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0 09:18 阅读量:1.7万+
华人号:广州市侨办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我和祖国有个约会·侨见广州”侨界故事分享会暨第二批华侨历史文化游径发布活动在广州华侨博物馆举行,通过情景剧演绎等形式,生动再现广府华侨百年奋斗史与家国情怀,并发布荔湾、海珠、白云华侨历史文化游径,串联侨乡建筑、古港遗址等标志性华侨史迹,带领市民在行走中触摸侨史脉络,领略华侨历史文化魅力。
情景剧展现华侨赤子情怀
本次侨界故事分享会以“宣讲+情景剧”的形式展开,通过“华工血泪 运河沧桑”“古港群英 赤子丹心”“侨批纸短 家国情深” “黄河咆哮 民族忠魂”“侨归故里 梦圆新村”五大篇章,融合粤剧、合唱、舞蹈等艺术形式,生动再现了从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府华侨的海外拼搏历程与爱国爱乡的赤子情怀。
《思乡曲》琴音流转,情景剧拉开序幕:归国老华侨重访广州华侨博物馆,与讲解员共忆往昔峥嵘岁月。1854年,“海巫号”载着数百广府人远渡巴拿马,开启华工修筑巴拿马铁路和开凿巴拿马运河的悲壮历程。花都区港人联谊会萧嘉淳讲述道,19世纪末至1914年间,万名华工以血肉之躯参与巴拿马运河建设,其中逾半数为花都子弟。剧中,通过花都籍巴拿马侨领钟锦明、邱文林与当代青年的跨时空对话,展现“山海难隔血脉情”的深沉联结。
海珠区黄埔村作为千年古港,曾走出了胡璇泽、梁诚等华侨先驱。海珠区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副会长哈婷婷讲述了“黄埔先生”胡璇泽的传奇人生——他身兼中、日、俄三国领事,在南洋捐资助学奠定华文教育根基,被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称赞为“新中两国共同的历史记忆”。近代筑路先驱胡栋朝、“清华之父”梁诚等历史人物以铿锵誓言穿越时空,诠释家国担当。
伴随婉转的粤曲小调《银信情长》,荔湾区博物馆宣讲员黄逸辉动情讲述和平东路侨批局旧址“永昌叻庄”往事:荔湾作为十三行商埠文化核心区,曾是侨批局聚集地。侨批纸短,家国情长,每一封银信皆承载着华侨“异乡苦斗、心系故园”的赤子之心。
祖籍番禺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在抗战烽火中创作了《黄河大合唱》,以音符唤醒民族斗志。星海音乐学院星·声合唱团以磅礴气势献唱《黄河船夫曲》,再现中华民族不屈之魂。
今年适逢广州华侨新村奠基70周年。华侨新村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华侨住宅区,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名归侨侨眷在此落叶归根、和睦相处。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学生林欣潼讲述的“从游子归巢到创业乐园”的社区蝶变,配合群舞《粤是故乡明》的灵动演绎,展现新时代侨乡的风貌。
“根在华夏,情系四海,传承薪火,与‘侨’同行!”随着演员集体谢幕,华侨精神在代际传承中生生不息。
第二批“侨见广州”华侨历史文化游径发布
除了情景剧演绎,活动还聚焦华侨历史文化的当代传承,现场发布了第二批华侨历史文化游径。
活动现场,荔湾、海珠、白云分别介绍了各辖区的华侨历史建筑及人文景观,并通过手绘地图的形式发布了第二批“侨见广州”华侨历史文化游径。这些建筑及景观是广州华侨华人家国情怀的具象载体,蕴含着鲜明的华侨文化特色,通过将这些标志性华侨史迹连点成线,为市民游客提供更清晰便捷的游览指引。
海珠区依托黄埔古港,打造“古港遗风 海珠侨径”:黄埔税馆遗址重现“一口通商”盛景;左垣家塾、胡璇泽故居等串联起华侨“开眼看世界”的先锋足迹;日本楼、北帝庙等史迹,则铭刻着民间交往与信仰传承的温情篇章。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