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戏剧观察 || 木子·浅谈谢彦巧的“戏曲·圆桌派”

2024-12-05 14:21 阅读量:4.2万+

华人号:河南省戏剧家协会

引言:

10月26日,河南省剧协戏剧评论专委会组织专家在郑州大剧院·戏音阁观看了豫剧“马派”优秀传人谢彦巧演出的“戏曲·圆桌派”之《六十岁的爱情》。专家们针对“戏曲·圆桌派”以及由此带来的新型演绎模式现象进行了深入研讨,并撰写了一批评论文章。

此举旨在多角度关注河南戏剧发展动态,持续关心新文艺群体发展状况,充分发挥戏剧评论在戏剧创作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实现有效互动。省剧协将通过多个平台相继推出系列文章,与大家共享,也希望更多的人关注戏曲新生代的成长与进步。

 

 

大概一年前,我就听说谢彦巧在洛阳有个工作室叫“戏音阁”,不定期的做活动,线上售票,我当时很疑惑,“戏音阁”是个小剧场吗?

很荣幸受河南省剧协之邀,带着疑问走进了她在郑州大剧院的“戏音阁”,才知道她做的活动叫“戏曲·圆桌派”。

“戏曲·圆桌派”?这让我自然联想到凤凰卫视窦文涛的电视访谈类节目“圆桌派”,想起他很有仪式感的点燃一炷香,几位嘉宾围绕一个话题畅聊。那么,谢彦巧的“圆桌派”是访谈活动?她是演员,不是主持人呀?

走进谢彦巧的“戏曲·圆桌派”,我们在工作人员引领下,走进一个可容纳三、五十人的小场馆,场馆内最醒目的位置立着一个小展示台,上面摆放一双绣花鞋,后面落地衣架上挂着橙黄色戏曲武旦的软靠,右侧一桌一椅,桌上一壶一杯,左侧从房顶垂下一幅纱帘。虽然整个场馆的灯光不够考究,但暖色调光源和戏曲元素的装饰使场馆呈现出一种温馨的文化艺术氛围。

活动也颇有一种仪式感。开始前一位女主持人介绍相关注意事项,告知为大家统一发放一个一次性独立包装的蒸汽眼罩,同时要求大家自觉配合交上手机,希望大家能够专注于用耳朵听。于是戴上蒸汽眼罩,在眼部温润舒适的体验中,我从声音辨别出主持人“淡出”,谢彦巧自然“淡入”,开启了今天的“戏曲·圆桌派”。

谢彦巧用标准的河南话声情并茂地讲述豫剧《对花枪》的故事,讲到姜桂枝带领全家老小来到瓦岗寨后开唱:“遥望瓦岗多雄伟,众英雄上山举义旗,儿孙投书尚未归,不由我思绪万千......”一段唱腔后,观众被她引导摘下眼罩,一袭白色中式宽松长裙的谢彦巧微笑地站在我们面前,她很“随意”的拿起水壶给自己倒了杯水,喝了两口,继续讲述......不得不说这个小小的创意起到了让观众迅速“入戏”的目的,也让观众的身心一下子放松下来。

我想介绍到这儿,大家对“戏曲·圆桌派”应该有了一定的概念了吧?“圆桌派”是由上半场和下半场两部分组成,中场休息10分钟左右。每期一个主题,本期主题“六十岁的爱情”。上半场讲故事并穿插经典唱段;中场休息还有专为观众准备了茶点;下半场为互动环节,座位被重新摆成了一个大圆圈,谢彦巧和观众一起围坐,针对今天的主题畅所欲言:姜桂芝该不该去瓦岗寨寻夫?这种复杂的家庭关系该如何处理?她该不该留下?罗艺是不是“渣男”等等等等。在不同观众多层面、多角度的碰撞中了解历史,了解人物,了解不同时代的爱情观......

细品“戏曲·圆桌派”,给我的感觉像是一个“沙龙式”的戏曲活动。沙龙源于法国巴黎,最早是雕塑绘画界的一个作品展览活动,是1903年由法国雕塑大师罗丹和著名画家雷诺阿等人倡导创立的,许多著名的艺术家,如:高更、塞尚、莫奈、毕加索和罗丹等都曾在此展出作品,华人艺术家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吴冠中、潘玉良等也都曾入选此展览。后来沙龙这种形式延伸成为人们社交、聚会、自由讨论和表达观点的场所,为法国启蒙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土壤,极大促进了法国文学、艺术、哲学的发展。之所以说谢彦巧的“戏曲·圆桌派”属于“沙龙式”的活动,是因为谢彦巧具有“一人一台戏”的艺术展示,又有后来沙龙形式延伸后的自由讨论,以及还不够太成熟,但也具有社交、聚会属性的沙龙场所。因为担心活动成本问题,我曾问过谢彦巧,意外的发现高学历戏曲人才的思维紧跟时代,她的这个小操作不仅具有商业逻辑,还具有现代的营销理念。那就是通过打造自己的IP,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忠诚度极高的受众人群,做自己的圈层,为未来健康发展打好基础。这让我恍然大悟,难怪今年元旦三天假期谢彦巧在郑州大剧院的三场演出那么火爆,我不得不对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这就是当代社会的复合型艺术人才吧。

翻开中国戏曲史不难看出,几百年起起伏伏,在起伏中艺人们也在不断地创新,寻求发展,而当代艺术无论是从技艺层面,还是演出形式上,包括后端的传播推广等都在进行多方面、全链条的创新发展。随着我们国家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日益提升。据了解北京每天各种演出高达几百场,从大剧场的大戏到小剧场的小戏,从沉浸式到环境式,从舞台演出到实景演出,无论从演出阵容、舞台样式、观演关系等等都在悄悄的发生着改变,创新从未停止,戏曲也不例外。拿近几年越剧新秀陈丽君、李云宵火出圈的《新龙门客栈》来说,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为越剧赢得了粉丝无数,所带来的轰动效应不仅是演员和“剧”本身,还有背后的商业逻辑、宣传推广等等一系列的创新。对于没有资本助力的戏曲人谢彦巧来说,如何走出“轻资产”发展之路,只能靠自己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不知道能不能为新文艺戏曲团体的良性发展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创新发展、传播推广是戏曲人的使命,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新的艺术形式,不断为传统戏曲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无论什么年代,无论什么方式,演出都是给观众看的,研究观众始终是艺术家一门功课,提高艺术水平更离不开在观众中“实践”。当你近距离听谢彦巧的唱腔时,你会深刻的感受到她唱腔的细腻,甚至细若游丝的情感表达,她的换气;她的游刃有余、张弛有度;她的节奏把控、她的松弛感等等,那种体会是远距离观赏所感受不到的。所以我想说,喜欢谢彦巧,就走进她的“戏曲·圆桌派”,感受不一样的“谢彦巧”。

最后,祝福谢彦巧在她的戏曲创新探索之路上能够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木 子

                            2024年11月18日

 

作者简介:

木子,河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广播电视台戏曲广播原总监、播音指导、资深广播戏曲节目主持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C类),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四个一批”人才。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戏剧观察 || 木子·浅谈谢彦巧的“戏曲·圆桌派”》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贵州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