和而不同、相容互補的要義。這股多元發展的藝術之風,更吹拂到香江,滋養香港美術教育的土壤。

李家超表示,廣東與香港山水相連、文脈相通,更在國家危難之際共擔民族大義。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漫長歲月中,一批又一批粵港藝術家投身抗戰洪流,有些更以畫筆為刃,喚醒民族大義。這次展覽讓香港市民共同回顧救亡謀存的烽火歲月,加深大眾對抗戰歷史的認識,提升社會各界的家國情懷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李家超對藝術界提出三點期許:一是以文脈為舟,深化粵港藝壇共融。特區政府將繼續與大灣區城市攜手合作,展現香港同根同源的人文姿彩和文藝內涵,推廣嶺南文化特色,共建人文灣區。二是以創新為筆,拓寬藝術對話視野。以“數字化”、“沉浸式”等方式走向海內外觀眾,吸引全球年輕世代互鑒共賞中國藝術的文化溫度。三是以民心為橋,厚植文化認同根基。要銘記先烈為民族存亡而戰的堅定意志,以中華文化藝術軟實力,向觀眾呈現家國情懷的要義,提醒社會珍視得來不易的和平。

▲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鄭雁雄致辭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鄭雁雄在致辭時表示,習近平主席高度重視文化工作,強調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華民族能夠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薪火相傳、生生不息、葳蕤生光,其密碼就蘊藏在一脈相承的文化脈絡裡。粵港兩地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東是近代以來文化自信、文化繁榮的領先地,廣東美術就是其重要代表。在一百多年發展歷程中,廣東美術堅持開風氣之先、領時代之新、走變革之路,是文化自信、文化繁榮的旗幟和闖將。香港與廣東美術尤其是嶺南畫派關係密切,香港的開放環境、文化交融,為廣東畫家提供了新的發展土壤,成為廣東美術傳承發展和廣東畫家對外交流的重要基地。

鄭雁雄指出,大展主題“其命惟新”既是百餘年廣東美術的發展主線,也是百餘年香港經濟社會的發展主線。此次大展,不僅是一次“不忘本來”的歷史回眸,更是一場“面向未來”的深情展望;不僅是一次跨越時空的文明對話,更是一場血脈相連的心靈共振;不僅是一道照鑒古今的視覺盛宴,更是一曲激蕩靈魂的文化禮贊。展品充分展現了藝術家們堅守中華審美理想,在民族顛沛、家國飄搖之時堅守傳承,在對外開放、交流互鑒之中堅定自信。這一文化自信與兼容革新的辯證關係,對於香港當下如何實現創新發展、更好發展,做出新的成績、更大貢獻,有重要啟示意義,也是香港“一國兩制”實踐必須堅持的重要經驗。

鄭雁雄表示,續寫新時代香江文化傳奇,一是需高舉愛國主義大旗,讓藝術成為精神的火炬。新時代新階段必須將愛國主義貫穿藝術實踐始終,使香港同胞在文藝浸潤中築牢愛國愛港的思想根基,推動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發展。二是需展開創新創造之翼,讓傳統煥發時代的光芒。新時代新階段必須大力推進文藝創作、文藝產品生產等各方面創新,努力推動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其命惟新”的姿態回應時代命題。三是需架接交流互鑒之橋,讓文化成為聯通世界的紐帶。新時代新階段必須充分發揮香港“超級聯繫人”作用,熔世界潮流、中華氣派於一爐,讓中華文化在交流互鑒中出彩出新。

▲ 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胡勁軍致辭

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胡勁軍在致辭中表示,嶺南美術是粵港文化發展的關鍵紐帶。百年來,嶺南畫派在兩地繁榮發展,帶動美術教育聯動,讓“傳承與革新”成為兩地美術界共識。粵港兩地以嶺南畫派為依托,形成“傳統根系深植嶺南、現代枝葉舒展雙城” 的格局,共同構建起粵港美術“一脈兩枝”的多元文化生態,成為中國美術史中地域文化協同發展的典範。當前,粵港澳三地緊扣“一點兩地”新定位,抓住共同的發展機遇,加快建設高質量人文灣區。此次展覽的舉辦,既是美術界的重要事件,更是兩地文化交流開啟新篇章的重要標誌。

胡勁軍對粵港兩地文化交流提出三點期待,一是攜手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期待粵港兩地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深化交流合作,一道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推動嶺南傳統藝術與現代創意深度融合,孵化國際文化IP,打造更多兼具中國精神、灣區特色、嶺南風韻的文藝精品,為賡續中華文脈注入新活力,讓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綻放更耀眼的光彩。二是攜手促進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粵港兩地資源互補,文化產業合作潛力巨大。期待雙方發揮金融與產業集群優勢,聯通文化產業鏈,共同推動大灣區文化產業繁榮發展。三是攜手講好新時代灣區故事。期待兩地攜手發揮大灣區的區位樞紐與媒體宣傳優勢,深化國際合作與傳播協同,聚焦國際論壇、跨文化展演等領域,打造多元交融場景,講好中國故事、灣區故事,讓大灣區成為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窗口,為全球文化繁榮貢獻力量。

展覽特設“人間畫會”專題,展出符羅飛《一元一粒米》、廖冰兄《禁鳴》等珍品,重溫香港作為抗戰文化堡壘的歷史擔當。同步展出的數字化展區,以AI技術重構藝術家靜態畫作,令觀眾沉浸式感受

嶺南藝術的現代蛻變。策展團隊強調,此次展覽不僅是對百年歷程的致敬,更是對大灣區文化共榮的宣言——從“木美人”油畫的東西方初遇,到當代藝術的國際化表達,粵港始終以開放胸襟書寫中國美術的“灣區範式”。

本次展覽由廣東美術館聯合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文聯香港會員總會、中國對外藝術展覽公司及紫荊雜誌社共同承辦,並由香港中華聯誼會擔任特別合作夥伴,展期將持續至6月2日。

(圖文編輯:蔡志磊)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其命惟新——廣東美術百年大展(香港)」今日啟幕》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全球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