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钱江观潮丨“冷门”小镇圈粉百万游客

2025-05-05 10:32 阅读量:6k+

华人号:浙江资讯

  或许连本地人都没有想到,海盐沈荡这个冷门小镇,能变得如此热闹——

  经营了39年餐饮店的徐惠君一开始只是感觉吃不上准点的饭了,现在有时忙到一天只能吃一顿饭;沈荡酿造有限公司员工朱涛总和朋友打趣“原来卖酒的尽头是导游”;当地居民也开始“凡尔赛”说,家门口都堵车了……

沈荡老街一家由老宅改造而成的咖啡店门前,游客正在游玩休憩。受访单位供图

  “五一”小长假前夕,沈荡镇向全体居民倡议,主动做好家乡文化的“代言人”。假期首日,沈荡游客突破3万人次,为今年春节假期高峰时的一倍多。

  只要来沈荡逛上一圈,就会发现这座千年老镇的“出圈”,其实是顺理成章的。“五一”前夕,记者从嘉兴市区驱车半小时抵达沈荡,在这里读一本书、吃一支雪糕、品一杯咖啡,看小镇如何用文化味实力“圈粉”。

  “坐上一艘突突直响的轮船,在一条漫长的河流里接近了那个名叫孙荡的城镇。”余华在第一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里写到的孙荡,原型就是沈荡。还有《一九八六》《活着》《兄弟》等小说中的乡下情节,都取材于沈荡。很多游客最初知道沈荡,也是因为余华。

  余华之于海盐的意义,正如鲁迅之于绍兴、沈从文之于湘西。3年前,海盐发布“余华文学地图·沈荡篇”,串联起千亩荡、胜利饭店等余华作品中的场景。一时间,大批文学爱好者前来沈荡“为情怀买单”。

  采访当天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但上午不到10时,胜利饭店门口就挤满了排队等号的游客。“中午没号了。”店长徐凌燕无奈地朝我们摆摆手。

  自2022年营业以来,店内16张餐桌每天都座无虚席,今年一季度累计接待游客4.5万人次,同比增长140%。为提升接待能力,胜利饭店正加紧改建两三百米外的一处闲置厂房,明年建成投用后可同时容纳2000多人就餐。

  不过,当“泼天的富贵”朝这座小镇涌来,还得有接得住的能力。

  早些年,发展还不温不火的沈荡就开始提前布局文旅产业,在保留传统古建筑的基础上,优化完善公共空间,打造集食、娱、购等于一体的商贸综合体,并引进木心居、白日梦等特色主题民宿。去年,沈荡接待游客超12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4%。

余华文学地图·沈荡篇。受访单位供图

  漫步老街,我们偶遇从天津自驾来的游客李愉,他感慨奔着余华来沈荡游玩,没想到这里的文创也这么有意思。说话间,李愉晃了晃手中刚买的白酱油牛乳雪糕,略显得意地分享起他的攻略:“一定要拿着雪糕去沈荡酿造打卡拍照!”

  这支雪糕是沈荡酿造推出的文创产品,上市不到一年,已售出12余万支。“食品文创单价低、亲民,不仅能拉动二次消费,还可以推广本土文化和特产。”沈荡酿造副总经理庞卫华道出创意的初衷。

  作为中华老字号,138岁的沈荡酿造心不老,先后推出白酱油牛乳雪糕、白酱油曲奇、文创冰箱贴等,让非遗更贴近年轻人。“要拥有持续打造新IP、制造新鲜感的能力,把游客的情绪价值拉满。”搭上消费新业态的快车,沈荡酿造如今也迎来了品牌的“第二春”。

  当年轻人涌进小镇,小镇也在拥抱年轻人。在沈荡贲湖老街最东侧,有24个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老粮仓,但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其功能逐渐淡化。为了唤醒这些“沉睡”的老粮仓,沈荡一边保留原有的砖瓦结构,一边招引书店、咖啡店、餐饮店等,传统粮仓被装填成“文化粮仓”,转变为网红地标——沈荡谷仓文化产业园。

  构想几何·咖啡工厂店是首个入驻的项目。“日销1200杯是常态。”80后负责人路辰带着设计团队,将咖啡饮品与海盐元素结合,推出“游到海水变蓝”等爆款。今年,构想几何在沈荡投资的构想童年空间、创意融合餐厅等将陆续建成运营。

  在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看来,沈荡的成功“破圈”,一方面在于其将文化基因与现代业态融合,另一方面不过度追求商业化,满足了年轻人对小众、特色、松弛感的追求,走出“同质化”困境,可为文旅资源转化提供新思路。

  “真正火爆的点,或许还没到来。”沈荡镇党委书记戴燕卫翻看着最新的镇域规划图。他把今年定为项目建设年,待图纸化为现实,沈荡将更有底气持续“沸腾”。

短评

有特色就能“以小博大”

  当前,在不少人担忧“消费降级”的时候,海盐县沈荡镇的走红让我们看到了“消费升级”的更多可能。

  过去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多地考察时都强调,要“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沈荡的热闹背后的“破圈”路径值得思考。

  当前,文旅消费陷入“复制粘贴”怪圈,沈荡则深挖在地文化富矿,锻造不可替代的文旅IP,并持续练好扎实内功,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靠实实在在的品质引来了更多回头客。特色是发展文旅的灵魂,小地方有特色就能“以小博大”。

  当情绪价值愈发成为文旅流量密码,沈荡也开启了一波花式“宠粉”。比如零门票游玩、停车免费、推出精致文创,更有本地居民主动化身“导游”,带游客打卡拍照胜地,为他们分享“出片”攻略。

  总之,想变“网红”为“长红”,唯有让每个文旅项目成为讲述地方故事的独立文本,避免让“诗与远方”沦为流水线上的工业品,“千城千面”的诗意栖居才能真正照进现实。

来源:潮新闻·浙江日报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钱江观潮丨“冷门”小镇圈粉百万游客》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浙江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浙江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