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勇担国家科技创新的青春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对青年寄语引发青年科技工作者热烈反响

2025-05-01 14:13 阅读量:1万+

华人号:中华儿女

4月29日上午,在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习近平总书记察看重点孵化企业的大模型产品展示,并同这里的青年创新人才亲切交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并寄语青年“把个人奋斗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跑好历史的接力棒,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宽广舞台上绽放绚丽的青春光彩”。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青年科技领域创业者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必将立足岗位,投身科研工作,以创新实践回应时代召唤,不负总书记的殷切期待。

争做人工智能创新的生力军

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简称“中青科协”)会员、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研究院(TeleAI)副院长陈银在现场听得心潮澎湃,备受鼓舞。“总书记同我们这些青年人亲切交流,我备受鼓舞。作为现场唯一一家央企代表,我深刻感受到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要肩负起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时代使命,勇攀科技高峰,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排头兵、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生力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践行者。我们一定要尽一切所能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聚力培养强国青年科学家、新质生产力策源者、科技人文交流联络员!”

陈银介绍到,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研究院(TeleAI)作为央企首个聚焦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研发机构,以“一治+三智”科研布局,一支年轻化、国际化的高精尖人才队伍,正快速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

包括人工智能产业在内的“年轻的事业”,往往处于科技探索和产业发展前沿,具有技术密集、跨界融合等特点。中青科协会员、中国电科十四所首席专家姚元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既是对我们这代年轻人的充分信任,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期许,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行。

在长期科研探索中,姚元深切体会到核心技术攻关的不易,也见证着年轻设计师团队不断攻坚克难的锐气。“我们年轻人身处从技术追赶到创新引领的历史跨越中,需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敢于利用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变革现有科研生产方式,大幅提高科研水平和效率;更要涵养‘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像习近平总书记叮嘱的那样,在自主算法、芯片适配等关键领域持续深耕。”

“从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到实地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人工智能的应用作出了系列部署,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总书记对推动前沿科技转换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视,备受鼓舞亦深感使命在肩。”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青科协会员、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冷晓琨说。

随着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得益于国家政策和社会资源的支持,我们青年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创新创业,以创新成果回馈社会,形成了青年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对于我们这一代人而言,这既是最大的幸运,也是不断前行的动力。”冷晓琨表示,面向未来,乐聚将发挥人形机器人“链主”企业作用,加强与华为、中国移动、北京通研院等生态合作伙伴的创新协同,打造“像博士一样聪明,像家电一样便宜”的人形机器人产品,为我国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乐聚力量。

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申城的重要讲话让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青科协会员、企业青年科技创新专门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安徽东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韩东成倍感振奋,也深感重任在肩。人工智能是新时代科技革命的战略制高点,更是青年施展才华、实现梦想的广阔舞台。作为青年创业者,他深知唯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战略,才能真正跑好“历史的接力棒”。

“前行的未来征途上,我将持续带领东超科技青年团队深耕人工智能与光学显示技术的融合创新,让‘看得见的未来’早日走进千家万户。”韩东成认为,“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为中国式现代化添砖加瓦。”

“习近平总书记‘把个人奋斗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谆谆教诲,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青科协会员、基础科学与前沿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微纳光子学与材料国际实验室主任、特种发光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炜说道。他带领团队聚焦热辐射的光子学调控和多维光场信息感知研究,实现多项国际首创性突破,并有多项成果应用于空间光学载荷领域。

在多年科研工作中,李炜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必须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我们要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在基础研究领域深耕细作;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勇挑重担。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我愿以‘追光者’的姿态,与千千万万青年科技人才一道,用实实在在的创新成果回报总书记的殷切期望!” 

“从负笈海外到扎根祖国,从事科研工作十余年,我亲眼见证了我国综合国力和科研的突飞猛进。此次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调研期间的重要讲话和寄语精神,更是振奋人心。”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青科协会员、基础科学与前沿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杜灵杰说。

在过去六年间,杜灵杰带领平均25岁的年轻团队搭建了第一台极低温强磁场共振非弹性偏振光散射平台,填补国际空白;在凝聚态系统中首次观察到引力子模,打开了研究量子引力的新方向。这项工作从实验技术和基础物理创新角度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意味着中国在这一基础研究领域跃居世界最前沿。“科研之路永无止境,未来我将继续带领团队紧盯最前沿方向,持续探索量子物理领域的未知奥秘,为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水平全力以赴。”

带领更多青年科技人才勇闯“无人区”

当前,全社会积极营造“允许试错、鼓励突破”的良好创新生态,让年轻人能心无旁骛地攀登科技高峰。

“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我国微波光子技术已经实现了从落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式发展。人工智能的爆发式发展,为微波光子的技术优化、应用拓展提供了新机遇。”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青科协理事、人工智能与电子信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助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微波光子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潘时龙说。

潘时龙表示,身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他将积极响应“有组织科研”的号召,持续探索人工智能与微波光子技术的交叉融合,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锻造“人工智能+微波光子”的竞争力,并不断拓展技术融合的新场景、新领域,在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未来发展优势;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将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带领更多青年人才勇闯“无人区”,在“顶天立地”的创新实践中,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出更大贡献。

责任感与使命感是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彭勃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后最大的体会。他说:“新时代青年科技工作者是承上启下的一代。我们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求实务真、突破创新;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好比我们更加年轻的青年学子,点燃他们的科学热情,不断锤炼科研与实践能力、拓展创新视野,为未来承担更重要责任奠定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科技人才把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命运、勇担时代重任,令中青科协理事、管理与技术科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汪定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作为密码创新奖一等奖获得者、南开大学密码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助理、密码系主任,汪定深切体会到,培养高水平人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回应时代发展需求,是新时代教育科研工作者的根本使命。“当前,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兴技术的快速演进,对国家安全保障体系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我们应以更强烈的使命感投入到密码与网络安全核心技术攻关中,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技术与密码、网络安全技术深度融合,筑牢可信可控的数字安全屏障,努力培养创新型密码与网络安全人才,为持续增强我国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书写属于青年的时代答卷。”

微光映苍穹,愿与时代共赴山高水长。青年科技工作者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让大家更坚定了奋斗方向和目标。作为青年一代,有幸身处科技强国建设的浪潮中,更应勇担使命、锐意进取,以青春之力跑好科技自立自强的接力赛,让中国科技创新的火炬在代际传承中愈发炽热,用奋斗在创新热土书写青春答卷。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勇担国家科技创新的青春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对青年寄语引发青年科技工作者热烈反响》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宿务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中国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