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读《摆脱贫困》:非洲青年热议中国减贫智慧

2025-05-04 13:34 阅读量:1.8万+

华人号:观中国

  4月8日至30日,由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与非洲在线图书馆(Africa Online & Publications Library)联合主办的以“借鉴中国减贫经验,共筑非洲发展新路径”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在线上举行。本次活动信息通过非洲在线图书馆(Africa Online & Publications Library)发布,吸引了来自喀麦隆、尼日利亚、加纳、塞拉利昂、埃及等 14 个非洲国家、阅读过《摆脱贫困》的近百名青年代表参加,并收到了 50 余份反思文章。这些文章紧扣本国实际,深入分析了《摆脱贫困》中所蕴含的习近平主席的发展理念,及其对非洲发展的深刻启示。  

  以人民为中心:减贫实践的根本遵循   

  读者一致认为,《摆脱贫困》展现了习近平主席早年主政福建宁德期间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智慧,这是减贫实践的根本遵循。尼日利亚学者德吉・伊斯雷尔(Dehji Israel)表示“国家官员制定政策不应是为了谋取个人私利,而应着眼于为人民服务。政府官员和民众都应接受摆脱贫困的思想启蒙。”  

  喀麦隆学者安布罗斯·纳(Ambrose Dery)引用书中“弱鸟如何先飞”的比喻,强调非洲需摆脱依赖心态:“贫穷并非命运,而是一个可以通过信念、策略和基层行动克服的挑战。有明确目标且基于当地实际情况的领导才能改变社区。有了正确的观念和领导力,即使是最弱势的群体也能奋起飞翔。”     

  因地制宜:非洲发展的关键路径  

  乌干达学者阿图克瓦斯·哈利玛(Atukwase Halima)指出,书中“大农业”理念对乌干达具有现实意义。“从这本书中汲取的关于习近平主席在宁德发展历程中的领导经验,对正在努力消除贫困的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在乌干达,可通过聚焦农业发展来抗击贫困。”哈利玛还认为,“习近平主席关于协调短期规划和长期目标的思想要点,对乌干达在处理青年失业等紧迫问题的同时,将农村发展作为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喀麦隆学者坎乔・朱尼尔・恩齐(Kanjo Junior Ndzi)应用书中习近平主席对“幼鸟”的成长经验教训的分析,指出“习近平主席强调,需转变心态、摆脱过度依赖,依托现有资源建设社区。这使人们认识到,其他社区通行的策略未必适用于宁德,同理,非洲也必须依据自身实际,制定专属的经济策略。”  

  教育赋能:打破贫困循环的突破口   

  莱索托青年雷菲洛・马萨奥纳(Refiloe Masaoana)表示,书中“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教育需服务本地需求”等论述为其国家提供了直接参考。“习主席解释说,真正的发展始于符合当地需求的教育。贫困社区必须注重教授实用技能、扫除文盲并将教育与实际就业挂钩。这让我意识到,为了减少我国的贫困,我们必须在职业培训、农村企业和成人教育方面加大投入。即使进展缓慢,但持续的努力终将带来巨大的变化。”喀麦隆青年恩格・科拉松(Ngenge Corazon Nde)感慨:“我国职教体系滞后,需将‘理论优先’转为技能驱动,培养适应数字农业和清洁能源的新人才。”   

  青年行动:从理念到实践的桥梁   

  喀麦隆青年布齐・斯坦利(Budzi Standly)呼吁:“通过为年轻一代提供职业培训来弥补教育体系中的不足,这能让他们掌握可以为其提供就业机会的技能。”并提出具体方案:“与非政府组织(NGO)合作,制定适合就业的项目,以促进自主创业。”喀麦隆的柯蒂斯・阿罗科(Curtis Aroko)还提出 “从这本书中领悟到的一个重要经验是,一定要进行教育改革,让年轻人具备与国内外机会相关的实用技能。”     

  《摆脱贫困》揭示了中国减贫的核心逻辑——以人民需求为导向、以教育为引擎、以基层创新为动力。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非洲青年通过这次读书活动表达了对书中观点的普遍认同,认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实践经验与理论具有启发性和可操作性。读者高度肯定了中国基层治理经验,并从《摆脱贫困》中汲取到“本地化实践”与“教育经济联动”灵感,认为该书为非洲减贫事业提供了具象化中国方案,彰显了中非命运共同体实践活力。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读《摆脱贫困》:非洲青年热议中国减贫智慧》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白俄罗斯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中国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