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云端西厢:一位学者的数字文化拓荒之路

 在数字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当古老的《西厢记》遇上现代网络技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由此展开。这场对话的发起者,正是深耕《西厢记》研究、创作、传播领域五十余载的文化学者雷建德。上海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周锡山专门为其首创的“西厢记网络展览馆”所作的序言,字字千钧,不仅是对雷建德个人成就的高度赞誉,更揭示了这一创新之举在文化史上的里程碑意义。

9f126b6e78e87c687c5b0e3af9f39c3

雷建德首创“西厢记网络展览馆”

4c54f54bebfc15fe90112e1db4ba56f

雷·西厢首创“元宇宙数字纪念馆”(国内)

7ce85ac3756f74908670d458c3f6f77雷·西厢首创“元宇宙珍品艺术馆”(国外)

一、半生痴情,只为西厢

1974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雷建德在蒲州古城的黄土墙上,又一次听到乡下艺人哼唱《西厢记》的蒲州梆子调。那婉转的唱腔与缠绵的故事,像一粒种子落入心田,从此生根发芽。此后的岁月里,他踏遍黄河沿岸,收集散落在民间的《西厢记》故事;翻阅那浩如烟海的古籍文献,尽心尽力地探寻这部爱情经典的文化密码。从《西厢轶事》到《白话西厢记》,从电视文学剧本到民族交响叙事曲,雷建德用50年时间完成了“西厢十二部曲”(50册),构建起一个全新立体的《西厢记》研究体系。

但雷建德并未满足于传统的研究方式。他敏锐地察觉到,在数字时代,若要让《西厢记》真正走进大众视野,必须打破时空限制。2013年秋季,年近花甲的他毅然踏上了数字文化创新之路,决心打造一座永不落幕的“西厢记网络展览馆”。

二、云端筑梦,开创先河

创建西厢记网络展览馆的过程,对雷建德而言是一场充满挑战的数字长征。他从零开始学习图像扫描、视频剪辑、网站搭建等技术,常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为了收集展品,他走访国内外数十家博物馆,将珍贵的古籍善本、戏曲文物转化为数字资源;他联络海内外专家学者,征集到大量珍稀的研究资料。

经过数月的艰苦努力,2013年9月,“西厢记网络展览馆”正式上线。这座虚拟展馆以10大主题展厅、9000余件数字展品,构建起一个全方位展示《西厢记》文化的数字空间。从元代的手抄剧本到现代的影视改编,从文人墨客的书画作品到民间艺人的剪纸刺绣,在这里,《西厢记》的前世今生得到了生动呈现。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光明网、《中国质量报》、《中国电力报》、《黄河晨报》、香港《大公报》等百余家新闻媒体对此予以重点报道。

三、时代见证,学界盛赞

上海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西厢记评注》专家周锡山在为“西厢记网络展览馆”作序时,用“划时代的事件”来评价这一创举。他指出,雷建德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成果丰硕,更重要的是,他以创新的方式让传统文化实现了现代化转型。这种将学术研究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做法,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在周锡山看来,“西厢记网络展览馆”的价值不仅在于展示,更在于其示范效应。它证明了传统文化完全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重焕生机,为当代中华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一观点得到了众多文化学者的认同,展览馆也因此成为数字文化建设领域的标杆项目。

四、薪火相传,未来可期

如今,“西厢记网络展览馆”列入百度百科词条,成为全球古典爱情名著《西厢记》爱好者的精神家园。接着,《雷·西厢元宇宙数字纪念馆》(国内)、《雷·西厢元宇宙珍品艺术馆》(国外)、《数字-雷·西厢展示馆1、2、3》相继问世。雷建德并未止步于此,他率领团队正着手将展览馆升级为3D虚拟展厅,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同时,他还计划推出多语种版本,让《西厢记》走向世界。

从黄土高原上的梆子腔到数字云端的文化盛宴,雷建德用五十年的坚守与创新,书写了一个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动人故事。正如周锡山在序言中所言,这不仅是一个人的文化长征,更是整个时代文化发展的生动写照。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雷建德以先行者的姿态,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开辟了新的可能。

这几座建在云端的“西厢记网络展览馆”、“元宇宙西厢记珍品数字展览馆”,既是雷建德个人学术生涯的巅峰之作,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重生的象征。它向世人证明,只要心怀热爱、勇于创新,古老的文化遗产完全可以在新时代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在未来的日子里,这座永不落幕的数字展馆,必将继续讲述着《西厢记》的动人故事,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编辑:shengjuan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云端西厢:一位学者的数字文化拓荒之路》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山东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