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4 12:07 阅读量:1.1万+
华人号:最美江西图源:网页截图
采购领域价格虚高问题并非新鲜事。从“天价U盘”到“万元打印机”,再到此次75万元防火墙,这些案例背后,几乎都有着相似的套路:特定企业通过量身定制的招标条件,排除竞争对手最后中标。公众不禁要问:这些离谱价格是如何通过层层审核的?此次事件中,若没有懂行的网友及时曝光,高价采购是否会顺利过关?显然,公共采购的监督机制未能跑赢潜规则。
众所周知,采购追求“性价比最优”原则。可有些项目倒好,活生生变成了“价格越高越好”。究其原因,一方面,部分单位存在“花光预算”的心理,高价采购或成为消化财政资金的捷径;另一方面,招投标领域的灰色利益链,并未完全斩断。供应商各种“骚操作”,审核环节“走过场”,让这些违规行为畅通无阻。75万元防火墙的背后,或许正是一条心照不宣的利益共谋链条。
此次,舆论监督在事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这恰恰暴露出制度性监督的乏力。根据公共采购的相关规定,采购过程应接受财政、审计等多部门监管,但现实中,这些机制常常滞后于问题发生。此次项目若非引发舆情,后果很难想象。公众更期待的是常态化的监管,而非舆论“倒逼”整改的被动模式。阳光采购可不能只指望网友们“火眼金睛”,还得靠制度透明来保障。
实际上,在技术参数上做手脚是高价采购的常见手段。例如,在招标文件中设置冷门技术指标,变相排除多数竞争者;或将普通产品包装成“特供型号”,掩盖不合理的溢价。此次涉事防火墙是否也存在类似操作?有关部门应公布详细调查结果,而非仅以“违规”二字敷衍大家。只有公开招标文件、比价依据及决策过程,才能彻底打消公众疑虑。
必须要说,终止采购只是第一步,追责与整改才是关键。根据相关采购实施条例,恶意串通、虚假应标等行为可列入“黑名单”,但现实中处罚往往避重就轻。此次事件中,涉事企业是否会被追责?相关审核人员是否存在失职?若仅仅只是简单地“一停了之”,类似乱象必然会卷土重来。公共资金的使用,每一分都得花在刀刃上,可不能用交学费式的心态来整改,必须让违规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采购花的是纳税人的钱,理应对公众负责。每一起“天价采购”事件,都在透支政府及有关机构的公信力。要想重建信任,必须将采购流程置于阳光之下。只有预算编制、招标过程、合同执行、绩效评估等整个流程的信息,都能让大家随时查询、 随时追踪,“天价采购”才有可能真正绝迹。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