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人才风采展示】杨丽:非遗传承路上的创新开拓者

2025-05-12 11:16 阅读量:1.7万+

华人号:碧江视界
图片
开栏语

才聚业兴,业兴才聚。近年来,碧江区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面推进“人才强区”战略,人才政策日益健全、平台载体持续夯实、服务保障不断优化、人才规模稳步扩大、人才效能逐步释放。各行业领域专家人才积极主动奔赴高质量发展一线主阵地献智出力,担当作为,为推动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发挥专家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全区向先进典型看齐、向身边榜样学习,奋进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微碧江”即日起特推出专家人才风采展示专题报道。

本期,将带大家一起了解市级苗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同时还是国家级《绣娘》一书中5位苗绣代表性绣娘之一的杨丽的故事……

杨丽:非遗传承路上的创新开拓者

在多彩贵州,有一位女性以对非遗文化的满腔热忱与不懈探索,成为苗绣、叶脉绣等非遗技艺传承发展的中流砥柱,她就是贵州黔绣非遗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杨丽。作为市级苗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丽用十多年的坚守与拼搏,不仅让古老的非遗技艺重焕生机,更创新性地构建起集文、旅、农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带动一方百姓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杨丽出生于贵州碧江的苗族聚居地,自幼被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环绕,母亲和外婆飞针走线创作刺绣的场景,在她心底种下热爱刺绣的种子。成长过程中,她逐渐掌握多种传统刺绣技法,对刺绣艺术的领悟也愈发深刻。2009年,生活的变故让杨丽辞去教师工作回到家乡。为兼顾家庭与事业,她凭借扎实的刺绣功底,与妹妹开设刺绣工艺品小店。经营中,杨丽不满足于传统刺绣的固有模式,不断尝试创新,一次偶然的灵感闪现,让她成功将刺绣与树叶结合,经过反复试验,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叶脉绣技艺,为古老刺绣艺术开辟新方向。

2010年,杨丽创立贵州黔绣非遗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并打造“黔绣”品牌,正式开启非遗传承与产业发展的征程。公司创立初期,资金短缺、市场认知度低、人才匮乏等难题接踵而至,但杨丽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非遗的执着信念,逐一克服。她深入研究古老刺绣针法,查阅大量资料,拜访民间刺绣艺人,历经多年努力,不仅恢复失传上千年的叶脉绣技艺和朱砂染色工艺,还整理出黔绣20多种针法,让黔绣这一民族瑰宝以全新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在传承非遗技艺的同时,杨丽深知产业发展对非遗传承的关键作用。她积极探索“公司+村寨产业基地+绣娘”“村集体+公司+村民”等发展模式,开展刺绣、纺织等公益性传承教学培训,累计培训3000余人次,带动200余名绣娘就业,帮助众多妇女实现“背着娃,绣着花,挣着钱,养着家”的梦想,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

随着对非遗产业发展思考的深入,杨丽将目光投向农文旅融合领域。2022年,她在铜仁碧江区路腊村投资建设“黔绣非遗文化产业基地”。这里自然资源丰富、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杨丽将非遗传承巧妙融入乡村旅游与农业产业发展。基地内,游客能欣赏精美的黔绣作品,亲身体验刺绣、纺织等非遗技艺,感受浓郁民族文化氛围;还能参与农事活动,品尝农家美食,享受乡村田园生活。产业基地通过订单生产、产品收购等方式,带动当地村民增收,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真正实现“以农为基、以文为魂、以旅为脉”的融合发展。

为进一步拓展非遗产业发展空间,杨丽引入板蓝根种植,发展蓝染产业。板蓝根不仅是常见中药材,更是制作蓝染的优质天然染料。在杨丽的推动下,公司在家乡贵州铜仁种植千亩板蓝根,既保障蓝染染料供应,又为乡亲们开辟新的增收渠道。每年板蓝根成熟季,村民们忙碌收割,脸上洋溢着丰收喜悦。收割后的板蓝根,茎和叶用于浸泡取靛,经过一系列复杂工序制成蓝靛泥,用于蓝染手工艺品制作。如今,蓝染手工艺品已成为公司又一特色产品,深受市场欢迎,与黔绣产品一同走向更广阔市场。

除建设产业基地外,杨丽还在主城社区设立“黔绣工坊”,为妇女姐妹提供居家就业的灵活岗位;在铜仁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建立“黔绣非遗传承馆”,全方位展示黔绣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成为宣传黔绣文化的重要窗口。同时,杨丽紧跟时代潮流,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展销售与宣传渠道。她开通“黔绣杨丽”自媒体账号,通过短视频、直播展示黔绣与蓝染制作全过程,吸引众多网友关注,让更多人了解非遗魅力,拓展非遗产品销售市场。

曾作为贵州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杨丽始终牢记职责使命,为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建言献策。她在人大会议上多次呼吁加强非遗保护传承,提出建立非遗传承人保护机制、加强非遗文化宣传教育、加大对非遗文化产业扶持力度等建议,得到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与积极回应。

十多年来,杨丽的努力与付出赢得诸多荣誉与称号,如“贵州省巾帼建功标兵”“三八红旗手”“最美劳动者”“黔绣工匠”“贵州名匠”“最美贵州绣娘”“锦绣智库专家”“铜仁市文化产业标兵”“碧江区区管专家”以及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奋进奖”等,并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的肯定,更是对她所从事非遗事业的认可。

面对成绩,杨丽并未满足。她深知非遗传承发展任重道远,未来将继续加大非遗技艺保护传承力度,创新发展模式,拓展产业空间。她希望更多人关注参与非遗传承发展,共同守护民族文化瑰宝,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黔绣与蓝染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光芒,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一审 | 王淳

二审 | 覃信林

三审 | 陈伟 田赛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人才风采展示】杨丽:非遗传承路上的创新开拓者》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贵州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贵州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